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市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也是城乡结合区。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社保中心紧跟时代步伐,着眼于社会保障工作新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胆作为,锐意进取,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工伤保险、窗口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方面,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湖里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湖里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所,后与湖里区农村社会保险公司合并),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仙洞路3号,是隶属于湖里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在湖里区工商分局注册登记的企业(注册资金500万以上的外资企业除外)、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及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湖里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成立于2004年,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仙洞路3号,隶属湖里区人事劳动保障局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在湖里区工商分局注册登记的企业(注册资金500万以上的外资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11,(4):57-F0003
厦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0年,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隶属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心主要职责:指导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落实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及其调整情况;  相似文献   

5.
磐安县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运行17年,解决了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养老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深化和人员分流。但其他类型事业单位的职工未完全纳入保障范围。近年来社会上要求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的呼声日趋强烈,为此,笔者对磐安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将现状、问题和制度设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仍处于试点阶段,国家尚没有统一的政策,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同其他单位一样,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已远远滞后于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已是刻不容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公务员制度和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我国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制度,对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由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已经难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逐步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出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办法,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成型于1978年。从事业单位合同制职工实行与企业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起,到90年代初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改革,再到2008年国家再次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应当说走过一条漫长的发展路程。虽历经20多年的改革,但迄今为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十分零碎、五花八门、半原生状态。将事业单位从原有机关、事业单位整体中分离出来,并选择公益事业单位作为改革突破口,实行与城镇职工基本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遭遇基于公平性要求和担忧待遇下降等改革阻力,目前5个试点省市尚处于试点准备阶段,并无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8.
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愿望。2010年之前,厦门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覆盖到厦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以及部分农村被征地人员,但养老保险体系还有"盲区",部分城乡居民仍然存在年老后,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或生活困难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完善厦门市社会保障体系,使目前无养老保障的城乡老年居民能够老有所养,实现厦门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按照国家新农保政策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海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精神,早在2010年7月,厦门市便出台并实施了《厦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这也是厦门市政府继"全民医保"制度之后,又一项力度很大的惠民政策。而这个制度的成立,则形成了"职工"和"居民"两大养老保险体系,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9.
将事业单位从原有机关、事业单位整体中分离出来,并选择公益事业单位作为改革突破口,实行与城镇职工基本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遭遇公平性要求和担忧待遇下降等改革阻力。试点三年将逝,沪、渝、粤、浙、晋5个试点省市仍处于试点准备阶段,并无实质进展,甚或有“无果而终”的传闻,但事业单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乃大势所趋,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亦有助推作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在调查研究、系统论证、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谨慎、稳妥、有效地推行。  相似文献   

10.
一、新老养老保险制度如何衔接及其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如何衔接的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做好新旧制度的转换。既要保障原有旧体制中人员社会保障的连续性,又要顾及新旧体制的衔接和待遇水平的平衡,同时还要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配套。  相似文献   

11.
吴银娇 《前沿》2011,(15):148-150
2011年4月,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已经确定,但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自2009年初至今却推动缓慢,困难重重。本文将结合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困境以及发展的前景,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并尽早落实。  相似文献   

12.
潘江友 《前沿》2014,(15):115-117
在养老保险双轨制下,由于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导致体制内和体制外人员在退休后养老待遇差距明显,显失公平。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相关群体问矛盾日益凸显,改革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通过探讨制度结构、利益诱导机制以及制度变迁成本等因素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反思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存在问题,指出突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困境,完善制度结构是保障、稳定收益水平是关键,降低制度变迁成本是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09,(20):49-49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是哪些? 具有我省户籍,年满16周岁(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除外),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均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4.
蒋琼 《人民论坛》2011,(11):168-169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但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前提,如何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各地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未来的改革模式,应该是把事业单位分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让提供者回归政府,让生产者回归非营利部门或企业,其养老保险自然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15.
1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这次改革的重点是,为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制度能够衔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近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围绕有关是否应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话题备受社会各界瞩目,该问题因直接涉及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而异常敏感。已经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应以牺牲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待遇为代价,而是应通过建立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并实现市场化投资运作来保证其待遇水平不下降甚至稳中有升,以促成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但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前提,如何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各地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未来的改革模式,应该是把事业单位分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让提供者回归政府,让生产者回归非营利部门或企业,其养老保险自然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18.
王之水 《两岸关系》2010,(11):38-39
<正>第三届福德文化节于10月27日至28日在厦门市湖里区隆重举行。文化节由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厦门市文化局、厦门市旅游局联合主办,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湖里区福德文化联谊会、仙岳山土地公庙董事会共同承办。文化节设立一个主会场和五个分会场,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交流。来自大陆、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嘉宾、宫庙代表2500余人出席了文化节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9.
"厦门的养老保险制度是跟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这么说,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厦门经济脉动合拍。"日前,厦门市社保中心副调研员冯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回顾厦门市近30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局限于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几万名参保职工的退休费用,统筹发展到今天城乡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养老保险的发展与厦门市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的腾跃同步向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战略目标,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现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必须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