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演出频繁的天津戏曲舞台,荟萃来自四面八方的杰出人才在那里献艺,从而天津被人称之为戏曲大码头。本文从清末民初天津剧坛响应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戏曲”口号,率先尝试新剧实践;艺人们的创作喜新图变;女艺人大胆突破登台禁令,开创了京剧演员男女同台的先河;天津艺人带头将京剧播向世界;京剧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别开生面等几个侧面,梳理百余年来戏曲艺术在天津发展、演变、流播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李强 《工会论坛》2010,(6):136-137
戏曲表演是一种程式化、戏剧化的歌舞表演,是综合运用唱、念、做、打多种表现手段以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这种歌舞表演是随着戏曲的形成发展过程、经过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戏曲表演的程式性主要表现为歌舞化、戏剧化和节奏化。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作为我国“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是清朝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吸收昆腔、梆子腔的一些腔调和表演方法,逐渐发展而成的。在其200余年的发展中,吸纳了我国各个剧种的精华,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创新的产物。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京剧艺术的伟大复兴,必须十分注重探寻京剧艺术之“源”,从中找出京剧艺术的发展规律、道路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戏曲表演是综合艺术,舞台音响是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质量的音响艺术做保障就没有舞台表演的成功展现。能否充分认识和发挥音响效果在戏曲表演的作用,将对舞台气氛整体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音响效果与营造舞台表演气氛的关系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5.
陈荣霞 《工会论坛》2011,(4):168-169
我国地域辽阔,地方戏曲剧种繁多,剧目丰富。宣传好地方戏曲,电视戏曲工作者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搞好地方戏曲电视栏目的品牌建设,就要重视和抓好以下几个问题:宗旨鲜明,栏目定位准确;剧目选择要优中选优,力推精品;精心制作,达到制作精良;深入调研,培养栏目固定的观众群,引导观众的收视习惯。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所谓"京剧危机"的成因众说纷纭,但大都集中在对京剧自身不足的批评上,而忽略其外在因素。本文指出京剧"危机"只是舞台戏剧总体衰落的一部分。电视的冲击和京剧等舞台戏剧与屏幕艺术不相适应是京剧等舞台戏剧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瑰宝之一的京剧,必须继承、创新和发展。在当今电视时代,京剧与其他舞台戏剧面临着既要与电视争观众,又要与电视相结合,运用电视手段发展自己并达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双重课题,这是一个长期艰苦探索、研究、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津门舞台父子兵——记京剧表演艺术家张世麟、张幼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世麟、张幼麟是津门戏剧舞台父子世袭两代皆“兵”的京剧大武生。 张世麟,早年为武行,先天条件较差,无“腿”、无“嗓”、无扮相。硬是凭着自己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刻苦拼搏,勤学苦练,在同行中创造出了一个奇迹,终成为著名京剧大武生并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其武功扎实稳健,表演纯朴大气,身段挺拔遒劲,技巧熟练精准。武生要突显英雄本色,军人气概,起霸,将军战前准备;升帐,鼓动必胜之军心;开打,“你死我活”突出一个战斗性。这虽是舞台上的表演,但不能矫揉造作,孤芳自赏,要稳准狠地击败对方。这既是角色身份的内心体验,也是张世麟表演风格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经典剧作改编、地域文化展示和时代新篇原创三方面,对各省市入选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24台戏曲作品进行了总体巡礼和循类分析,并且对其得失成败及其与文华大奖的对应关系作了具体讨论和一般归纳.对于在"七艺节"上荣获文华大奖的剧目,也存在不足之处与遗憾之点,作为国家艺术节上的剧目,应在思想内涵、艺术创造和时代精神等方面,有着更深、更美和更新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他是乐山大佛脚下成长起来的戏剧导演艺术家,在56年的戏剧生涯中他用智慧和才情执导了川剧、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30多个剧种近60台大戏,创造了执导各类剧种数量的全国第一;他导演的《变脸》等剧目连续四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荣获“文华大奖”五连冠,创下了中国戏剧之最……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工会论坛》2008,14(5):97-98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戏曲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基于某些历史原因,导致青年人不了解戏曲、不接受戏曲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是作为青年精英群体的大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在高等学校中普及戏曲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传奇和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人们都注意到了它们在题材上的继承关系。这种关系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唐传奇以虚构型的叙事、奇特的矛盾冲突、反映现实的精神和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影响了戏曲的发展。一种艺术的成长需要地负海涵的容量,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总是汲取融汇母体中特有的血肉精髓,从而铸成一个个独特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戏曲改革的先驱,田汉自幼便怀揣对传统艺术的情怀,树立了要以戏剧作为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欲研究之学术、维持生活之方法。在实践中,他始终坚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在传统戏剧中不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改革。他为推进传统戏曲发展进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给当前我们推进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双创发展提供了方法借鉴,即一方面要把时代和人民的需求作为戏曲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题,另一方面要在坚守中华戏曲个性特质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开放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3.
唐宋传奇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着后世的戏曲艺术,有相当多的戏曲都是由唐传奇改编而来的,尤其是元明清的戏曲,与唐传奇在故事题材方面有着紧密的沿袭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青岛地方戏曲柳腔的传统经典剧目中,爱情戏份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女主角话语中所显露的女性意识颇引人注目,具体表现为:剧中女主角明晰地表达了自己注重内心感受、有悖于封建门第婚姻制度的择偶观,为了坚持爱情理想她们不仅“敢言”,而且“善言”,不惜与封建权威斗智斗勇。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社会思潮、社会制度和风气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并不可避免地带有着当地女子性格特点的印记。而另一方面,柳腔爱情戏中女性意识的无意识特点又显示了其难以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山西四大梆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生存现状、发展问题及改革思路的提出和研究,为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我国戏曲艺术的繁荣和梆子腔剧种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电视戏曲栏目,是戏曲与电视联姻的一次成功尝试。如今的《梨园春》是一个以戏曲为主,各种艺术形式交融结合的艺术世界,“是一个有现代元素的华美的电视画面与戏曲的博大精深的无限魅力结合的艺苑奇葩”。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在艺术创作手法上分别从文学形式、表演形式以及美学形式等三个方面借鉴了戏曲的元素.《红楼梦》大量借鉴戏曲元素的原因,一方面与曹雪芹家庭环境有关,一方面是时代风貌使然,另一方面则与戏曲作品演出的一些特殊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党员生活(武汉)》2006,(7):F0004-F0004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先后为湖北省戏曲学校、湖北省艺术学校,1999年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艺术职业学院,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相似文献   

19.
李渔《闲情偶寄》和他的戏剧观袁启明李渔(1611-约1697年),是我国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理论家兼导演,是我国戏曲史上之集大成者。他的《闲情偶寄》对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总结,在戏剧理论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渔的《闲情偶寄...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布袋木偶戏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下,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吸收了漳州地区较有成就的布袋戏各流派艺术之所长而熔于一炉,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和传承发展,经过历代艺人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表演精湛、技艺超群、风格独特的漳州布袋木偶戏艺术。它曾多次参加全国巡回演出,走遍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