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遵循这一原则,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如果偏离了这一原则,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一、只有“置于现实...  相似文献   

2.
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他们从抽象的理性出发,对现实进行抨击,认为一旦天才人物发现真理,并付诸实际,社会主义就会成为现实。结果这一致命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在乌托邦的荒原上飘荡了三百余年。社会主义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作了正确的回答:为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必须首先把它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他们从资本主义的现实出发,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律作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的实践,又使社会主义从科学的理论变为现实。 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它还面临着巩固、建设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课题。几十年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脱离现实,把经典作家的书本视为万古不变的教条并作为基础,来建设社会主义,结果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形成了新的空想论;否定现实,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现实,甚至放弃社会主义,把其引向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15):2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这就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强调牢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说“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学习纲要》16论中,唯独在第2论题目中用了“最重要”的字眼。至少有两点理由: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纲,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始终。江泽民总书记始终把这个问题称为“基本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决定中,把它概括为一个“主题”,邓小平多次把它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第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提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浅层到深层的不断深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从哪个视角上分析,都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才能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不断深化,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它是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的产物 空想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热衷于在头脑中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把它从外面强加给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在于他们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而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点,是他们坚持实事求是,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他所主张的“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想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转眼间, 21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回首过去,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建立到不断发展,已经历了 150年的漫漫征程。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列宁、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则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的理论问题,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在世纪之交,我们回…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自2003年提出以来,其内涵几经扩容和丰富,已成为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以及科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外交往、祖国统一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方面的理论体系。它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大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理论是否联系实际,不仅仅是一个学风问题,它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一、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它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以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体展开的。我们要坚持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观点,无不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以一代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名字命名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找到了科学的思想和正确的方法,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不发达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的难题.邓小平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的产生,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一、从时代特征上看,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现时代的大趋势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必须有新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是党中央对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历史表明,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才能准确地、完整地掌握这个理论,才能把握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把科学体系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迫切需要我们尽快给予科学的回答。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当前学术界正在开展研究。到目前为止,提出了十几二十种说法,构建了各种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不但从“开放”的角度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面向新世纪的科学定位和行动指南——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杨超肖继文百年沧桑,历史巨变。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向新世纪,在成就和现实面前,社会主义的中国该如何定位?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概念引入认识论,从而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界限,实现了认识论在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变革。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发展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和社会和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三代领导人在发展观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同时,它也是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前提,具有更为基础的意义,更需要首先搞清楚。对此,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并有着一系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他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视角。因此,认真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成科学,完成了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制度,又完成了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邓小平同志则是在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使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成为当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应该说,这是人类对社会主义认识过程的又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应用有严格的时空范围。马克思恩格斯以此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一旦革命任务完成,必须相应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到建设理论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事实根据。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从“阶级”到“人”的转变,“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门在历史和科学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是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创造性,在于不断分析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夺取政权以后,怎样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毛泽东思想担负的历史使命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党能够永葆其先进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历程;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紧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