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银行集中与效率的关系主要有银行集中-管制效率论、银行集中-结构效率论和银行集中-制度效率论三种理论。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后两种由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与效率的理论。结果表明银行集中度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控制制度变量后,银行集中度与银行效率仍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制度变量不显著,银行集中-结构效率论成立。所以,提高银行效率必须改善银行市场结构,调整业务结构和加强银行监管,努力实现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隔离墙”。  相似文献   

2.
汪鑫  卞翔平 《法学评论》2004,22(5):55-61
中国现行银行立法存在严重的价值目标失衡问题 ,重安全、轻效率。竞争规则的欠缺使银行竞争无法可依 ;严格的限制性规定压抑了银行竞争 ;不当的政府行为扭曲了银行竞争。中国银行立法应当着力完善银行竞争机制 ,提升银行业效率。为此 ,本文主张 :建立和健全银行竞争规则体系 ,以对银行竞争实施充分与有效规制 ;引入银行规管成本收益分析制度 ,将竞争影响作为制度设计和取舍的重要依据 ;银行立法和政府行为应当秉承竞争中立原则 ,废除对国有银行的竞争补贴 ,构建银行公平竞技场。  相似文献   

3.
正智慧银行是传统银行、网络银行的高级阶段,是银行在当前智能化趋势的背景下,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审视银行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银行服务方式与业务模式的再造和升级。智慧银行相对传统银行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智能化的无感体验和数据分析。与传统银行安防监控方式采用的人工安保巡查不同,智慧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智能化设备,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  相似文献   

4.
鉴于银行经营行为的特殊性和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对银行经营行为在适用商业判断规则时应与一般公司区别对待,严格适用并提高注意标准,这是我国引入商业判断规则时应当充分考虑的内容。银行监管部门规章所规定的银行经营规则和要求,是银行董事勤勉义务的组成部分,也是对银行董事经营行为严格适用商业判断的客观标准;银行董事的注意标准是合理的谨慎的银行家所应尽到的注意,而非一般谨慎之人的注意。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将银行监管部门规章所规定的银行董事经营职责要求纳入其应承担的勤勉责任的范围,同时缺乏对董事注意标准的一般规定和对银行董事注意标准的特别规定,不利于在实践中对银行经营进行商业判断。建议在《商业银行法》等立法中规定银行董事对违反银行监管部门规章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并为银行董事设定注意标准的底线。  相似文献   

5.
隋平  罗康 《法学杂志》2012,33(6):152-156
在银行中,利益冲突的范围不同于实体经济中一般的工商企业,但是,一直以来银行的公司治理制度并没有给予银行中特别的利益冲突以特别关注。美国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表明,有必要调整和改革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功能的社会公益性以及银行中特殊的利益冲突和其它的特点使得在构建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时,不能够简单地适用普通公司的治理模式,而要在股权治理、债权治理和监管治理之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6.
从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看银行董事的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化的董事责任的内容和标准是以控制经营者行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的基本规则。银行的特点决定了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这需要强化银行董事责任,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公共利益。银行董事应对银行及其股东、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及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等银行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银行董事的责任可分为两类:一是与一般公司董事相同的私法上的信义责任,但承担责任的对象更广泛;二是公法上的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等管制责任。两类责任体现了目前关于解决银行公司治理特殊问题的两种路径建议,对于银行公司的治理具有各自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并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7.
克服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目的在于稳定银行功能银行体系的功能集中在储蓄、政策开发和商业信贷等三方面。我国居民储蓄率长期居高,银行负债业务非  相似文献   

8.
郭辰宇 《法制与社会》2013,(11):102+131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能够满足借款人的短期资金需求、避免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差的缺点、同时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然而由于缺乏法律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以及能否作为质押财产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透过银行理财产品的表象探讨其本质,进而揭示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风险,为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经济大潮中。银行是商品交易和资金结算的中介,在维护正常交易安全和票据流通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银行应对自己工作严格把关,以防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和银行自身管理不善的漏洞.避免过错行为,减少诉讼和损失。然而.基于工作疏忽、管理不严、工作人员违纪等原因.银行过错行为时有发生。笔者仅就近年遇到的涉及银行的金融案件.对银行过错行为及其归责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一、几种典型过错行为及责任分析所谓银行过错行为是指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在存款、放款、票据承兑与贴现、汇兑等业务过程中因主观上的过错而…  相似文献   

10.
正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安全防范行业发展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银行、自助银行的分布越来越广,针对银行机构的刑事、治安案件逐步上升。外部犯罪多样化,内部作案、内外联合作案常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公安机关到银行经营者乃至普通银行客户,都对银行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及制止犯罪的威慑手段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银行安保工作的场所不同,主要分为银行营业网点的智能安全防范、银行业务库的智能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11.
手机银行作为银行业的一个创新产品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十年有余,但是有关手机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却迟迟没有得到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手机银行的定义和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找出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陈坚 《法制与社会》2013,(5):281-283
侵犯银行个人金融信息的行为主要包括个人金融信息的泄漏、滥用和不正确记载。个人对银行个人金融信息不仅享有隐私权,还享有控制权。对侵犯银行个人金融信息而造成的精神损失和财产损失均应得到赔偿。建立银行个人金额信息保护体系的关键之处在对银行个人金融信息的定义和保护模式的选择。我国应该首先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将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纳入该法律中,并成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为银行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提供健全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下受到影子银行的影响,得到影子银行的支持。在我国影子银行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本文探讨了影子银行和中小企业的现状,以及影子银行的作用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案件回放2005年9月21日,原告朱某在被告某银行分理处申领银行借记卡一张,卡号为XXXXXXXXXXXX。被告提供的制式《XXX银行借记卡章程》规定:"第五条,持卡人凭借记卡和密码可在银行指定的特约商户消费;在银行指定的营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引导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健康发展,有效防范银行业务经营风险,保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各类银行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中资商业银行,以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设立的合资银行、外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网上银行业务,是指银行通过因特网提供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6.
论议付行在信用证审单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货物本身,银行处理单据的合法与否事关重大。本文根据相关国际惯例和各国法律实践,着重分析银行在审单过程中的独立性原则、银行审单的标准及发现不符单据后的有效拒付问题,以期对银行的实际操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跨国银行的有效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加入WTO时对银行领域开放的承诺,中国5年内要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在地域、客户等方面的限制,这将使银行监管者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金融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制度和巴赛尔委员会关于银行监管的最新进展,拟为我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型信息化手段的普及使银行逐渐实现了电子化。电子银行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和业务运作模式。但电子银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风险。因此,构筑电子银行监管体系并确立相应的监管规范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对我国电子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健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银行监管法律的法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明 《河北法学》2001,19(6):150-152
银行监管法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经济学原因.也有其法学原因。我国银行的银行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法律缺乏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流程和实务操作,对购车人发生欠款后、保险人赔付银行损失之前、银行(或保险人以银行名义)起诉购车人和担保人的案件,银行起诉保险人的案件以及保险人赔付银行损失后、向购车人、担保人进行追偿的案件等三种典型案件进行了法律分析,提出了明确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