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案例:2004年11月6日,被告人李某与某公司签订购销饮料合同,后因李某拒不支付某公司货款,某公司将李某诉至法院。2007年3月12日,法院判决李某赔偿某公司货款及相关费用共计17余万元。该判决生效后,某公司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安》2014,(16):150-150
编辑老师:7月28日,刘某外出办事,借用朋友李某的私家车,李某碍于情面不好拒绝,于是把车借给了刘某,而刘某没有驾驶证,在行驶途中,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后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某对本起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事故的受害人要求李某与刘某共同承担事故的赔偿责任。李某认为,自己出于好意把车子借给了朋友刘某,是刘某在驾驶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自己没有任何过错,不应当承担责任请问,车主李某借用车辆给朋友刘某使用,发生交通事故,李某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相似文献   

3.
案例:2004年11月6日,被告人李某与某公司签订购销饮料合同,后因李某拒不支付某公司货款,某公司将李某诉至法院。2007年3月12日,法院判决李某赔偿某公司货款及相关费用共计17余万元。该判决生效后,某公司申请法院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李某于2007年10月24日将自己财产20余万元转移,致使判决无法执行。后因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安》2014,(14):79-79
编辑老师:李某从某超市里买了一瓶啤酒。回家开启啤酒瓶时,瓶体突然炸裂。李某的双手被炸碎的玻璃划破,花去医药费2500元左右。李某要求超市赔偿其医药费等损失。但超市方称,他们只是销售方,不是生产厂商,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后来,李某诉至法院,经法院查明,李某开瓶没有过错,而是厂家啤酒瓶质量不合格,因气温高而爆炸。请问超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输 血   1996年 2月 17日,时年 5岁的李某因受伤在河南省新野县人民医院抢救治疗,输入原新野县血站供血 400毫升。 4月 2日,南阳市中心医院在给李某做血液检验时发现,李某为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呈阳性,而其父母均呈阴性。同年 9月,国家指定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确认李某确实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李某于 1998年 10月 17日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新野县人民医院和新野县卫生局赔偿其今后治疗费用 1050万元,精神损失费 50万元,共计 1100万元。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新野县卫生局补偿李某各类损失 38万元,原新野县血站的设…  相似文献   

6.
【案例】:某服装有限公司与员工李某,于2005年6月23日签订一份劳动(聘用)合同书,聘用期限为1年。合同约定: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作为《劳动合同书》的补充附件,与《劳动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06年10月15日。该公司与李某签订一份《出国培训协议》,由公司出资,选派李某去国外培训,培训约定了服务期限和违约赔偿方式。公司根据项目建设调整情况,延长李某在国外的培训期限。但不久,李某在培训国“不辞而别”。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06,(8):62-62
金某的摩托车送到李某的摩托车修理部去补胎.晚上李某私自将该车骑出.不慎和一面包车相撞致使摩托车前部严重受损。李某将摩托车修好还给金某,金某要求折价给李某。请问:金某应如何申请赔偿?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障世界》2008,(9):44-44
[案例]:李某和赵某均为某纺织厂的职工,同住一间宿舍。由于两人生活习惯不同,产生了矛盾。一日,李某乘赵某不在宿舍,在赵某的水壶中放入了准备已久的泻药。赵某当天回来后感觉非常渴,就把水壶中的水喝了一大半。之后感觉肚子疼痛难忍,频繁上厕所。赵某花费了大约1万块的医疗费。查明原因后,赵某找李某赔偿其医药费,而李某家中一贫如洗,没有什么钱。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09,(3):6-6
小保:张某在一家饭店当厨师。一日,前堂食客李某因菜质量问题,与送菜小姐发生争吵。张某听到后即来前堂与李某理论,两人话不投机,发生争吵撕扯。之后,李某拿起桌上的空啤酒瓶,向张某头部砸去但没砸着,张某弯身拿起落在地上半截啤酒瓶,向李某脸上扎去,将李某的右眼扎瞎。事后张某被法院以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李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饭店和张某承担医疗、残疾赔偿金等费用。饭店以张某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为理由不负民事赔偿责任对吗?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安》2014,(24):149-149
11月25日,彭某在家中与妻子李某发生争吵,彭某用棍棒猛击李某的头部和身体,造成李某严重脑震荡和身体多处骨折及软组织挫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公安机关依法将彭某逮捕,人民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对彭莱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李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彭某赔偿其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共计11万元。经查,彭某与李某的财产均为夫妻共同财产,没有法定的和约定的个人财产。请问,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当事人是否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法律上对家庭中的暴力行为有何规定?  相似文献   

11.
忠告与提示     
“捉奸”伤人被判刑“二奶”受辱获赔偿安阳女工刘某与其兄姐四人 ,破门而入将丈夫李某姘居的“第三者”付某当场抓住 ,痛打一顿 ,剪掉她的头发 ,并将付某和李某光着身子反绑在一起。刘某认为捉奸拿双 ,铁证如山 ,接着报警称有人非法同居。但是 ,经检验 ,由于已构成李某和付某轻伤 ,刘某兄妹四人被依法刑事拘留。去年6月22日 ,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 ,刘某兄妹对付某实施了侮辱行为 ,已构成侮辱罪。结果 ,刘某兄妹四人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至6个月不等 ,并赔偿付某医药费等损失1000元。此事在当地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法律界人士认…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2,(10):65-65
编辑老师: 你好! 我是一家宾馆的保安员,前几天,我们这里有一位顾客李某,因为和同住的旅客发生口角打了起来,结果李某的头部被打伤,而打人的旅客早已不知去向。最后李某带人到宾馆来,要求宾馆进行赔偿。  相似文献   

13.
某企业职工李某在患上职业病后。未经工伤鉴定便在企业一次性赔偿了断。为了享受工伤待遇.李某忍受的折磨走上了艰难的诉讼维权之路。近日,深圳市中院审判决,支持李某享受工伤待遇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咨询台     
顾客被打,谁之过?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家宾馆的保安员,前几天,我们这里有一位顾客李某,因为和同住的旅客发生了口角打了起来,结果顾客李某的头部被打伤,而打人的旅客早已不知去向。结果那名被打了的顾客李某带人来到宾馆,要求我们宾馆进行赔偿。打人的又不是我们,为何要让我们赔,我多少有些想不通,对方看起来很自信的样子,说是不赔就要告我们,请您帮我们评评这个理!谢谢!保安员黄三勇黄三勇:你好!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你所产生的疑问是,在直接加害人找不到的情况下,虽然宾馆并非是李某的直接加害人,但是宾馆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首先,李某…  相似文献   

15.
【案情】张某为给女儿置办嫁妆,在县城李某开办的家电门市购买洗衣机、冰柜、空调三件商品后,李某即按事先的约定免费用汽车将这些家电运送到张某家中。李某送完货返回途中,由于汽车刹车失灵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其伤情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李某出院后,在多次要求张某赔偿部分损失无果的情况下,以其与张某之间形成的是帮工关系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张某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1.7万多元。  相似文献   

16.
村民牟某到李某处加工米浆。加工完米浆,李某开动机器粉碎猪草,牟某在一旁观看。其间,牟某主动为李某推送机器上的草料,不料左手被机器卷入致伤。李某将牟某送往案例:医院抢救,牟某的左手被截肢。后经重庆市法医学会鉴定,牟某为六级伤残。对于在治疗期间花费的1600余元医药费、治疗费,牟某在向李某要求赔偿无果的情况下,起诉到法院,要求李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7000元。民法规定过错原则属一般侵权行为,它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侵害方有违法行为;(二)受害方有损害结果;(三)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有因果联系;(四)行为人主观有…  相似文献   

17.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方应如何赔偿?对司机应如何处罚?编辑同志:我岳父今年58岁,1993年9月6日被某军工厂司机李某轧死。经县交警大队鉴定,由车方负全部责任。请问:车方应如何赔偿?对司机应如何处理?贾建强贾建强同志: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今年3月份,我因宅基地问题与本村村民李某、王某发生争执,进而引起厮打,后李某、王某共同将我打成轻伤,因与李某有亲戚关系,且其事后又信誓旦旦地保证会赔偿我所受的一切损失,所以我便只对王某提起了自诉。但当法院对王某作出判决并生效后,李某便背弃诺言,对我所受的损失不予赔偿,我多次找其协商也未能达成协议。请问,我现在能不能对李某再次提起自诉,请求人民法院追究他的刑事责任?高翔高翔读者:你现在不能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究李某的刑事责警官信箱赔协再他院任了。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05,(3):49-49
江苏省常州市一男子李某为逃避债主的强逼,跳入冰冷的河中逃生,债主张某和同伙杨某却“袖手旁观”,结果李某被淹死。近日,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判决了这起“袖手旁观”案:两被告对李某的死亡应负次要责任赔偿死者家属7.8万余元。  相似文献   

20.
王殿强 《天津人大》2006,(10):43-43
2006年3月,张某请朋友陈某帮忙购置一批物品。并请朋友李某帮忙开车运送。李某驾车时出现交通事故。造成其本人及陈某死亡。经检测,李某在事发时血液中酒精浓度超标,系醉酒驾驶。事后,交警支队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李某在这起交通事故中应负全部责任。为此,陈某家属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家属及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