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物理学发展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物理学中蕴涵着人文精神的科学美;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物理学史中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华  ;姚朝文 《求索》2008,(9):54-57
文章回顾了人类经历过的几个主要时代特征,简要评述了物理学史所蕴涵的丰富资源。文章梳理了物理学史的人文精神:以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挑战权威的精神等三大精神。文章进而分析了物理学史的人文精神。文章最后得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在物理学史中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合并高校人文精神除具有高校人文精神一般所涵盖的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科学精神等内容之外,更具有被强化了的改革精神、整合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独特内涵。合并高校的这种人文精神,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持久努力的组织来予以分类、落实。一是建构合并高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从整体上建构教育教学改革的人文性和从局部上建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二是师生的人文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罗丹  莫税英 《传承》2011,(22):42-43,62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不仅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罗丹  莫税英 《传承》2011,(8):42-43,62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不仅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人文视野审视科技发展的历史,科学精神是科技史所蕴含的最基本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是科技发展的理想追求;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科技发展的源泉;恪守科技伦理是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的关键。在高职院校的科技教育中,知识教育、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机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塑造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从而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军 《求索》2008,(12):69-70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两大方式。总体来说,古希腊时代,科学与人文是一体的;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和人文在启蒙精神中获得了新的统一;近代科学运用理性的方法,打破了神学的绝对统治,奠定了自身蓬勃发展的基础;但是,到了18世纪中叶,科学人文开始明显的冲突,形成了科学和人文二大文化思潮的对立,至20世纪中叶,这种对立愈演愈烈,为此,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开始反思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二者的哲学关系。事实证明,将科学与人文融合起来是当今世界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主导思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融合了科学的理性和人文的价值。在管理学中,赋予管理以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徐小军  谢晓锋 《传承》2008,(8):88-89
近年来,人文研究热闹不凡。就人文精神研究而言,"人文精神"概念的多次诠释,"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多维探讨,使人文精神研究的内容、话题日趋深入广泛,且激发出诸如"中国文化究竟有无人文精神"等富于时代气息的学术争论。这些基础性、实质性的探究,为新世纪构建更具理性的中国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文研究热闹不凡.就人文精神研究而言,"人文精神"概念的多次诠释,"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多维探讨,使人文精神研究的内容、话题日趋深入广泛,且激发出诸如"中国文化究竟有无人文精神"等富于时代气息的学术争论.这些基础性、实质性的探究,为新世纪构建更具理性的中国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尤其是杭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人文精神对城市发展更具有决定意义。准确把握杭州的人文精神,我们首先应该科学地、客观地梳理杭州的人文历史,把它放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王国平 《观察与思考》2006,(13):16-18,20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尤其是杭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人文精神对城市发展更具有决定意义。准确把握杭州的人文精神,我们首先应该科学地、客观地梳理杭州的人文历史,把它放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士恒 《传承》2010,(12):36-37
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的资源观、价值观、标准观。只有把城市发展建立在人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真正趋向和谐,城市完美人格才有可塑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俞吾金教授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大奇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二元对立。官方的学者强调的是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而民间的学者强调的则是重视人文学科,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这种思...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的资源观、价值观、标准观.只有把城市发展建立在人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真正趋向和谐,城市完美人格才有可塑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5.
冯翊 《前沿》2014,(3):221-223
“人文教育”一词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文献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特别是从1995年人文精神的理论探讨热潮以来,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很多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人文教育的概念界定、人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人文精神。但目前在对人文教育的探讨中还存在很多的不同观点和争议,本文试图对其研究进行综述,期望能对正确认识人文教育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6.
唐君毅认为,人文精神是尊重人及其文化的历史存在与价值的精神,是一种不与科学相对、不与神本相对的精神,是对抗物本并在反对人的物化过程中彰显的精神。科学只是人文之一种。与唯科学主义者相区别,唐氏亦觉察到了科学本身的限制,总结出了科学对中国的多种价值,并认为科学之价值,应自中国文化中之仁教上立根。唐君毅人文主义的科技伦理观体现了其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中所透显出来的现代人文精神,有助于我们解除人文与科学的分裂及其所带来的困惑,为我们研究并正确处理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栗红侠 《传承》2012,(12):8-9
医学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医学科学发展的目标。医学与人文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培育医学生党员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新能力要以人文精神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人文的内容,可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有人文知识只是知"道",即老子说的"为学"。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文史哲知识懂得不少,但人格却并不高尚,关键在于他只有人文知识,而没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体道",即老子说的"为道"。知道者与道为二,体道者与道为一。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诸多领域对人类提出新的挑战,引起新的人文思考,也预示着越来越明显的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趋向。从科学走向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将是人类克服种种社会重大危机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方法和人文理念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穿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近代科技革命对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工具理性的极度利用,使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人本主义则无限夸大人的非理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后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及其各自内在的局限,说明单纯的科学与人文不可能完成建构完整的人类精神世界及人自身的使命。因此,两种文化的统一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