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志红 《政法学刊》2011,28(4):67-70
“黑哨”作为近年来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新型的职务犯罪,在诸多的犯罪原因中,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原因是引发“黑哨”职务犯罪行为的原动力。“黑哨”职务犯罪主体作为具有正常思维人,他的行为是建立扭曲的需求欲望下引发的犯罪动机支配下的一种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文章运用普通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中心理与行为分析的理论,从行为主体的意识、需要和动机的层面深层次的揭示“黑哨”职务犯罪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诱因,以预防和减少此类职务犯罪,真正实现体育竞赛中的公正、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2.
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的概念与职务犯罪预防的概念较为相似,大体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上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注重“打击”和“预防”.而狭义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注重预防,在职务犯罪发生前予以遏制.现阶段我国在职务犯罪预防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1.现有立法存在缺陷,且缺乏职务犯罪预防的专门性立法.2.检察机关的预防中心地位不明确.3.职务犯罪刑罚对罪行的规定过于单一,确定性低.4.职务犯罪的监督不力,监督机关的权利缺乏法律制度保障,配套措施不完善.构建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具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社会预防团体不断的努力.构建和完善“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完善职务犯罪预防立法.2.明确职务犯罪预防中心机构.3.完善职务犯罪预防刑罚机制.4.完善职务犯罪预防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法治》2014,(18):18-18
记者近期在浙江、广东、海南等地采访了解到,在“80后”干部队伍中,有些人已是单位骨干、有的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正值事业“黄金期”的他们被国家和社会寄予厚望。然而,受社会不良因素诱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存在漏洞和相关监管制度缺失等因素影响,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口趋明显,屡见不鲜的干部贪腐“35岁”现象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据《法制日报》】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剧增趋势,在基层更是显现出职务犯罪“私有化”的新特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犯罪人员的权力过于“私有”的现象,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职权过于集中,且在行使过程中缺乏监督,使身处要职的人贪污、侵占的空间增大,机会增多。如果通过加强对低保、医保等“救命钱”、  相似文献   

5.
警察职务犯罪是一种典型的司法腐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我国公安队伍建设,本着“依法从严治警”的方针,对警察职务犯罪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警察职务犯罪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但在司法实践中,对警察职务犯罪惩治的程序却有颇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由于对警察权力的监督有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司法监督,而现行法律对于如何惩治警察职务犯罪程序上却未作出统一规定,因而对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作法也不一致。实践中,对警察职务犯罪的惩治在程序上大体有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廖胜泉 《法制与社会》2010,(34):189-190
2010年,我市将“三旧”改造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全面深入推进。为了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本地未发生“三旧”改造类职务犯罪之前,笔者未雨稠缪,积极收集外地“三旧”改造类职务犯罪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此类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手段、表现及戍因,并提出防范对策,以期在确保我市“三旧”改造的资金安全、工程安全、干部安全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申剑  朱礼松  叶玉秋 《犯罪研究》2001,(4):16-21,15
职务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中国目前的职务犯罪现象非常突出.本文认为应从三个层面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一,事前预防,即建立完善缜密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二,事中监督,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过程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其三,事后惩治,即一旦有职务犯罪发生,则以重典治之,予以严厉打击.要做好上述工作,则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屡禁不止,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研究已是迫在眉睫。职务犯罪是一种权力性犯罪,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在这两大机关中存在着诸多弊病,在检察机关方面存在着检察权威不强,检察建议得不到重视和落实,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缺乏联系,互不通气,造成检察机关单军奋战,缺乏信息资源;在行政机关方面,其内部监督如审计、监察等形同虚设,作用甚微,职务犯罪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原因之一是一些领导往往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职务犯罪“从宽处理”,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了职务犯罪“保护伞”的作用。这种…  相似文献   

9.
<正> 一、职务犯罪监督的法律属性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我们研究职务犯罪监督性质的法律依据。检察机关的各项职能活动,都是以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宗旨的,都是围绕法律监督来进行的。当前,对刑事法律监督和民事、行政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组成部分,法学界没有异议,而对职务犯罪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组成部分,争议却比较大。有的同志认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只是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在适用法律上实行监督,如果也直接对犯罪案件予以立案和侦  相似文献   

10.
徐虹 《行政与法》2007,(11):112-114
职务犯罪是腐败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较为突出的现象。在加强教育,廉洁自律,使职务犯罪"不想为";健全制度,完善监督,使职务犯罪"不能为"的同时,还要加大打击力度,强化警示作用,坚决惩治腐败,使职务犯罪"不敢为"。只有坚持预防与打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并举,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地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建立高度透明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杜绝腐败现象,遏制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就职务犯罪监督问题,在《人民检察》1990年第四期、第五期(连载)专门进行过探讨。在1990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课题组”召开的成果论证会上,笔者在职务犯罪监督的有关问题上,与课起组一些同志的观点不尽一致,当时各抒己见,争持不下。在为中国高级检察官培训中心第四期学员讲授“关于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专题时,笔者对自己一年来关于职务犯罪监督问题的思考进行了清理,深感到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个问题,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笔者拟就一  相似文献   

12.
王献国 《法制与社会》2010,(36):137-137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所在的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也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电业局作为基层供电企业,如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文中认为,应在思想教育、决策程序、干部监督、财务管理、招标管理上下功夫,重点把好"五道关口"。  相似文献   

13.
武装 《法制与社会》2010,(36):172-173
检察机关自侦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切实解决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办案现象而在近期推出的又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但由于现有人员素质、力量、思想观念、办案制度、工作机制等还存在与之不相应的地方,应当强化对自侦案件监督的观念。建立统一指导协调的职务犯罪侦查和侦查监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职务犯罪逮捕决定权上提一级后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4.
姚晨 《法制与社会》2013,(23):138+142
斯德哥尔摩现象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的心理反映,在职务犯罪讯问中营造有效的氛围,恰当运用斯德哥尔摩现象,对职务犯罪的讯问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本文就是在此观念下,就职务犯罪讯问中该心理学现象的运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上海及全国多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年轻干部贪腐的数量和比例正在迅速增长,职务犯罪年轻化、低龄化的现象日趋明显。继“59岁现象”之后,贪腐的“35”现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人的许多功能都与年龄有关,比如体力、智力、创造力,理解力、记忆力、食欲、性欲等。但唯独贪欲与年龄无关,而由贪欲导致的腐败也与年龄无关,所以我们既能看到六七十岁大半截埋在土里的白发老翁仍活到老、贪到老、也能看到初出茅庐如日东升的后生小子贪起钱来魄力惊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确实有几个出贪官最多的高峰值的年龄段,即所谓“59岁现象”、“39岁现象”,以及最新浮出水面的“26岁现象”,其实都与生理年龄无关,而仅与他们所掌握的权力大小、时间长短有关,与制约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触犯刑律应受刑罚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根据江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四次会议上讲话时提出“对敢于无视法纪,违法犯罪的干部,必须用重典”的指示精神,笔者认为,司法机关在惩处职务犯罪的司法工作中,除了应遵循“罪刑法  相似文献   

18.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内在根据。职务犯随着职位升迁,比较对象变化,特别是面对他人的阿谀奉承和糖衣炮弹,他们的欲望持续膨胀,自我发生扭曲,认知出现错误,心理产生失衡。一旦官员的自我调控弱化,而外在制度对权力控制又不力,官员就容易在各种侥幸心理支配下,实施以权谋私的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在查办贪污贿赂职务犯罪中,“村干部经济犯罪”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此类犯罪也是影响农村基层稳定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统计,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203件。其中农村职务犯罪案件线索84件,占受理案件线索总数的42%。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51件56人,其中村干部职务犯罪21件25人,占立案总数的41%。尤其在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中.容易出现大量的举报线索。这些案件线索多以署名并联名的形式出现 ,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职务犯罪层出不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工作人员在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同时究竟有没有顾虑到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职务犯罪之所以产生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难道仅仅是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其所在的职能部门为什么不能够拿出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来遏制这种犯罪活动。下文将具体介绍当今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职务犯罪的特点、法律强制措施在预防打击职务犯罪中的作用及有关的监管部门如何提高职务犯罪的侦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