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1例毒鼠强中毒及其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毒鼠强(Tetramine),化学名为四次亚甲基二砜四胺,分子式C_4H_8N_4O_4S_2,是有机氮化合物,属剧毒急性杀鼠剂。毒鼠强为白色粉末,元臭,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微溶于水,稍溶于氯仿和丙酮,难溶于乙醇。  相似文献   

2.
11例毒鼠强中毒死尸检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死的案例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已有个案报道,视系统报道11例。1资料分析本文资料选自青田县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检验的11例毒鼠强中毒尸检案例,其一般情况和中毒症状、尸检所见等见表1-表4。表1毒鼠强中毒发作时间(min)2讨论2,1毒鼠强特性毒鼠强又称没鼠命(Tetramine),四二四,化学名称:四次甲基二矾四胺,其理化性质为无臭无味,白色粉末状,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稍溶于丙酮和氯仿,化学性质稳定。该药毒力极强,比磷化锌毒力强15倍,为氯乙酸胺毒力的1.8倍『‘],小白鼠LDS。致死置为0.2mg/kg。毒鼠…  相似文献   

3.
毒鼠强中毒被误诊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鼠药毒鼠强俗名三步倒,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矾四胺C4HSO4NZSZ,是一种无色无味白色粉末状物质,微溶于水、两田和氢仿,难溶于乙醇,性质稳定,毒性较强,小白鼠LD。。致死量为0.Zm叭g.其毒理作用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人或动物中毒,一般都有兴奋、惊叫、全身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痉挛,四肢强直,并呕吐白沫或粉红色泡沫液体,牙关紧闭、站立不稳而倒地等症状,多在半小时内死亡.人中毒后,在催吐、洗胃的同时,早期使用苯巴比妥钠有一定解毒作用,可推迟死亡时间,降低死亡率.毒鼠强中毒在国内外少见报道,易被误诊为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4.
毒鼠强是剧毒杀鼠药,俗名424、又名鼠没命等,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分子式C4H9N4O4S2,分子量240.6,呈稳定的封闭、多交叉环状结构,难溶于水、在常见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较小,代谢缓慢,有报道称毒鼠强在植物中可存在4年[1]。毒鼠强的检验研究报道较多,检验方法较为成熟,有GC法、GC/MS法、HPLC法等[2~5],毒鼠强的残留特性研究也有报道,如指甲中毒鼠强的检验等[6],但对可作为物证样本检测的衣服口袋中毒鼠强的残留特征还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在购置和使用毒鼠强过程中,行为人会选择方便、隐蔽的贮运方式,如放入衣服口袋就是最常用的携…  相似文献   

5.
毒鼠强及其GC/NPD检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毒鼠强为白色粉末,无味,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稍溶于丙酮和氯仿,性质稳定,熔点为250℃~254℃,分子式为C4H8O4N4S2,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分子量为240.6。毒鼠强毒性属极毒级,对人及所有温血动物均有剧毒,无选择性毒力。大鼠口服至死中毒量为0.1~0.3mg/kg,有严重的二次中毒的作用。人体中毒后多在半小时内迅速发作,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继而发生癫痫大发作样抽搐、角弓反张,约十几秒至几十秒抽搐停止,接着又是下一次抽搐,间隔时间几十秒至几分钟不等。中毒者面色青紫、口…  相似文献   

6.
卜俊  刘伟  严慧 《法医学杂志》2009,25(5):359-361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温度下血样中毒鼠强的稳定性。方法配制毒鼠强质量浓度为0.5μg/mL的血液样品,分别置于45℃、25℃和4℃环境中保存,在配制当天及存放3、12、18和39d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质量浓度,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25℃下血样存放3d毒鼠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存放4~12d毒鼠强质量浓度有明显下降,存放12d后毒鼠强质量浓度缓慢下降;4℃下血样存放12d毒鼠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存放13~18d毒鼠强质量浓度有明显下降,存放18d后毒鼠强样品质量浓度缓慢下降。结论血样中毒鼠强质量浓度在最初的3d内稳定,此后浓度下降。保存温度对血样中毒鼠强质量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19例毒鼠强中毒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毒鼠强(tetramine)又名“四二四”、“没鼠命”、“鼠没命”、“王中王”等,化学名“四次甲基二砜四胺”(C2H4O2-N2S)2。1949年由原西德拜耳公司首先合成,是一种粉末状结晶体,无味,剧毒,不或微溶于水,对酸、碱和乙醇稳定,对鼠类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毒鼠强,因其对人体有剧毒,且无解毒剂,民间常为“没鼠命”、“闻到死”等,所以毒鼠强中毒的患者一般不死即伤。有关毒鼠强的中毒机制、病理变化等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但有关毒鼠强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的文献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对13例毒鼠强中毒者的法医学活体检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毒鼠强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赵灵活 《证据科学》1999,6(1):34-35
毒鼠强(tetramine)又名"四二四"、"没鼠命"、"鼠没命"、"王中王"等,化学名"四次甲基二砜四胺"(C2H4O2-N2S)2.1949年由原西德拜耳公司首先合成,是一种粉末状结晶体,无味,剧毒,不或微溶于水,对酸、碱和乙醇稳定,对鼠类的接受性好,常用作杀鼠剂,由于管理上的混乱,常被不法分子利用来投毒,往往产生严重的后果.1997年6月以来,我局受理数起投毒案例,每次1~3人中毒,共计19例.  相似文献   

10.
从植物油中提取毒鼠强,是一个难点。毒鼠强是脂溶性的,在油脂中溶解度较大。大部分能溶毒鼠强的有机溶剂,也能溶于植物油,直接用一般的有机溶剂很难从植物油中将毒鼠强提取出来。常用的方法是用水/丙酮的混合物作为萃取剂来提取植物油中的毒鼠强,但其提取率不高,容易产生误差,做出错误的判断。笔者用冰醋酸作为提取剂,大大提高了其提取率。1材料与方法1·1试剂毒鼠强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提供(标定纯度97·0%)冰醋酸AR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酮AR无锡市吉利化工试剂有限公司苯AR山东莱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细化工厂氢氧化钠AR天津市…  相似文献   

11.
毒鼠强中毒尸检5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55  
周亦武  唐龙 《法医学杂志》1998,14(4):214-215,217
毒鼠强(Tedlenwhsuhaetrannne或TetranUne简写为TIC:IS),化学名为四次甲基二现四胺,由西德拜尔公司于1949年首先合成,在国外Tit::IS曾被用于杀鼠剂,因对哺乳类动物有极强的毒性,能引起二次中毒及污染环境,所以一直未大规模用于灭鼠并被禁用。1991年,我国国家化工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分别发文指出:“是剧毒急性杀鼠剂,有严重的二次中毒作用。这种杀鼠剂与氟乙酸胺类似,且毒性更高,属禁用品种”。但我国仍有少数地下工厂非法生产,因而TIt:]:S所致的中毒时有发生,但其毒理作用、临床表现等尚未被广大的临床及法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毒鼠强中毒后大鼠的血浆代谢组学随时间变化规律,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其毒理学作用机制,为毒鼠强中毒的相关法医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n=8),实验组大鼠灌胃1/4LD50(0.05 mg/kg)毒鼠强乙酸乙酯溶液,对照组灌胃等剂量乙酸乙酯溶液,灌胃后于24 h、5 d、16 d眼眶静脉采血(约1 mL),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浆中的内源性小分子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寻找与毒鼠强中毒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本研究以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IP)值>1和student t检验的P值<0.05为筛选标准,中毒后不同时间点共筛选出显著差异代谢物30种,包括鞘脂类、氨基酸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涉及到鞘脂信号通路、鞘脂代谢和ABC蛋白转运等10条代谢通路。结论 毒鼠强中毒后机体多条代谢通路受到显著影响,主要是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调节紊乱和能量代谢紊乱,整体变化呈现出累积效应,可为研究毒鼠强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氟乙酸类鼠药包括氟乙酰胺、氟乙酸和氟乙酸钠等。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都是效力很强的杀鼠剂。氟乙酰胺纯品为白色、无臭、无味的针状结晶,熔点107℃~108℃,受热可升华,170℃分解;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溶剂,在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中的溶解度较小,难溶于石油醚;干燥条件下较稳定,水溶液中能水解成氟乙酸;酸和碱可使水解加速,分别生成氟乙酸和氟乙酸盐。氟乙酸是比醋酸强的有机酸,熔点33℃,沸点165℃,能溶于水和醇。氟乙酸钠又名1080、氟醋酸钠,其纯品为白色结晶,加热至200℃时分解;有吸湿性,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丙酮、乙醇和油类犤1犦。氟乙酸…  相似文献   

14.
罗飞 《刑事技术》2002,(2):43-43
甲胺磷,化学名称为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又名乙酰甲胺磷、多灭磷、71628,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市售商品为黄色粘稠液体,溶点43~44.5℃,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溶剂,微溶于苯,不溶于石油醚,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杀虫力强。原油对大白鼠口服致死量为19.9mg/kg,接触皮肤中毒致死量为70~80mg/kg。化学结构式为:CH3SOPNH2CH3O=1材料和条件1.1仪器与试剂仪器为北京分析仪器厂生产SP-6000型气相色谱仪及惠普HP3394A积分仪,正己烷、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甲胺磷农药为河…  相似文献   

15.
毒鼠强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7  
建立了毒鼠强中毒检材 (体液、组织 )的提取和GC/NPD法的系统分析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 ,发现毒鼠强在体内一直呈较均匀地分布 ,并考察了毒鼠强在福尔马林固定液中的稳定性。跟踪监测了 4名毒鼠强中毒者血、尿中的浓度变化 ,为实际检案和临床救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灌服毒鼠强诱导大鼠细胞DNA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CH  Liu Y  Deng LB 《法医学杂志》2005,21(1):27-29
目的研究毒鼠强体内染毒后,毒鼠强对大鼠脑细胞、心肌细胞、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Sprague-Dawley大白鼠20只,分成5组,每组4只,采用灌胃方法使大鼠毒鼠强体内染毒,按0.2,0.1,0.05,0.01mg·kg-1制作大鼠毒鼠强中毒模型,并以灌服生理盐水的健康大鼠为对照,分离实验大鼠的淋巴细胞、心肌细胞和脑细胞,用彗星电泳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毒鼠强中毒后的细胞DNA损伤。结果0.2,0.1,0.05,0.01mg·kg-1剂量组的毒鼠强均可引起大鼠的淋巴细胞、心肌细胞和脑细胞DNA损伤,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毒鼠强诱导体内细胞DNA损伤可能是毒鼠强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依法惩治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的犯罪活动,维护公共安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9月4日联合制发了《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的出台对于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有效地遏止利用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实施犯罪,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解释》制定的背景毒鼠强、氟乙酰氨、氟乙酸钠、毒鼠硅、甘氟等五种剧毒急性鼠药系国家明令禁止生产…  相似文献   

18.
五氟利多(Penflurid01)化学名4-(4-氯-3-三氟甲苯)-1-E4,4-双(对氯苯)丁基哌啶醇。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05~107℃,易溶于氯仿、丙酮、热乙醇,微溶于石油醚、水;分子式为C28H27,CIF5NO,分子量423.97。五氟利多临床上系镇静精神病药物,具有镇静精神,使兴奋性降低,抑制呼吸,降低体温,抑制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功能减弱等作用。根据其结构特点,我们可采用硝酸银溶液显色反应来进行化学鉴别,根据其具有的吸收光谱特征利用紫外光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五氟利多实施敲诈勒索的案例比较少见,笔者在基层办案中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毒鼠强(tetramine,TETS)即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具有紧密的笼状结构,在自然环境和生物体中代谢缓慢,二次中毒严重,早已为国际国内所禁用。我国自2005年立法严禁使用毒鼠强以来中毒案例仍屡见不鲜。本文报道1例采用GC/MS法检出案件检材中毒  相似文献   

20.
氯硝柳胺名为4′-硝基-2,5-二氯水杨酰苯胺,英文名Niclosamide,文别名灭绦灵,防-67,分子结构见图1。相对分子量327.12,熔点228-232℃,CAS:50-65-7,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无味,微溶于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在水中几乎不溶[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