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牟宗三先生建构“圆善论”,其初衷是融贯超越理性与现实实践,为道德人生置基,弘扬传统,汇通中西。然而,他高标“智·的直觉”(“无限智心”),用“诡谲相即”的玄学方法冥合体用显微有无德福,实质上,是在“一切即一”与“一即一切”之间做了“当下即是”的等量代换,从而,剥离了传统融通性智慧以非逻辑的形式所包裹着的实践理性精粹,最终必然导致“一切即一切”、非德即是德的荒谬结论。走出形而上学的理论怪圈,诉诸于大境域实践中诸现实因素信息倍增式的超循环互动,用既具有综合现实的厚度,又具有大时空系统延展力度的信息理性取代形上理性,用信息化的“即”取代“诡谲”的“即”,实践与理性、德与福等的融会才有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分别具有实践涵蕴理性与理性规范实践的民族趋向。而这两种文化的融汇,实质上,就是以和谐生生之道贯通实践与理性的文化创新过程。古典形而上学因割裂理性与现实而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悻论;非难形而上学的张立文先生,在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同时,也为和合学确立了一个形上的“终极根基”。我们应确立自然、人与社会历史等诸现实因素多维度、大时空、全方位的互为目的、手段、中介的大实践观,以诸因素实践的发展的多雏度耦合的有效、有序性即实践信息作为新的时代理性,将和谐生生理念贯彻于理性与实践的时代性融通之中,有机地阐扬、吸纳、发展各种文化和文明,贯通理性、情感、认知、逻辑等诸种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3.
李清聚  范迎春 《前沿》2010,(11):35-38
在黑格尔看来,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国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实现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产物,理性国家是和谐社会的最高追求。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观点的基础上,用实践的观点改造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抽象运动,用“自由人联合体”取代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从而建立起了科学的和谐社会理论,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我们党在工作指导上从哲学理性走向实践理性的重要标志。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尤其要坚持维护人民群众权利、权益与发扬奉献精神的统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开发人民群众潜能的统一,重视人民群众的理性世界与非理性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剖析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imon的管理理论的出现是管理哲学上的一场变革,它对管理的基本前提和过程都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的有限理性理论比古典管理理论更加合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合理决策。本文对Simon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有限理性”理论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贺来 《长白学刊》2006,(1):45-50
只有把实践活动理解为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才能抵达实践概念真实的理论精神,避免对实践概念真实内涵的种种遮蔽。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人、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等五个基本方面阐发实践作为人本源性生存方式的意蕴,能揭示实践活动与人的生命存在之间的深层关联。  相似文献   

7.
<正>谈到科学,人们自然而然要追溯它的起源。学术界一般把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即近代科学的源头定在古希腊,特别是其自然哲学传统、或理论传统、或理性精神。此外,还有当时的工匠传统或实践传统——这种传统在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进化为实验传统或实证精神。这是近代科学的两个主要的源头。对此,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爱因斯坦具有远见卓识:"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8.
梁春节 《传承》2014,(7):78-79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以往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同时克服了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是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积极扬弃,以真正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真正基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形成了科学的理性观,即实践理性观。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马克思的新型理性观本质上就是实践理性观。  相似文献   

9.
吴明永 《思想战线》2023,49(1):22-30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包括在根本要求上坚持“一个中心”、在基本方法上立足“两个基本点”、在发展节奏上把握“三步走战略”、在内驱动力上重视“四化同步”、在总体布局上推进“五位一体”等五个方面。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的全面贯彻和创新发展。理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奋力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监狱学理论研究是一种充分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技巧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其研究的理论成果以理性见著,但是理性并非是监狱学理论的唯一.监狱学理论在张扬其理性主张的同时,还会毫不掩饰其融入在理性一体里的情感色彩,非夸张性地透视出一种情感化的理论气息,成为“为研究监狱问题和解决监狱工作实践提供方法论的理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底蕴.  相似文献   

11.
大众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8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由于其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它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也表现出积极、消极两个方面。面对大众流行文化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对此加强整饬,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体系内在地统一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决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在于实践性。推动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需要发挥实践理性的媒介作用:解放思想,形成科学发展的思想前提;发挥实践理性的筹划作用,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序进行;激发出实践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树立以人为本的"善"的实践价值理念,维护科学发展的正确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刚 《理论月刊》2010,(8):64-66
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理查德.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罗蒂从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科学,正确地指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所必然具有的"亲和性"、"建构性"和"约定性"的特征,但又完全无视科学与各种非科学文化的根本区别。科学不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非理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理查德·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罗蒂从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科学,正确地指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所必然具有的"素和性"、"建构性"和"约定性"的特征,但又完全无视科学与各种非科学文化的根本区别.科学不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非理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当代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现实,安德烈·高兹在吸纳萨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生态批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态危机理论。在高兹看来,引发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安排。经济理性、异化消费、劳动分工以及科学技术是资本主义实现“资本增值”的理念、方法和工具,高兹正是从这四个维度对资本主义展开全景式生态批判。高兹深刻的理论洞见对当代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的认识及化解对策思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当今世界亟需在未来社会的前景预设上致力于推进生产力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有机融合,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置于同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在方法上必须突破单纯地局限于“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 (或模式 )”的单向思维和狭隘视域 ,将其如实地视为两者互动的历史过程 ,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改革和整体推进中来认识和把握 ;认清商品生产本身所具有的二重性及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辩证统一 ,是实现这一结合的内在根据 ;重视社会主义文化精神与价值系统的建构和参与 ,是实现这一结合的重要精神基础和价值保证 ;努力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理性则是实现这一结合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廖思湄 《求索》2008,(1):172-174
“以人为本”理性思想原本提出的目的是反叛“以神为本”的宗教理性原则,表现人是世界之本源状态和内在结构状态的人本观念。后现代主义“人本”理性并不是对“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的科学诠释,它的主旨是体现当代社会下的消极人文理性价值,尤其是后现代状态下个人精神文化价值的毁灭。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张扬了人性,但同时它又渲染和强化了人为的高度物质享乐意识、追求物质意识,这完全背离了传统人文主义理性的深层人本要求和我们所理解的“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价值的丰富内涵。同时,它又违背了我们现在所追求的那种高度人性化的、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精神。可见,后现代主义下的“人本理性”所表现的是一种虚无的发自人性心灵深处的自由感性心理活动,是人处于一种极度状态下的人性的和谐和感情升华感应过程,在当代消费社会下完全可以体现为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狂想的、误入歧途的“人本实践”或“人本体验”。  相似文献   

18.
从历时视角考察,理性和主体性的冲突与和解构成了现代性理论的核心论域,理性和主体性的互为援手实现了现代性从“前现代”的脱域,理性和主体性的共谋完成了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理性对主体性的遮蔽揭橥了后现代性的自反话语。黑格尔哲学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性主体性原则的虚假和解,后现代主义从批判黑格尔出发,揭示了理性原则对主体性原则遮蔽的现代性困境。马克思现代性理论在批判之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理性主体性原则虚假和解的现实根源——资本的主体性,在建构之维以其实践原则实现了理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真正币口解。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体现了认识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辩证统一,即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理性和非功利性:科学、科学精神的实质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 ,是科学工作者意志、信念、气质、品质、责任感、使命感的总和。科学是关于理性的学问 ,本质是求知而非求利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建制 ,其宝贵价值更见之于科学精神 ;科学内含“自觉的意志”与求真求新的理性 ;科学家的精神气质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是全社会所必须具有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