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实中不存在刑事司法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只能寻找较优的刑事司法资源配置目标;在刑事司法资源的边界上存在着有效率的刑事司法活动,也就是刑事司法资源功能的最大化和理想状态;在刑事诉讼中,各方总要考虑和比较获取刑事司法资源所花费的对价中包括的各种机会成本,这表明刑事司法资源配置中也存在着替代效应。刑事司法资源配置经济学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刑事司法效率和减少刑事司法成本,可以从节约刑事司法成本、简化刑事司法程序、建立刑事诉讼成本分担制度、减少国家成本支出入手。  相似文献   

2.
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扮演着"维护者"和"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国家法单纯对刑事习惯法进行改造或者予以宽容都不能解决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协调问题。应当建立一种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互养式互动"模式,一方面在刑事制定法的制定过程,应密切关注民间知识和民间智慧,通过制度细节吸收刑事习惯法,另一方面刑事习惯法要根据刑事制定法的基本原则和行为标准自我调适。同时,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将刑事习惯法考虑进去,给刑事习惯法留下合适的空间,适当扩大自诉罪名范围,刑事和解中也适当参照刑事习惯法来作为判断依据。通过"互养式互动"模式形成合理的法律机制,最大程度地消除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的消极性,释放刑事习惯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民事两种程序在诉讼中的融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特点,反映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两种诉讼之间的关系,揭示这一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本质规律、对于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处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谈刑事影像数字化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刑事影像数字化的必要性 刑事影像,包括刑事照相、刑事录相和刑事图像处理,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揭露、证实和打击犯罪斗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刑事影像工作一直沿用着古老、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5.
论刑事政策与刑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事政策可表述为:国家或政党基于犯罪态势而制定的控制(预防)犯罪的方略,可分为基本的刑事政策和具体的刑事政策。指导刑法立法的刑事政策是基本刑事政策;影响刑法司法的刑事政策是具体刑事政策。只有在较长时期内涉及全过程的主要的刑事政策才是基本刑事政策。具体刑事政策,它相对于基本刑事政策而言,指在犯罪控制的某一领域或某一阶段中起作用的刑事政策。就刑事政策与刑法立法来讲,刑事政策即基本刑事政策是刑法的灵魂,刑事政策高于刑法;就刑事政策与刑法司法来讲,刑法则高于刑事政策即具体刑事政策,具体的刑事政策只能在刑法的框架内运作,但可以影响定罪与量刑。  相似文献   

6.
刑事执行法律关系是刑事执行法典制定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的带有前提性的理论问题 ,刑事执行法律关系是刑事执行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而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刑事法律关系在性质、构成以及刑事执行法律事实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属性 ,是制定刑事执行法典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刑事和解作为一项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新型刑事案件解决机制,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各种困惑和问题,建议通过不断完善法规、规范程序和工作制度,来规范刑事和解工作,使其在刑事检察环节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本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其宪 《政法学刊》2010,27(5):50-5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调整与发展,应是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应解释为以宽济严,区别对待,宽严审时。其他刑事政策像"严打"政策,死刑政策,教育、感化、挽救政策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是刑事司法政策,而且还是刑事立法政策与刑事执行政策,贯彻实现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与刑事执行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怎么发挥律师刑事辩护工作的作用,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是律师刑事辩护工作的新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律师刑事辩护工作实际,探讨如何在律师刑事辩护工作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0.
刑事辩护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受到刑事指控的人及其辩护人依法针对控诉进行反驳,在事实上和法律上提出对己方有利的材料和意见的诉讼活动。由于刑事司法是以限制或剥夺受到刑事指控的人的一定权利为其条件与目的,在刑事诉讼中就必须注意防止对被指控人权益的不当分割,保护被指控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建立良好的刑事辩护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总结目前刑事辩护工作中存在障碍,阐明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现行刑事辩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制度论纲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是当今西方刑事和解理论中流行的三种解说,其中恢复正义是刑事和解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基于刑事和解在被害恢复与加害恢复方面的双重价值,应当对此制度进行合理化的借鉴,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证明目的是刑事证明所要达到的目标。刑事证明活动是在刑事证明目的支配下进行的,它贯穿于刑事证明活动的始终并在刑事活动的结果中得以现实化。刑事证明目的不是司法人员主观的产物,它的提出,是一个从案件客观事实到主观意向,从物质到精  相似文献   

13.
袁梅 《法制与社会》2013,(31):249-250
刑事和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由于刑事和解具有节省司法成本、提高刑罚效益、最大限度保护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合法利益等优点,各地司法机关基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都尝试在特定刑事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的做法.本文从司法实践中贯彻落实刑事和解制度的难点出发,以案例形式引伸出思考,并结合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浅谈刑事和解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的构建初衷在于强化刑事被害人的保护,但刑事和解的适用却无疑一定程度地弱化了对犯罪人的惩罚。被害人保护与犯罪人惩罚均为社会的正义诉求,却在刑事和解中产生冲突。应当在价值松绑、立法解危、司法开路中消解刑事和解中的正义冲突。  相似文献   

15.
刑事司法解释与刑事立法解释从纯概念理论上看"径渭分明",但现实中刑事司法解释与刑事立法解释的界限有时并非清晰,导致了对刑事司法解释溯及力的问题产生质疑。本文指出在一时难以从根本上明确界定刑事司法解释与刑事立法解释界限范围的现实情况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确认和坚持刑事司法解释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相似文献   

16.
陈肯 《法制与社会》2012,(17):36-37
刑事特情制度作为现代国家对抗犯罪的有效侦查措施,在打击犯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刑事侦查活动中,通过刑事特情可以使侦查活动处于主动地位,节约侦查成本,刑事特情为侦查活动提供有利的情报与证据.但是刑事特情中的许多问题,如刑事特情能否犯罪、刑事特情的管理.刑事特情的刑事豁免等问题一直都是理论、实践和立法所关注的焦点.关于刑事特情的讨论,立法界与司法实践活动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规范刑事特情制度为出发点,而对我国司法实践活动提供指引,使得对刑事特情的使用法律化,提高刑事侦查工作的科学性,保障侦查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理论是我国刑事法领域的一个新的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成为一个热点,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项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对维护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试探索在和谐社会视野中刑事和解在我国的适用以及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刑事和解与民间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晖 《现代法学》2011,33(2):3-15
刑事和解,是我国正在倡导和试验的一种刑事纠纷解决方式。刑事和解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究竟根据什么规范处理、分配刑事和解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问题,是刑事和解的重要前提。民间规范如果一旦获得刑事和解主持人、当事人在行为上的遵从、接受和心理上的确信、认同,则可以被援引为刑事和解中当事人权利义务分配的根据。不同类型的民间规范,具有不同模式的权利义务配置方式,但这都不影响在刑事和解中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配。国家有关刑事和解正式制度的建立,应关注民间规范的参与,关注对民间规范的吸纳。  相似文献   

19.
刑事管辖权是国家基于国家主权原则而派生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国刑事法律规范运用的重要依据.刑事管辖权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将刑事管辖权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刑事管辖权是基于国家主权使国家依据这种固有的权力对其主权范围内的刑事案件行使管辖权.狭义的刑事管辖权分为了刑事立法管辖权和刑事司法管辖权,即在立法层面将刑事管辖权法律化,在司法层面是司法机关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依法行使管辖权.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借鉴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和解是一种新型的刑事司法关系。我国借鉴刑事和解制度的依据在于刑事和解可以更好地解决特定类型刑事案件中行为人的责任。借鉴刑事和解制度并不会弱化预防功能,也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目前借鉴刑事和解制度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但不利因素并非刑事和解自身的弊端。应该以既积极又谨慎的态度看待刑事和解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