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颖  王希俊 《求索》2013,(2):42-44
信用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伴随着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双重演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环境日益复杂。需要寻求积极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调整风险头寸。信用违约互换通过对信用风险进行剥离、重构、定价和转移。从而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的避险原理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中面临的障碍.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胡柯 《小康》2014,(6):94-95
知识贴 信用违约掉期:也称作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信用价差对货币政策的反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2010年至2016年企业债券数据和央行货币政策数据,通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价差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第一,货币政策会对债券信用价差产生显著性影响,主要是通过融资流动性和市场信心渠道进行传导。第二,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紧缩程度增加,会显著增加建筑业和金融业这两个行业的债券信用价差,但是对制造业和采掘业这两个行业的债券信用价差并无显著性影响。造成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同行业的对资金需求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不同行业的信用债价差对货币政策存在异质性反映。  相似文献   

4.
作为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债券以商事信用为基础,具备契约和公司治理的双重属性。在市场化的运作逻辑下,债券违约风险不可避免,它也因此构成了债券定价的关键指标。当前我国对债券违约政府兜底式施行刚性兑付,引发了债券投资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于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推动债券违约处置的法治化改革,厘清政府与债券市场的关系,完善债券规则的系统性构建,重塑商事信用在债券交易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构化模型和简约化模型是描述具有违约风险金融资产违约过程的两类主要模型。基本的简约化模型不考虑违约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其违约时间也并不由公司价值决定,而是由外生的市场数据信息给定,然而,现实的市场信息失真不可避免。为了研究的目的,本文通过在假定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引入资本结构这一随机变量,对经典简约化模型进行了扩展,以期克服经典结构化模型短期信用价差为零的不足以及经典简约化模型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指标的缺陷,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仇荣国  张建华 《求索》2010,(4):28-30
本文以2004-2008年深市273家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相关报表信息,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信用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第一股东控股集中度与信用违约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流通股所占比例及企业成长性与信用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管学历对公司的信用违约风险也会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胜刚  朱红 《湖湘论坛》2010,23(4):80-85,91
根据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作为交易机制的组成部分与最后的交易程序,清算机制的特性与运行效率同样会对市场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外汇市场清算过程中交易商的策略空间及行为选择,分析清算机制中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构成及生成机理,并比较分析不同的清算机制在控制风险成本方面的优劣,得出结论:对于控制信用风险多币种清算机制是最优的,而对于控制流动性风险净额清算机制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8.
王欣昱  孟庆福 《求索》2013,(8):9-11
1979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不断增强.但与之相对应的消费信贷却并不能直观反映我国经济体的信用风险程度。因此.研究信用变化比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分析信用变化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对于控制信用风险,稳定社会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1997—2010年的消费信贷和GDP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我国的消费信贷与GDP存负相关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及因果关系,信用变化比先行于宏观经济的运行。本研究论证了应用信用变化比数值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何平 《求索》2010,(6):138-140
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中存在明显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为有效控制其经营风险,我国目前建立了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加强贷款管理、扩大融资渠道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监管体系过于庞杂、准入限制过于严格、盈利空间受限等不足。因此,应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采取适当宽松的规制模式、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评级、积极探索贷款保证保险等制度,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易传和  薛珊 《求索》2010,(8):20-22
随着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发展,房地产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度量模型对房地产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本文介绍了信用度量模型的新发展I2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认为运用该模型能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合理的度量。结果表明,I^2模型确能较好的识别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最后本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2010年的预期违约率进行了度量预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020租房平台快速发展,迅速占据了中心城市的主要租房市场,在为房东及租客提供更加便捷租房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法律问题和法律风险.其中最核心的法律问题有两点,一是平台与房东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究竟是委托关系还是租赁关系,二是租客在平台的居间下与银行签订的"租金贷"合同是否应受到平台违约行为的影响.前者关系到当平台出现违约时,应当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由此而引发的不利后果,后者则关系到租客在还款期内可能面临的各种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赵晓雷 《传承》2011,(5):35-35
最近有媒体报道,中国将继续完善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并研究探索由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的可行性;还有报道称,部分东部发达省市将试验介于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和地方政府自主发行之间的过渡形式,即由中央政府规定发债规模和利率区间,让部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此后,一些媒体就此发表了一些观点,主要讨论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地方政府发债的信用担保和偿付能力、地方政府债券的效应及风险等。其中有些论述对地方政府债券的性质、作用、偿付机制、信用风险等要素的理解不甚准确,容易引起误解。有必要从金融知识普及角度对这一论题进行通俗、准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赵晓雷 《传承》2011,(13):35
最近有媒体报道,中国将继续完善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并研究探索由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的可行性;还有报道称,部分东部发达省市将试验介于中央政府代理发行和地方政府自主发行之间的过渡形式,即由中央政府规定发债规模和利率区间,让部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此后,一些媒体就此发表了一些观点,主要讨论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地方政府发债的信用担保和偿付能力、地方政府债券的效应及风险等。其中有些论述对地方政府债券的性质、作用、偿付机制、信用风险等要素的理解不甚准确,容易引起误解。有必要从金融知识普及角度对这一论题进行通俗、准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衍生金融商品是从利率或债券、外汇汇率以及股票或股价指数等现货市场产品所派生出来的金融商品。1986年4月,国际清算银行在其综合报告中把衍生金融商品分为四种类型:(1)风险转移型衍生金融工具,如期权交易、期货交易、货币与利率互换交易等;(2)加强流动性型,如长期货款证券化、大额可转让存单等;(3)信用创造型,如票据发行;(4)股权创造型,如可转换债券、新股认购权债券等。  相似文献   

15.
梁旭峰 《山西政报》2009,(23):76-76
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及操作性风险等。在实际工作中,道德性风险是操作性风险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是从业人员由于工作失职或主观故意而造成的资产损失和社会信誉降低。目前,部分基层信用社一定程度上重市场开拓,轻风险管理.重市场、重效益的程度远远高于重视风险防范的程度。为了追求现实的利润而忽视潜在的风险,对内控制度的落实和操作风险案件的防范相对弱化,形成“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消费贷款定价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明  邓太杏 《求索》2007,(2):21-23
消费贷款定价是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期权理论研究消费贷款的定价模型,分析消费贷款违约率、贷款抵押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影响消费贷款利率的诸因素中,消费贷款利率对抵押物价值波动率变化最为敏感。消费贷款蕴涵的潜在违约率比实际统计的不良贷款率要高,只是消费信贷的风险显露有一定滞后性。银行通过提高利率还是要求借款人增加担保来控制消费贷款风险,取决于消费贷款利率对担保的边际替代率(弹性)。  相似文献   

17.
公益众筹行为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包括项目发起人与捐赠人之间的赠与关系以及买卖关系,项目发起人与公益众筹平台之间的委托关系。但是,当前公益众筹行为面临合法性问题、欺诈违约风险以及资金池风险。为此,规范公益众筹行为亟需加强政府管理,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众筹信息公开机制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营销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营销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视角剖析营销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三大问题;分析提出营销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包括建立营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全程管理模式、建立和健全营销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和营销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定量确定风险系数和在定量综合评价营销信用风险和风险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辽宁日报:社会诚信是我们每个居民都希望看到的,而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更多的是依靠自律,如今要用制度来规范它.让我们很好奇未来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什么样的?章政:社会信用体系运转的核心就是要记录社会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司法部门等)的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的信用是好是坏,警示社会主体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并且以此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它能够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净化环境,降低发展成本,降低发展风险,弘扬诚信文化。说到底,这是一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用销售的风险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娜 《前沿》2005,(9):112-115
现代企业管理中,信用销售成为企业增加产量,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而企业对信用销售的管理已经不能仅依赖于财务部门就能解决问题。本文从信用销售风险的产生原因到风险的控制管理,通过前期评估、中期控制和后期总结三个阶段详细论述信用销售产生的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