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苏北振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举措,是江苏区域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苏北的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苏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苏北发展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新的经验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的发展,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省各方面的共同支持下,通过苏北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苏北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1-2004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相似文献   

2.
王斌 《群众》2009,(8):45-46
实现科学发展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滨海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打造崭新滨海、争做苏北科学发展先行县为目标,全力解放思想,奋力进位争先,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连续两年获盐城市综合奖,连续三年获省财政收入贡献奖。  相似文献   

3.
中共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为了加快苏北奔小康和实现现代化的步伐,省委、省政府于1995年夏决定在苏北地区建设星火产业开发带。而建设苏北星火带的工作主线和关键任务则是在苏北广大区域选择、培育和发展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为此,我们由省委党校、省农科院、省科委三方联合承担省科委“1995年度江苏省重大软科学项目”的课题组,在经过半年多时间、对28个县(市)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苏北地区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阜宁县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上下将围绕经济增长高速度、经济运行高质量、综合实力高水平“三高”目标,推进园区经济、税源经济、环境经济“三大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外向化、推进城市化“四化”进程,力争在“十五”期末,跃入盐城市第一经济板块,跻身苏北上游位次,为在苏北实现“两个率先”奠定坚实的基础。坚定不移抓招商引资,把握强势发展主体经济、全面提升阜宁位次的生命线。一个地区能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大规模地把外部的资本引进来、人才招  相似文献   

5.
顾为东  张萍 《群众》2012,(5):12-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为加快苏北振兴,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增强了苏北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苏北地区奋发努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011年人均GDP首次超过全围平均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稳步推进,已有6个县(市、区)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  相似文献   

6.
徐泰玲 《群众》2015,(2):59-60
<正>近年来,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呈加速发展态势,但苏南苏北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因此,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已成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和当务之急。一、苏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的战略机遇首先,从国际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看,苏北面临着全球科技革命的机遇。21世纪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发展的新潮流。在国际  相似文献   

7.
《群众》1999,(5)
江苏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淮北部分地区经济比较薄弱,主要集中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北、新沂河以南的废黄河沿线,共有15个县。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淮北经济薄弱地区的脱贫致富,连续几年组织大规模的扶贫攻坚。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1997年底,淮北地区基本实现脱贫,告别了贫困县。10个省扶贫县国内生产总值292 亿元,农民人  相似文献   

8.
正滨海县政协日前召开常委会,就"健康滨海"建设进行协商议政。委员们认为,建设"健康滨海",是关乎增进百姓福祉、提高市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大事。建议成立"健康滨海"建设工作班子,明确职责和分工;将"健康滨海"建设纳入滨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制定三年规划和每年的详细规划,认真  相似文献   

9.
  包咏菲 《群众》2020,(3):54-56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部署中重点强调的三件事之一,这项工作关系苏北农民生活质量,关系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大局。自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后,在省、市、县各级共同努力下,“决不让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成为各地的生动实践。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10万户苏北农房改善年度任务全面完成,2020年还要完成苏北1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为苏北农民送上一份“幸福套餐”。把好“时间窗口”:画出苏北农房改善“施工图”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总定位。  相似文献   

10.
继前一阶段本刊重点宣传了苏南的“张家港精神”、苏中的“扬州规模经济”后,本期刊物向广大读者介绍苏北的“大丰之路”。大丰市虽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近些年来他们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因地制宜,围绕两个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为支柱,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走出了一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小康实现指标,在苏北28个县(市)中名列第一。他们的成功之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朱亚文  王义勇 《群众》2008,(2):22-23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振兴苏北,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环节,是苏北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等五个地级市,面积5.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52%;人口3281.12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4.8%。近几年来。苏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升,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滞后于全省总体水平,与苏南、苏中地区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认为要实现苏北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五市协作,形成发展合力,走徐、连、淮、盐、宿五市经济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吴新福 《群众》2012,(12):56-57
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省委罗志军书记对徐州的发展提出“两快两带三先”的新要求,贾汪区作为徐州的老工业綦地,提出了“三快三先”的发展新目标,即,加快发展步伐,在全市“两个率先”中争先进,加快跨越步伐,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中做先导,加快转型步伐,在全国资源卡卉竭城市转型中当先锋,争取用3—5年的时间,建成徐州传统产业转...  相似文献   

13.
张国华 《群众》2008,(12):29-30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以自费开发为起点,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三创”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昆山之路”,走在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前列,最近被列为我国改革开放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09,(5):F0004-F0004
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滨海县按照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突出“推进滨海科学发展,加快迈向大港时代”主题,坚持规定动作不折不扣,自选动作有声有色,形成了学习实践活动起步早、开局好、进展快的良好局面。主要做法是“五个五”:一是开设“五个课堂”抓学习,即单位学堂、专家讲堂、领导讲堂、网络课堂、空中课堂;二是通过“五个层面”抓调研,即县级领导外出考察搞调研、  相似文献   

15.
滨海是革命老区,又是江苏省重点扶贫县。1997年以来,滨海县民政、财政部门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积极推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在去年落实县“217”科目资金20万元的基础上,克服乡镇财政十分桔据,财政大量赤字的困难,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推进措施,到四月底,全县26个乡镇均已建立了“217”科目,并至少安排了1万元自然灾害救灾预备金,保证了救灾工作的需要。滨海县26个乡镇全部建立“217”科目@黄助海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0,(11)
宿迁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新设立的地级市。建市四年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事业保持同步发展,小康目标已初步实现。“十五”期间,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巩固小康成果,赶上苏北地区平均发展水平,是摆在我市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制定“十五”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一、邳州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邳州历史上是有名的洪涝灾区、革命老区、经济穷区,被称为“邳苍洼地、洪水走廊”.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在徐州中游、苏北落后的位置。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紧围绕省和徐州“两个率先”大局.抢抓苏北振兴和沿东陇海线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比政策比精神.不比条件比干劲,咬定“徐州率先、苏北领先、江北争先”的奋斗目标,创业创新创优,苦干实干快干,经济社会发展一年一大步,各项工作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8.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它们所蕴含的实践理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实现的跃迁 :第一 ,从“量”的强调到“度”的强调 :走向一种平衡发展 ;第二 ,从主导性强调到有机性强调 :走向一种协调发展 ;第三 ,从达标性强调到优质性强调 :走向一种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于乾顺 《前沿》2006,(5):227-229
人力资源开发是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事关苏北地区发展的后劲、全面性和可持续性,进而事关江苏能否顺利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因此,苏北地区应该先行人力资源开发,从人力资源的现状和管理开发模式的不足着手,通过有效的渠道,制定策略加快苏北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丁解民 《群众》2006,(10):18-19
“十五”以来,淮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扶持苏北加快发展的机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淮安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团结、创新、实干、自强”的淮安精神和“苦抓、苦干、苦创”的“三苦”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扎实苦干,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1.8亿元,比“九五”末接近翻一番,年递增1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83元,年递增13.2%;财政收入75.6亿元,是“九五”末的2.9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0.5∶40∶29.7变化为2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