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30年,由于历史语境的剧烈变化,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遭遇冷落的局面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张天翼的小人物题材小说通过对新语境中国民性改造主题的观照与书写,以及在"向上爬"小人物形象身上实现的社会和文化批判,宣示了20世纪30年代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在场,这既是一种独立的姿态,又是一种给予民间大众话语的善意警示。  相似文献   

2.
青年知识分子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话语权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其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及社会作用的发挥。然而,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青年知识分子的身份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渐渐丧失了公共性。本文将围绕青年知识分子的话语权,沿着话语实质、话语表达、话语生产的逻辑展开。首先从历史的视野考察青年知识分子话语权的实质与内涵,进而分析现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话语表达及其困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话语生产及其公共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李保国  林伯海 《前沿》2012,(5):159-161,165
截至目前,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经历了初兴、公开表达和普遍展开、狂飙及持续波动、高潮及后续发展四个阶段的演进,并且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多重的话语。从功能论视角看,有主流的爱国主义性质的民族主义、非主流的极端或激进的民族主义、逆主流的民族分离(裂)主义三种形态;从主体差异视角看,存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复兴为内容的官方话语、以知识分子学术言说和民族主义研究为内容的学术话语和普通大众情绪化的大众话语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1910年到1940年,"智识阶级"及其演化而成的"知识分子"话语,在不同时期的批评实践中被利用和阐释:1919年前后,"智识阶级"话语进入批评文本,其在演绎过程中吸纳进贬义色彩,将智识阶级置于被批判的境地;1927年以后,"知识分子"话语出现,其以"非阶级化"的意蕴解构了"智识阶级"的"整体性";1930年代,在以"革命性"为标准的批评体系中,借助于"出路抉择"和"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化"等关键词,"知识分子"话语实践了吸收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媒体话语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加辉  袁鹏 《求索》2012,(8):164-165
现代社会的话语体系是和大众传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面上看,大众媒体的活动是在进行信息传播,而这种活动的最终结果是要达成意义的理解。因此,媒体总在建构一些话语并通过这些话语来传播某种意义与价值进而影响受众。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媒体的话语传播策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城市话语",传播城市文化;倡导"亲情传播",发挥地域优势;拓展公共空间,实现"人城互动"。  相似文献   

6.
从1912至1921年初,青年毛泽东在历史与个体、客观与主观因素合力作用的必然逻辑中,呈现出从传统话语到现代话语、唯心话语到唯物话语、改良话语到革命话语的嬗变。代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潮流的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塑造了毛泽东早期话语转向的历史语境;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毛泽东话语转向提供了理论铺垫;毛泽东早期的政治实践,特别是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构成了毛泽东转向革命话语的现实动因。话语转向意味着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深刻转变,为毛泽东面向时代、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石,对于毛泽东面向实际、面向工农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大众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文章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是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之中的,民族主义一直是性别表述的主旨,同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与精英知识分子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紧密相关,性别变化背后有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文学话语与意义承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七一 《思想战线》2002,28(2):97-101
在现代语言学的意义上 ,作为人的言语行为的文学 ,其意义的生成和解释建立在写与读的话语对话基础上。在文学的话语对话中 ,言语行为还可能转化为意义解释基础上的言效行为。在社会文化分层的意义上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文学中的所谓“主流”、“先锋”、“大众”三种文学样态即具有话语承诺的明显特征 ,并分别显示出替他人承诺、自我承诺和消费性承诺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通过概念隐喻等话语技术,唤起人民群众对官方话语的认同,引导人民群众对发展中的反腐倡廉实践进行再概念化,结合自身的经验去理解抽象的廉政概念与复杂的政治形势,使官方话语与大众话语互为表里,有助于发挥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一个治理的社会。要实现良好的地方治理就必须保证各种治理主体,尤其是公民大众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由于缺乏话语民主的支撑,我国的地方治理缺乏公民组织的有效参与。公民社会贫弱、公民文化落后、公民意识淡薄、公民能力低下、民主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地方话语民主的发展。建立健全以党群合作、政府与社会合作为核心的社会合作治理,拓展地方治理中的话语平台与话语渠道,健全中国特色的基层公民治理,从治理体制、机制上践行地方话语民主,是实现话语民主与地方治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在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与优化方面,仍显滞后与不足。意识形态工作者应研究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逻辑及话语传播规律,优化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贯通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打通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融合理性话语与情感话语,融通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话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  相似文献   

12.
李斌 《前沿》2013,(1):39-41
话语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权确立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树立,必须厘清其话语体系的基本维度。从意识形态的话语功能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话语体系包括四个维度:话语表达体系、话语解释体系、话语价值体系和话语实践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话语权,需要在四个方面的构筑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众认知、理性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90年代是一个文化解蔽的时代 ,在“众声喧哗”中主要存在三种话语 ,一种是以消费为指归的大众文化话语 ,另外两种是针对存在的体制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如果说 ,体制话语是“意识形态”话语的话 ,那么 ,不妨叫知识分子话语为“意义形态”话语。这两种话语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和要求。首先 ,在知识构成上 ,“意义形态”话语主要是依据知识本身的“内在理路”而生成 ,“意识形态”话语则是根据“外在需要”而构成。其次 ,在知识表现上 ,“意义形态”话语所体现的是一种“话语权力” ,而“意识形态”话语体现的则是一种“权力话语”。在…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文学叙述中妓女形象谱系与话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中国,妓女形象成为一种隐喻,一种表达思想意识、建构社会性别身份的媒介.人们通过对妓女形象的认知和想像来表达他们对民族现代性、社会关系和妇女解放等重大社会命题的思考,以此建立自我想像,寻求自我认同.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精英知识分子笔下的妓女形象作-个谱系来考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如何通过"这个媒介展开有关政治权力和文化转型,国民性和文化归依感等等问题的讨论",检视创作主体的社会性别和社会身份对妓女话语系统建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西方主流NGO话语在本土的传播为路径,通过研究民间妇女组织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分析民间妇女组织领导者和参与者对自己组织的思考和社会角色定位,即他们的自我认同.分析认为,民间妇女组织自我认同在最近几年发生转变,即从关注妇女事业的民间妇女组织向关注公民社会发展的妇女NGO转变,这一转变与西方主流NGO话语在本土的系统传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众媒介是建构性别话语的重要场域,在日益世俗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性别话语逐渐成为显性话语,在市场参与建构的性别话语之中,女性主义是否能够争取到发展空间?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火爆表明,女性的歧视以及男女不平等的机制并无改善,只是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呈现,某些相亲类节目实际上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7.
赵丽丽  于建玮 《岭南学刊》2020,(3):82-87,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整套话语体系,按照话语属性可以划分为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四种模式。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这四种话语模式共同发生作用,形成互相交织、共生共融的话语介入模式。这种话语介入模式能够促使多个层级主体的认知和实践形成多元互动,达成价值共识、利益相关、情感共鸣、行动自觉,有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营造全社会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池莉小说是创生于多元共生的话语生态平台上的。这种话语形态对于表现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尤其是都市社会生活,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功能,它能自如地抒写大众情怀,再现形形色色的生存本相,并使作家在多元话语互济共生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自然,这种话语形态的尝试性质也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作家小说中的多元话语生态达到了圆融艺术境界,她将会创造出更加具有艺术震撼力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9.
董琼 《求索》2013,(5):137-139
新时期以来的“文革”题材小说中,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的意义和价值陷入主流意识与知识分子精英话语中而相对沉寂。直到90年代,这类小说才将革命意识形态话语造就的“人民”神话还原为自在自为又苦难蒙昧的“民间”。当作家把叙事焦点转向民间,重新挖掘民间对抗主流意识的力量时.他们的创作更多地还原了民间的生存本相。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话语体系构建十分必要和紧迫。福柯话语理论的构建取向、葛兰西"文化霸权"的"大众的同意"、拉克劳和墨菲后话语理论的多元主体"接合",为之提供了视角和切点。大众化了的马列文论话语、中国化了的西方文论话语、时代化了的古代文论话语和实际化了的比较文论话语"接合"起来,构成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再与创新的非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话语二度"接合"起来,就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有机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