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勇海 《学习导报》2014,(12):24-25
"五一"劳动节,一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被网友频频转发。对比图中,在中国孩子一直忙着学习、上辅导班、培训班时,美国家长则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儿:2~3岁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6~7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7~12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引起热议的无非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当然,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也认同应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但也有部分家长以“孩子没时间,做不好”等理由,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学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作为学校的班主任肩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大责任,应该对学生倾注全身心的爱,真诚地教育他们,关心他们,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只有在教师的严格教育下,学生才会具备完美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教师通过关怀爱护学生,与学生沟通思想,有利于做好德育工作。对学生倾注爱心,要在如下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真爱学生,就必须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高尔基说的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有的老师却不会做…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在农村留守学生中,有80%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有19%的孩子则由亲戚代管,还有少数甚至是独自生活。他们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也很少有人与他们谈心。而且,由于他们的普遍存在,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班主任,要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我有三个小决窍: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10):84-86
孩子不是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但思考与行事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后,很自然地就能在他们的人生中发生作用。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规则的手段,强化孩子思考与行事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于丹 《当代贵州》2014,(6):65-65
正真正的教育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首先是父母之心,包括我们如何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对今日诸多有违父母初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重建中国家教与门风。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小学阶段,但我认为应该回到幼儿园时期,幼儿园是培养常识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最遵守秩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排队,他们都很懂礼貌,见到大人都会打招呼。但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不打招呼了,这是因为大人总是不理他们;后来又变得不讲规矩了,是因为他们开始了解社会了。一个民族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永远不要笑话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学的是做人的规矩。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3):109-111
·替你分忧· 【求助记录】当今社会,到处充满竞争,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长大后能成龙成凤。我的宝宝虽然刚满周岁,但我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教育而纠结了。今请问“三T公司”的教育专家,最适合孩子的早教内容都有哪些?  相似文献   

7.
沐海 《求贤》2009,(8):34-35
孟新,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天津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河东区首届“名师”。与学前教育事业结缘的25载春秋中.她始终怀抱着一个朴实无华的信念——如果是我的孩子,如果我是孩子,我该怎样做?正是在这“做良心教育”的叩问与反思中.她审视着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思想,凝练着园所的办园特色.打造着优质的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15):110-112
【社会记录】与孩子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已成为困扰许多为人父母者的难题。他们往往抱怨孩子不听话、不理解家长的苦心;而孩子们则反感父母的唠叨口罗唆,对家长缺少应有的尊重。如何融洽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在有效沟通中实现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做父母的心愿,是每个家庭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萨苏 《廉政瞭望》2012,(5):76-76
编辑来信约稿,希望介绍日本学生的情况,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在国内,很多学生都喜欢‘当官’,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做学生干部,而这些干部大都是老师任命。这些同学除了工作能力较强外,还听老师话,成绩好。日本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英国近年来出现一种新潮流———越来越多依靠自己努力成为百万富翁的企业家表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子孙后代。他们认为,父母如果溺爱孩子,孩子们只会享受,这可能是一生中做得最糟糕的事,会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再看看国内,如今有些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生活得好一些。他们在有生之年,千方百计地为子女安排最理想的工作,去最发达的国家上学,住最舒适的房子,留下大笔的存款,以为这样就给子女创造了最好的条件,铺平其成功的最佳道路,然而其实际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自古“纨绔…  相似文献   

11.
王琳 《新湘评论》2010,(18):55-55
许多做父母的,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爱,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报。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因此,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6,(6):9-10
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未来。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为之献身的事业,最后都要交给我们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领悟着胡锦涛同志关于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论述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3.
德才兼备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最大的挑战将是道德的挑战,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把道德放在重要位置。因此,每个家长都要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教育孩子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爱奉献,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首先,要从小抓起。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犹如一张纯洁无暇的白纸。所以,要抓住幼年时期的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孩子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教育孩子言行一致,·恰守诺言,团结友爱。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的心灵是美的,才能塑造孩子美…  相似文献   

14.
焦淳朴 《党课》2012,(6):76-77
1994年,为了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北京,丈夫开出租车,她摆修鞋摊,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平静。但不幸的是,丈夫因一次意外车祸去世了。很多人劝她带着孩子回老家,这样经济压力会减轻不少,但为了孩子的前途,  相似文献   

15.
雷泓霈 《求贤》2010,(8):56-56
芬兰实施的是无竞争教育。他们认为,成绩不是来表扬、较劲的工具。芬兰教育者早就了解到,不要让孩子在幼年时期,就被大人簇拥着去一较高下,在心灵还不成熟的阶段。就学会恃宠而骄或打击他人。  相似文献   

16.
李强 《党史文汇》2005,(5):53-54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  相似文献   

17.
“台独”最早可追溯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初。当时驻扎台湾的部分少壮游军官,认为日本广播电台播放的天是投降诏书是假的,并认为日本尚有余力做最后一搏,乃串连了部分台籍汉奸发动“台湾独立自治运动”,实际是要使台湾成为“第二满洲国”,作为“大日本帝国一的复兴基地。随着日本军队在太平洋地区的全线崩孩,台湾回归祖国指日可持。唯独少数台籍汉奸坐卧不安。他们担心:日本人一走,他们便失去了靠山,往昔靠日本人故聚的大量不义之财将付诸东流,因此,他们决定立即前“台独”、以逃脱中国政府的“处置”。于是,他们拉拢一些上…  相似文献   

18.
邹硕 《学习导报》2011,(15):54-55
每逢节假日,周围的农村孩子都涌向枫树山大桥小学,因为这里有他们喜爱的七彩光乡村少年宫。地处长沙市城郊的枫树山大桥小学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农村未成年人,创建七彩光乡村少年宫,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文体科技活动,为农村孩子的生活添一抹色彩,圆了孩子快乐生活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正>前段时间在一家学校听课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无比热闹,老师一个问题,台下便七嘴八舌抢着要发言。二年级的孩子便安静了很多,知道举手发言,表现得规规矩矩。年级越高,课堂上表现得越是安静,他们再也不会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地发言。老师们说这群孩子很听话。似乎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求我们做个听话的孩子。小时候听父母的话,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20.
遗失声明     
王春华 《求贤》2007,(8):48-48
学生打工,对于中国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事情;而在日本就太平常了。在日留学期间,当我告诉一起打工的日本伙伴,在中国我干过的兼职仅仅是教钢琴、教外语时,对方表现出“小巫见大巫”般的不屑。因为他们一般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自己打小工挣零花。像我打工的酒店“横滨亭”老板的女儿梨玉,因没有出嫁,现在仍旧和我一块打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