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天问》中“启棘宾商,九辩九歌”和《离骚》中的“启九辩与九歌兮”、“奏九歌而舞韶兮”等记载,可以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九歌》这首古乐远在屈原之前就早已在楚地流传许久了;二是,屈原在作《天问》写《离骚》之前就已经很重视《九歌》,甚至可能已经改写完《九歌》了。这就是《九歌》写作时代最有力的内证。 《天问》和《离骚》还说明《九歌》是夏人流传下来的一首夏歌。《山海经·大荒西经》也说:“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  相似文献   

2.
《天问》“鸱龟曳衔”段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此问同《天问》中许多问一样,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 鲧是屈原念念不忘的人物,在作品中屡屡言及。《天问》172问(按多数学者的统计法),374句,1553字,共列举纯为幻想产物的神祗近20,历史人物近70(其中不少人象鲧一样,带有神异的传说色彩。因部分诗句究指何人何事迄无定论,难以肯定确数),平均每位人和神占约2问,4句,20字。再除去其中虽然写到人或神名实为单纯问自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天问》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比较研究,认为《天问》从内容到结构形式上,都具有创世史诗的一些重要特征,但它与真正的创世史诗又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天问》应是一部以民间传承的刨世史诗为参照系,由屈原创作的拟史诗。这部拟史诗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民俗背景。  相似文献   

4.
二千三百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一篇十分奇特的作品——《天问》。《天问》以提问的形式,接连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从天上问到地下,从自然问到社会,从历史问到现实,从神话传说问到人间世界……。一系列大胆的疑问,体现了屈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天问》中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内容博大精深。随着历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楚辞研究专家的努力,许多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但还有许多问题,比如一些神话传说,至今仍没有把它的奥秘打开。这正如郭沫若同志所说的,《天问》有好些传说还是封锁着的,我们还没有找到打开它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天问》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和《离骚》《哀郢》《怀沙》《九歌》等一起,象串串璀灿的明珠,在中国文坛上闪射着耀眼的艺术光彩。《天问》又是我国战国时代的哲学名著,它以独特的方式,参差历落,圆转活脱地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日月运行,人类起源、神话传说、历史兴亡大事和当时楚国国策、个人前景等等,几乎无不问到,正如鲁迅评《天问》时说的:“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摩罗诗力说》)可以说《天问》是中外文学史上罕见的疑问体的政治哲理诗。 由于《天问》的内容丰富,在流传中又有错简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招魂》的作者问题《招魂》的作者是谁?各说不一,基本上可分两大派:一派从司马迁说,主张屈原作,主要依据《史记·屈原列传》:“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一派从王逸说,主张宋玉作,主要根据《楚辞章句》:“《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散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这两种说法中,以司马迁说更为可信,王逸的说法大可商榷。先就《楚辞章句》本身来看,王逸对《招魂》的作者问题,前后就有矛盾之处,例如《楚辞章句》的目录,除《离骚》标明作者是屈原外,其它的作品,凡是未标明作者姓名的篇目有:《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之所以略而不列作者姓名,显然是把它们算在屈原名下。《离骚》列在第一篇,标明了作者屈原;第二篇至第七篇未标明作者;  相似文献   

7.
周广玲 《世纪行》2014,(5):48-48
<正>五月五,是端午,粽叶的清香和着袅袅的艾香时,我便会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一些贵族阶级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流放时,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每至端午,家家挂艾叶,吃粽子,观看龙舟竞渡,这些都是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的。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  相似文献   

8.
屈原名平,今湖北林归人。据近代学者专稽,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享年62岁。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一生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渔父》等诗篇,饱含激情,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完美,达到了很高的文学造诣;同时,它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的矛盾和斗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又具有史诗一般的特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1953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这是中国人,更是我们宜昌人的骄傲。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且也是一位…  相似文献   

9.
“金相玉质,百世无匹”的屈原诗作,充溢着前所未有的强烈爱国精神。因此,人们称屈原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之所以异乎寻常的强烈,乃是历史、社会以及家庭、个人等多种因素交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则是他那超乎常人而达到时代高度的哲学认识。屈原的爱国精神,正是以先进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欲要充分阐发和大力弘扬屈原的爱国精神,就必须认真探讨和深人理解屈原的哲学思想。屈原的哲学思想,最为集中地表达在被誉为“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的长篇诗作《天问》中。在此诗的开篇,屈原就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辩证法,也是走着一条从整体观察自然界开始,首先描绘世界的总画面,其后随着对事物各个侧面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许多范畴的展开,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逐步被揭示,这种总画面才不断由抽象,逐渐地走向生动具体。例如,在孕育着中国古代辩证法各种思想的《周易》那里,把世界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的思想就已经非常明显;再如屈原的《天问》,从“上下未形”的遂古之初,一直到日月星辰的运行,九洲山川的错置,龙蛇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天人合一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义 ,但是 ,几乎都将其解释为天人“同”一而不是天人“合”一或天人“和”一。这种差异是巨大的 ,前者所追求的是自然与人的混沌未分 ,而后者则强调自然与人是分离并矛盾的 ,正因为其矛盾而构成了相互不可或缺的差异协同的互补性整体。  相似文献   

12.
器物描写在汉赋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并体现出三大特点:注重描述原材料和器物的本性与材料的生长环境或来源处之间的神秘联系;提倡在器物的设计和制作上顺应自然物性,遵循自然规律;突出表现了各种器具在外观上与天地众物以至人的相似相通之处.这些特点都与汉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戴表元是宋末元初的一位重要作家,其诗文创作及诗学思想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元代诗文的研究渐成热点,一代文学大家戴表元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分别从诗歌、散文、诗论等几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当代对戴表元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关于知识女性的书写是颇有复杂意味的。女性要求自由的灵魂遭遇了现实的狙击,女性的真实处境与精神状况呈现出错位的情形,三个时段又各有不同的风貌及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吴子林 《思想战线》2006,32(1):6-11
2005年,文艺学界围绕“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文学经典的终结”、“文学与图像的战争”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这些论争解构有余,建构不足,甚至不顾基本文学事实。文学理论的自我作对者,尚未诀别“稗贩”西学的历史。所谓的“热点”,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研究”者人为制造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现实中提炼出真问题,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创造或突破。  相似文献   

16.
Wang Ning 《当代中国》2004,13(38):53-68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intellectuals, writers, critics and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scholars cannot but take pains to conceive or picture the future orientation of elite literature since elite literature is being challenged by popular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literary studies by Cultural Studies. The present essay tries to describe a new orient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or more specifically, to observ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a broad context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reach a rewrit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ulture from 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oint of view. In reperiod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global age, the new framework of world cul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coming to dialogue and merging to some degree rather than ‘cultural conflict’. With this broad background,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should be re-examined from 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re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issues of canon formation and reformation, that is, to offer new interpretations from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canonical literary works. The author discusses several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in canon selection: reception and market success, recognition of critical circles, and inclusion in university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7.
太阳循环神话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雯鹤 《思想战线》2004,30(1):43-48
太阳早晨攀附着东方太阳神树从汤谷升达天空,黄昏攀附着西方太阳神树从天空降落到蒙谷,完成了太阳在白昼的运行;夜晚则沿着相反的路线回到东方。这就是根据神话资料重新复原和构拟的神话时代太阳循环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THE standard scenario in films and literary works about ancient China is that of an honest man being attacked and robbed by bandits, or a beautiful woman about to lose her virtue to a gang of ruffians. Just when it appears nothing can save them, a knight errant and master of martial arts, rather than officer of the law, comes to his/her rescue in the nick of time. The knight errant makes mincemeat of the villains and they flee, limping and bleeding,  相似文献   

19.
精神家园的存在是根本性的问题之一,中外哲学家的不朽的努力使之无论在存在者还是在存在的意义上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生生”理念是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的起点和基石.“生生”理念衍生出敬重、尽性、和谐三大生命伦理原则.敬重原则,即对生命起源的敬重、对天地间万物的敬重、对天地人相通的敬重.在敬重原则的指引下,悲天悯人,珍重生命就成为儒家的重要思想.尽性原则,即万物各尽其性分.它要求发挥人作为人以及物作为物的特殊作用,使天地正常运转,万物健康发育.和谐原则,即人要顺从自然以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其目的在于造就一种万物繁庶、社会太平、宇宙和谐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