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昌 《楚天主人》2010,(11):33-33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权的重要形式。在审议中如何把握重点,议深议透,这是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时应重点把握四个方面:首先,要审议报告是否符合实际。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的开展。审议报告首先要看报告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工作现状,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措施是否切实可  相似文献   

2.
于瑞珍 《人大建设》2009,(12):38-39
审议是人大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履行法定职责,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在审议中,如何把议题议深、议透,客观地提出审议意见?在审议后,如何落实好各项审议意见,增强办理实效?笔者认为,结合人大工作特点,应紧紧围绕改革与发展、和谐与民生的社会主题,抓好审前、审中、审后这三个重要环节,促进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审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法定的工作程序,在人大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人大工作的常规武器。通过审议,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列入会议议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中,人大审议流于形式的问题依旧突出。以颂代议,阿谀逢迎、高谈空议,似审非审、一议了之,审了白审等等问题的背后,隐含了多重的现实困局。如何解困,应变之道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在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重庆代表团代表在谈到人大监督工作时说,有时会遇到政府部门"会上念报告、应答找稿子"的现象。这反映了部分政府部门负责人应付人大监督、人大审议监督乏力问题。如何让人大监督更有力,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举行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包括专项工作报告),是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多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履行监督职权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开展  相似文献   

6.
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基层人大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审议监督工作中,一贯实行的是“政府报告、委员评议、议完了事”的传统模式,它直接影响了人大监督工作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要创新审议监督方法,应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监督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7.
曹众 《楚天主人》2012,(10):29-29
在逐步端正和改进会风、文风的今天,人大会议审议也应该讲求效率。人大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盛会,会议的审议效率弥足珍贵。如会议效率不高,不仅会降低国家权力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更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当前的审议发言中,领导发言多,基层代表发言少;肯定成绩多,批评意见少;谈自身工作多,议社会大事少;空话套话多,切中肯綮少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在大会发言或分组审议中,较为多见的是代表按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来发言,一些职位低、资历浅甚至来自基层的代表少有机会发言,客观上形成了话语权的倾斜。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制度(以下简称"议事制度")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运行机制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和完善议事制度,对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议事制度的基本内容"议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中、在人大日常工作中,有各种不同的措辞,如"讨论、决定""审查和批准""听取和审查""审议"等。这里所称的议事制度,简言之就是国家权力机关审议、决定问题的制度。也就是说,议事制度中的"议"是"议行合一"原则中的"议",是相对于  相似文献   

9.
潘金顺 《人民政坛》2007,(11):44-45
从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人大工作刚刚起步开始,为了提高人大常委会议事水平,解决“议而无果”的问题,一些地方人大探索创制了一种专门反映常委会审议成果的特有载体,叫作“审议意见”。后来,随着人大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审议意见”作为人大监督工作中一种形式和手段被普遍运用,许多地方人大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审议意见”的性质地位、形成程序和办理要求作了具体的规定,使“审议意见”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地对“审议意见”的认识不一,具体运作方式各异,其效果也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天津人大》2012,(8):48-48
江西省南昌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积极尝试“减、扩”并用的方法,双轮驱动,力求提高人大监督成效。一是在“减”字上下足功夫,科学确定审议议题。今年初,县人大通过建立议题征集机制、议题筛选机制,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精心筛选、确定了13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进行听取审议,每次常委会会议一般只安排2项议题,更为精简,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会前调研和会中发言,力求把议题议深、议透,从而使审议效果和审议质量得到了保障。二是在“扩”字上下足功夫,精心安排会中审议,扩大列席人员范围,让审议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全面、深刻、透彻、务实”。基层民众的呼声在审议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县人大科学监督、为县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更丰富的依据,有效提高了人大监督成效。(摘自中国人大网)  相似文献   

11.
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合议制机关,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问题,是其行使职权的基本方式。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议审议质量的高低。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普遍采取发言、表决等方式,其功能在于反映民意、交流意见、形成共识、作出决议。辩论是"立法机关依议  相似文献   

12.
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监督,最终是通过表决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意志来实现。表决权是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质体现;表决是会议形成意见的最后的决定性环节。有关法律法规对人大议决问题和听取审议报告是否需要付诸表决规定不很明确,没有明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表决报告,没有规定否决之后对报告如何处置。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此办理”,往往会使会议审议的结果取决于主持人个人的偏好,难以集中和体现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志,容易导致审议结果不了了之,使会议议而不  相似文献   

13.
制度需求的综合反映审议是人大议决事项、形成“公共意志”的必经程序。如何提高审议效能,是人大工作中的“头疼病”。有些时候,人代会及常委会会议上的泛谈——审议发言离题,缺乏针对性;空谈——审议发言缺乏实质性内容;轻谈——审议发言避重就轻,往往使公众微词颇多。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人大审议效能,是人大工作的“头痛病”。青田县人大常委会在人代会议程设计中增加“代表、记者招待会”,让人大代表充分行使询问权,展现了其提升审议质量和效能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聚焦法制建设,成为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议案的一大"关键词"。此次大会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102件,其中提出立法建议的议案45件,约占全部议案的44%。经审查,有37件议案在大会闭会后交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并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另外65件议案将按书面意见规定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代表不仅关注"要不要立法",更关心"该如何立法",不少议  相似文献   

16.
审议是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过程中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和使用频率最高的运行程序,是监督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中,审议之后的处置,如对监督对象采取质询、撤销其不适当的决定或命令,乃至撤职或罢免等手段的,并不多见。这种"议而无决"的做法到底妥不妥?一些地方人大的同志几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审议既是经常的、大量的,但又一般不予处置,也就是说常常"议而无决"。  相似文献   

17.
<正>搞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审议法规草案是其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打造良法、实现善治的关键程序。如何搞好法规草案的审议,不仅考验着地方人大的政治智慧和担当,也考验着执法者的水平和能力。其实,对于审议,地方人大并不陌生,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作为人大一项经常性、普遍性的监督方式,广泛运用于人大工作监督实践之中。但是,  相似文献   

18.
<正>"赞成10票,反对5票,弃权7票,不通过!"2014年9月26日,当主持人的声音在会场响起时,庄重的会场气氛不觉间多了一丝凝重。当日,南岸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否决了区政府提请审议的《关于全面推进老旧散居住区物业自治管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过去,地方人大在听取和审议相关工作报告后,往往是看了、听了、议了就算了,审议的结果如何,提出的审议意见是否落实,大家都很少关注,致使审议监督实效大打折扣。为改变这种状况,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将《区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中的相关内容修订为:常委会会议不再对专项工作报告进行表决测评,而是对"一府两院"办理审议意见的整  相似文献   

19.
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 换届以来,沂源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回顾总结历年来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这一程序『生监督工作的实施和效果等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过去政府或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读一下报告材料,常委会组成人员议一议,往往是摆“功”多,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的报告往往以分组审议的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近年,一些地方在此基础上又组织了城建、工业和农业等专题审议。代表们反映:专题审议打破了常规、改进了形式、突出了重点、议透了问题、保证了质量、提高了效果,是对新形势下搞好人大工作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