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于侦查和侦察这两个词的争论,不仅涉及到理论界,而且也涉及到司法实际部门之中,引起了同志们的深切关注。第一种观点认为,侦察是一个军事术语,侦查是一个法律术语,所以犯罪侦cha工作只能用侦查,不能用侦察。第二种观点认为,侦察与侦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们的外延不同。一是,认为侦察是属概念,侦查是种概念,侦察包括侦查。侦查只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几种专门调查工作和强制措施。而侦察则不仅包括这些内容,还包括各种秘密侦破手段。二,认为侦查是一个属概念,侦察是一个种概念,侦查包括侦察。侦察的指称范围很小,仅仅当从事与  相似文献   

2.
论侦察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翟英范李锡海探讨侦察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对侦察主体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提高侦察思维效率,顺利侦破案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专就此谈点看法。一、侦察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侦察形象思维是借助形象来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形象性...  相似文献   

3.
在侦察实践中,对有些案件,相对多见的是经济犯罪案件的侦察,需要以侦察对象的关系人为突破口,获取线索和证据,敦促或迫使侦察对象如实招供,进而突破全案。那么,如何取得侦察对象关系人的协助,并以之为中介突破案件呢?以亲属、朋友为中介,突破案件在有些案件中,侦察对象的亲属、朋友,尤其是家属,可能知道一些案件情况。即使事先不了解案情的亲友,也有可能提供一些有利于侦察取证的线索。再者,事先不了解案情的亲友,案发后可能成为串供中介人,也可能被要求转移或毁灭证据。因此,取得侦察对象亲友的协助,既有利于获取证据,又可使侦察对象感到"众叛亲离"而摧毁其高筑的心理防线。侦察对象的亲属作为证人时,有两种特别突出的心理顾虑:1.一般不愿如实作证或提供线索而使侦察对象银铛入狱;2.在侦察对象有多个亲属时,知情的亲属若作证,担心受到其他亲属的指责,害怕背负"出卖者"的罪名。在询问亲属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打消这两种心理顾虑,使其如实作证。  相似文献   

4.
并案侦察就是把一个或一伙案犯所作的若干起案件合并起来,统一组织专案侦察。它是公安刑侦部门在侦破系列性案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破案组织形式。并案侦察分为发现串案、认定并案、开展侦察三个步骤。在发现串案,分析认定并案的基础上,公安刑侦部门为了更有效地实施侦察,寻找突破口,首先必须对系列性案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熟悉各起案件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梳理汇综,分析研究犯罪分子作案的规律特点,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侦察措施,寻找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最终抓获罪犯,突破全案。这一过程就是并案侦察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5.
所谓确定侦察范围是指刑事侦察过程中,依据犯罪现场所获取一切与犯罪相关的有形和无形要素,确定与其相对应的空间,组织侦察人员深入所确定的空间开展有效侦察,以最终证实犯罪和确认案犯。侦察范围表面看来是指侦察工作的某一空间,实际上它的指向是犯罪人,因此,将犯罪现场一切相关要素与犯罪人相联系,才构成实际意义上的侦察范围。界定谋财杀人案件侦察范围主要有两大要素:一是有形要素,二是无形要素。一、有形要素有形要素是指案犯遗留于犯罪现场,刑侦人员运用相关手段提取的物化要素。如被害人尸体、伤痕、杀人工具、指纹、足迹、赃物等。有形要素从外在形态上是确定的,给人以直观形象的认识,对侦察范围的界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伤痕(尸体)要素谋财杀人案件现场中,伤痕(尸体)是侦察工作中证实犯罪的至关重要的物证。伤痕(尸体)物证与犯罪人之间存在着密切  相似文献   

6.
侦察任何一起刑事案件,都客观存在着侦察途径的选择问题。选择得当,能大大缩短侦察破案的进程,迅速破案,节省人力、物力。相反,选择失当就会延缓破案时间,甚至会陷入久侦不破的被动局面。谋财杀人案件,历来是刑侦部门侦察破案的重点。同时,由于这类案件因果关系隐蔽而复杂,也时常成为侦察破案的难点。因此,认真研究并选择好侦察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侦察途径的依据在侦破谋财杀人案件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侦察途径,往往取决于个案的特殊性。但是,从原则上说,选择侦察途径,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犯罪现场态势。即犯罪现场的布局与组合状态,如尸体的位置、血迹的分布、现场的整与乱、现场环境、现场物体的组合状态等,它蕴含着尸体现场是否是第一现场,死者受害时的状态与搏斗程度,犯罪人与被害人的熟悉程度,犯罪人是否熟知现场内情,现场有无伪装和破坏及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等信息。2.现场特征。即犯罪分子作案时遗留在现场的各种痕迹、作  相似文献   

7.
运用技术侦察措施能在侦查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又有侵犯公民权利的危险。为平衡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技术侦察措施予以法律规制。我国的技术侦察措施实际还游离于法律制约之外。从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兼顾的需要还是从当前我国的现实环境因素分析,都有必要将我国的技术侦察措施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侦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侦察人员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将犯罪人或重大犯罪嫌疑人拘留或逮捕,为讯问工作和预审工作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侦察人员执行拘留或逮捕任务时,必然要同犯罪人或重大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危险和危机,侦察人员随时要面临并战胜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种种威胁。因此,研究缉捕心理和反缉捕心理,并将研究成果灵活地运用于侦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的今天,其现实性和重要性愈显突出。  相似文献   

9.
侦查与侦察是不是同一概念? 它们各自的内涵是哪些? 侦查与侦察在诉讼法规中使用的情况如何? 刑事诉讼法应否将侦察增补为刑事诉讼措施等,都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就上述内容,笔者将逐一进行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论侦察系统思维与决策观念的变革李锡海侦察系统思维,是侦察主体在侦破中,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出发,综合地、精确地考察侦察对象,以达到最佳破案目的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着眼于案件整体,着眼于...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我国地域广阔、人口密度大,且警用领域警务繁多、警力不足,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采集信息,快速有效的侦察取证,直接决定了出警效果。长期以来,我们都依靠大量人员配置警力到达现场勘探,随着路面交通拥堵、侦察范围的不确定性以及犯罪分子反侦察手段的提高,传统的侦察手段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侦察取证需求。旋翼式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垂直起降等优点,且体积小、重量轻、投入小、使用效率高。结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犯罪也日益猖獗,计算机犯罪手段不断提高,而我国有关计算机侦察取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加强计算机侦察取证技术研究,而对计算机磁盘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是提高计算机侦察取证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部具有时代感的科学著作──《侦察思维学》徐臻李锡海教授的《侦察思维学》是我国第一本涉足侦察思维领域的学术专著。该书于1989年12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由济南出版社再版。该书出版后,学术界发表了不少评介文章,从不同的方面给予了充...  相似文献   

14.
案件系统分析是把案件当做一个系统,对分析目标和构成案件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和分析,全面、综合分析案件的现有条件,从中寻找线索、知情人、证据和犯罪分子。分析的目的是为侦察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分析应是紧紧围绕侦察目标进行的。分析的依据是构成案件的各要素在案件中表现出的规律,所以我们说,案件系统分析的关键是抓住案件要素的规律与侦察目标的关系。一、分解目标侦察的最终目标是查获犯罪人,但是,在侦察过程的各个阶段还有具体的分目标,这就是在分析的不同阶段应抓住具体的  相似文献   

15.
北京"九五"刑侦工作的基本任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维护稳定为中心,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严打"和侦察工作的16字方针,坚持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实行侦破案件从粗放型到效益型转变,从人海战术、拼体力到从技术进步找出路,从侦察谋略找办法,以拓宽侦察视野,努力提高侦察破案水平,加大打击力度,多破案、快破案、破大案,强化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国家经济建设,危害社会治安稳定的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为保障首都"九五"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侦查讯问是一种侦察手段。它是由侦察人员与被讯问人从背靠背转入到面对面的正面交锋,是一场智力、体力和毅力的拼搏。拼搏的中心:证据。一个想撬开对方的口,收集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江苏省盐城市各级刑侦部门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发展串并案侦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共串刑事案件131串3082起,通过侦察,破获103串2943起,年内案件的破获数占破案总数的46.21%,全部案件的破案绝对数比上年上升14.12%,重大案件的破案绝对数比上年上升26.38%。目前,该市的串并案侦察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基本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统一认识、广辟信息、健全制度,是搞好串并案侦察工作的前提条件一是统一认识,强化意识串案分析、并案侦察,是刑事侦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基础业务工作,是侦破流窜性、连续性案件的重要手段,在斗争实践中早有运用。但是,过去往往不是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总体部署上自觉系统地运用,大多是在侦破过程中对少数案件进行被动串并。如何变不自觉为自觉,变个别、零星的串并为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串并,我们的体会是:只有采取有效对策,才能提高侦察破案能力;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在较大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串案分析、并案侦察,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串案中每起案件的有利条件,从而准确地  相似文献   

18.
2000年4月22日,由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和解放军长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齐民侦察轨迹》研讨会在公安部礼堂召开。《齐民侦察轨迹》一书是从事公安工作近40年的老侦察员齐文祥同志用笔记形式记述刑侦办案工作心得体会的产物。王洪林同志作为齐文祥的合作者参与了该书稿的全部文字整理工作。《齐民侦察轨迹》是一部集刑侦理论与办案实践经验总结为一体的鸿篇巨著,全书412万字,分为5卷。书中对整个刑侦破案的各个环节,包括报案前的犯罪信息,接案后的现场勘查,初动侦察、案情分析捕捉线索,筛选重点人,搜集犯罪证  相似文献   

19.
读《侦察思维学》□谭鑫田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倡导下,思维科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由李锡海教授撰写,济南出版社出版的《侦察思维学》(第2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首先,《侦察思维学》开辟了思维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思维学是一门以人们的思维现象为...  相似文献   

20.
当前,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复杂化,作案者的隐蔽意识和反侦察意识增强,因此,将高新技术成果引入侦察破案领域,使刑事技术成为侦察破案的第一武器,已是大势所趋。 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将计算机引入指纹资料管理,克服了传统人工管理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