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翻译文本都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混合文本。混合文本有助于目的语文化中新语类的形成,有助于传播源语文化知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根据混合文本的特点,采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翻译的文化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2.
赘语是信息科学中的术语,指可预知的信息。语言学引进赘语这一概念,特指语言接受者提前预知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赘语现象,使原文和译文达到动态对等?本文从语法结构,语义内容和文化内涵三个不同层面阐明了增加和减少赘语度是寻求翻译动态对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化因素与英汉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娜 《工会论坛》2008,14(3):151-152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文化是正确传递信息的保障,翻译活动面临的正是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跨越障碍的前提是要熟知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否则便无法做到正确传递信息。根据中西文化特点,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语言层面的因素之外,还要注重对文化因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译或误译,更准确合理地进行文化传达。  相似文献   

4.
法律文本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注重准确性、严谨性和庄重性,这就使得这一特殊文本的翻译具有极强的专业特色。翻译法律术语并非易事,一方面要求语言功能对等和法律功能对等,但另一方面又经常遇到没有确切对等词的情况,这主要是由源语和目的语中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法律文化差异造成的。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20世纪翻译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颇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李厥云 《工会论坛》2011,(6):155-156
译文既要传承源语作者、译者和目的语受众之间的文化交际功能,还需符合“功能加忠诚”的翻译原则。本文以爱伦·坡的作品《厄舍房屋的倒塌》为例指出,译文的创新性不仅要考虑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读者的心理期待等因素,还要用语义关联的原则来评估译文承担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读者心理是翻译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翻译过程的跨文化心理模式决定了翻译过程是译者追求同等读者反映的过程,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特别重视读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使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达到同等的读者反映,从而完成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冗余成分是语言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语内交际时语言的冗余成分正适合该语言信息接收者的信道容量,足以保证交际的成功。然而,语际交际时,如果把源语的冗余成分照搬到目的语就会与目的语信息接收者的信道容量不符,从而影响交际的成功。翻译是语际言际,从信息论角度来看,翻译的任务之一便是调整变换源语中本属适度的冗余成分,使其适应目的语信息接收者的信道容量,保证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充分、透彻的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保证。在母语转换成外语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要求决不低于对目的语的表达。在母语翻译成外语时,理解不仅是源语的字面意思,而应该是对源语所表达的包括语言和文化的各种含义的整体感悟,涉及源语的文化及其文化特点的表现,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弥补"信息遗失"。  相似文献   

9.
曲悃  代建军 《工会论坛》2006,12(4):119-119
语篇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是语言学与翻译理论融化的产物,吸收了语篇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当代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不再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将视野扩展到语篇。本文从语旨、语场、语式三个方面讨论了语篇翻译中情景因素对翻译策略选择和使用的重要作用,以期将译者的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功能上,加深对翻译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科技英语在全球科技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科技语篇翻译为本体的研究已经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形成了多元化局面。由于科技语篇自身特点决定了其语言应力求客观与简洁,但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干扰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原文的表达动机。本文把西方新修辞学中肯尼斯.伯克的统一理论带进科技语篇中,通过对表层结构的规划扩展深层语义结构,来分析科技语篇翻译如何跨越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分离,并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在作者、译者和读者三元关系中如何实现语篇的共同理解。通过突破传统科技文本的修辞性分析,将目光投射到同一理论这种新修辞学与接受美学之间的关照,在语篇结构的框架下分析英汉修辞模式的特点,着重讨论了翻译交际活动中因果链接关系在整体语篇的修辞上实现的接受美学效应和同一理论下信息认知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戏剧翻译中译者要重视宗教文化因素的处理,翻译中的宗教文化缺失会造成目的语观众对于戏剧译作的理解与欣赏上的空白,偏差。文章旨在探讨戏剧翻译中的宗教文化因素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英语动物习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在的含义是通过运用各种比喻形象体现出来的。而这些比喻形象受到人类文化的进化、各民族的审美观及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影响和制约。本文就试着从这些方面分析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同时在进行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时,注重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以及言内关系,采用"形神兼备"或"弃形保神"的方法,从而实现源语和目的语最大限度的对等。  相似文献   

13.
习语的翻译是一种信息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要求达到译文和源文对等。本文通过分析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对等理论的体现,进一步阐明了习语翻译过程中达到对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语篇翻译与语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篇翻译中,译者除了要对两种语言的特征了如指掌外,还要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非语言因素语境进行分析,根据语篇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在语篇层次上内容的重现和交际功能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翻译动机对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翻译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的;归化翻译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的。众多因素影响异化与归化策略的选择,而译者的翻译动机是关键因素。译者的目的如果是为了保持原语文化的风格,实现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会采用异化策略;译者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取悦于目的与读者,保持目的语的文化风格,则会采用归化策略。异化与归化各有利弊,应辩证地运用。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精华;习语的翻泽是一种信息转换的过程,这种转换的过程处处体现了对等原则一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但是在翻译习语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要达到绝对相等是很难的。正如尤金·奈达在“功能对等”理论里提到的,翻译不应该只寻求两种语言在词、句子或语法方面的埘等,而应从交际和文化的角度寻求对等。本文试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探讨英语习语汉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影片名翻译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既受到原语文本的约束又被赋予一定的创造性。由于各民族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应该正确把握译语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以求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中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文化适应作为译者翻译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不仅为片名翻译的动态性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电影片名翻译的规范化起到了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世界中引人关注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已经涉及到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西方文化的反映。本论文探讨了英语委婉语在西方社会上的使用范围及其翻译方法、提出了直译法、意译法及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方法,目的是提高对英语委婉语的翻译水平,增强人们对英语委婉语的理解和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角度谈隐喻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交际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方式,关于它的翻译问题历来是中外各国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由于源语言与目的语在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背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两种语言读者对同一喻体认知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在我们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认知的因素。本文试图在全面分析隐喻概念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其翻译问题,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是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觉和准确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