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举例分析了近三十年来气温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全球变暖的趋势,统计了我国近年来气象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提出科学利用地方原始气象数据为气象科技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气象工作,使气象预测预报的"参谋作用"渗透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预警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我国每年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例达70%以上。如何降低气象灾害风险、提高抵御灾害能力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战略重点。本文立足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形势下面临新要求,审视当前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联动机制、作用发挥、薄弱环节,理清问题来源、影响因素,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阿源 《瞭望》2007,(15)
雪灾、暴雨、风灾、大面积干旱、冰雹、沙尘暴……近一个月来,多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袭扰了我国不少地区,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一些地方人民的生活生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各地的救灾进展如何?是否应对得当?尤其令各界关注的是,遭受灾害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是否有备灾预案?是否落实了备灾预案?  相似文献   

4.
张公业 《学理论》2009,(18):50-50,72
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医疗机构在应对自然灾害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自然灾害给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诸多难题。应当结合各医院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对自然灾害予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5.
西南五省大旱、玉树地震、多省洪灾、舟曲泥石流……2010年,在刚刚过去的8个月里,中国经历了太多不幸和苦难。据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3起,是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中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这个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6.
尹福安 《学理论》2009,(5):10-12
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是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明确要求。结合哈尔滨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的特点和粮食产量210亿斤占全省四分之一、畜牧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域经济实力在全省都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实际,我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到哈尔滨市部分农口部门,呼兰区、双城市和有关乡镇、村屯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情况,分析我市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7.
王禄  宋玮  郦艳 《求知》2005,(7):18-19
我市是一个自然灾害易多发的特大型城市,较大的自然灾害威胁有地震、洪涝、干旱和风暴潮等;另有还有发生核、化泄露和其他突发事故的可能。我市的应急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总体部署,经过较长时期的实际运作和补充完善,已基本上构建完成了一个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8.
深圳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城市。气象部门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业务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防灾减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是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发生面广、处置扑救难度大、破坏性强的特点,森林防灭火工作是捍卫林业建设成果、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多灾种跨区域救援的通信保障特点,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坚持信息化建设,围绕中心、聚集需求、突出重点,以科技驱动森林消防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蒋积伟 《党政论坛》2014,(15):34-36
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是当前和今后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它和“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救灾工作不断走向社会化,不仅能弥补政府救灾的不足,大幅度提升自然灾害管理的能力,改善自然灾害管理效果,也能弘扬人们在灾难中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金磊 《瞭望》1999,(36)
联合国于本世纪90年代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随着20世纪的落幕也即将结束。然而,全球严重的灾害形势没有出现根本改变,国内外减灾的科技与企业、城市与社团等继续在呼吁强化灾害管理。无疑,在新世纪安全减灾依然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主题。今年6月中旬,自然灾害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江泽民主席在贺信中强凋:‘冲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我们确立了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方针,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作用,为世界的减灾事业作出自…  相似文献   

12.
李灿  林光进  唐安  林志伟 《学理论》2009,(31):228-229
产学研联合,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整合人力资源,实现自主创新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贵阳学院与贵州黔林洲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职能部门为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企业和高校都是产学研联合工作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医疗机构在应对自然灾害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自然灾害给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诸多难题。应当结合各医院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对自然灾害予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有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森林火灾.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分布着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现今,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频发期,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必须正确理解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时如何使政府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从近年来我国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实例中找出政府能力低的本质原因,从而评估,最终找出修正现行效能不佳的政府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家庭灾害应急包的拥有率仅为9%,28%的人对防灾减灾知识略知一二,仅10%的人表示了解防灾减灾基本常识。我国公民防灾减灾意识仍比较薄弱,与我国灾害频发易发的国情和严峻的防...  相似文献   

16.
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之一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作为危机事件的当然管理主体,地方政府是实现灾害救治重任的最直接的担当者.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然灾害的频频爆发,对地方政府治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应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变革政府治理方式,以更好地应对灾害.  相似文献   

17.
突如其来的疫情已变成了各种"黑科技"的练兵场。从"高危人群疫情态势感知系统"到"5G融合",从"AI外呼机器人"到"健康码",各家科技公司纷纷推出了"硬核"产品和技术。哪些平时听起来很牛的"黑科技"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在防疫工作中使用的"硬核"产品和技术,如何在应对自然灾害及生产安全重大危机事件中拓展使用?  相似文献   

18.
先进的科技手段在今年抗洪中大显身手,起到了以一当十的巨大作用。如利用先进的卫星和航空雷达信息技术对气象、水文的准确预报和监测,及时地为各级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第4次洪峰逼近荆江时,湖北省经专家组科学论证,毅然决定隔河岩水库超负荷蓄水,与长江洪...  相似文献   

19.
陈明 《学理论》2008,(13):13-14
5月24日,离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经12天了。我来到成都康骨医院采访。这是一家私营医院,以中医骨科为主。院长原来是一个军医,后来转业到地方,发明了小针刀医术。据说年收入在千万元以上。在这次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中,他的医院大楼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他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以民族的苦难为重,毫无条件地接纳了五十多个在废墟下幸存的伤员免费为他们救治。  相似文献   

20.
俞铮 《瞭望》2001,(39)
中国科学院1985年首创向辽宁朝阳地区派遣科技干部担任副职,16年来中科院先后派出700余名科技副职干部,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科技副职是指中科院科技或管理人员受委派到地方担任政府、企业(集团)的领导职务,一般为副职或特邀科技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