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政府为纠正历史性的不公正,实施了一项富有雄心的土地改革计划。然而,由于历史制度条件的限制,在推进土地改革进程中,南非政府采取了以市场导向的"自愿买卖"为原则的"温和"土改路线。然而,"自愿买卖"的市场方式却迟迟未能兑现南非政府所设定的土地改革目标,更没有满足广大黑人民众对土地改革的期待和诉求。在此背景下,南非执政党非国大及其领导的政府提出以"无偿征收土地"原则为代表的快速土地改革计划,这一"激进"的土地改革成为当前南非政治进程中的核心议题。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左翼力量的助推以及非国大巩固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导致南非土地改革日趋"激进"的主要原因。然而,"激进"不是"无序",也不是要将土地国有化,"激进"的土地改革依然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执行。土地改革虽然呈现了"激进化"的动向,但若能从根本上解决历史性的不公正问题,将有利于南非政治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台湾先后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第一次土地改革以农地的所有权变革为中心,将台湾原有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小生产者土地所有制:第二次土地改革是在不变更土地所有权前提下的土地重划,旨在解决小土地所有制和机械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推行农业合作制度的实施。两次土地改革使台湾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2021年是南非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南非共产党遭遇种族隔离政权镇压、苏东剧变、南非民主转型等重大政治变局的冲击依然屹立不倒,并成为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执政联盟的重要一员,参与国家治理和民族民主社会建设.在长期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的斗争中,南非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南非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特殊类型殖民主义"和"两个阶段革命"等政治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与民族解放组织非国大建立起稳固的政治联盟,这一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创新成为南非共产党能够适应南非政治变迁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1994年民主转型后,南非共产党依托与非国大的联盟关系,参与国家政权建设,同时通过推动三方联盟重塑、开展群众性政治运动,积极影响非国大政府的决策,为南非民族民主社会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因素,进而为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南非是非洲大陆上很晚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特别在其推翻种族隔离制度、建立新南非政府之后仍拖延多年才最终实现对华建交,这一局面出乎中南两国众多人士的意料。通过对中南交往的历史考察,以及对相关当事人的已刊及未刊回忆录与口述访谈,可以发现,南非复杂的国内形势特别是前白人政权实行的种族隔离体制,中国与南非民族解放组织曲折的交往历程,以及台湾问题,是造成两国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接触起历时十几年才得以建交的主要原因。此外,曼德拉总统的个人因素对中南建交也发挥了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和午 《南风窗》2013,(25):52-54
城乡建设用地入市"三同",不能只就土地谈土地,还要考虑土地背后的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才能将中国这一片复杂的土地处理好。土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新一轮土地改革政策定下基调。从新一轮土地改革政策的导向看,在土地改革上的确有一些新的提法和突破,《决定》强调,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土地流转预期也趋于升温。但就政策的基调而言,总体还是  相似文献   

6.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成立于1912年1月8日,是南非执政党和第一大党,现任党主席为西里尔·拉马福萨。党旗非国大党旗为黑、绿、金三色长方形旗面,党旗中央印有党徽图案。黑色代表世世代代为自由而战的南非土著民。绿色代表哺育着南非土著民,但曾长期被殖民者和种族隔离政府霸占的土地。金色代表属于所有南非人民的矿产及其他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7.
夏柱智 《南风窗》2013,(25):46-47
到各地确权现场看一看,就会发现人民群众对于土地改革的基本诉求各不相同,他们要的可能不是舆论和一些学者所言说的那种"权利",他们要的恰恰是现有的土地制度赋予、但现实中没有得到完全落实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8.
在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祖籍欧洲的南非白人从心底里极端歧视土著黑人,他们甚至不将黑人视为同类.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南非白人的历史和文物还都陈列在开普敦的文化历史博物馆,而黑人的历史则陈列在与类人猿放在一起的自然历史博物馆.1 996年初,我在南非采访到一则新闻更是极为典型地折射出了白人对黑人一种共通的歧视与轻蔑心态.  相似文献   

9.
许春华 《南风窗》2012,(12):79-81,78
在南非,腐败依然像污秽泥潭里的气泡一样不断冒出来,污染空气并刺激民众的神经。然而,正因为有相对独立、自由的机制和当局者的警醒,人们仍然寄希望于执政的非国大以及南非政府。盛产黄金的南非是第五块"金砖",在透明国际公布的2011年透明指数榜单中,南非得分4.1,位列第64(2010年排名第55),领先其他4块"金砖"。然而,一个根据南非宪法成立的独立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2月5日,一代伟人曼德拉离去,引起南非和世界的悲痛和惋惜。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民族解放、种族和解与国家统一的象征,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和建设种族平等的民主制度的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曼德拉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还在于他的高尚人格,为民族和国家无私的奉献,而不迷恋个人权力。曼德拉是伟大的民族主义领袖,但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有宽容的胸怀和博大的爱。曼德拉主张世界和平与正义,反对战争和强权。  相似文献   

11.
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空军主要靠国内的力量维持战斗力。自从"非国大"上台后,南非空军开始在国际军火市场寻求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系统的引进还将和其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引入南非,为南非21世纪的空中力量开辟了新道路。不过,目前南非空军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装备,而是缺少合格人员的征召与动员。  相似文献   

12.
2019年5月,南非进行了国民议会和省级立法机构选举,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赢得胜利,非国大主席、现任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成功连任。在南非新内阁中拉马福萨地位稳固,施政羁绊减弱,使其坚持的治理腐败、国企改革、吸引外资、精简机构、土地改革等政策主张得以延续。未来5年,拉马福萨政府将聚焦社会经济变革,力图重振南非经济,但面临着如何巩固非国大执政地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国企和土地改革、管理外来移民等方面的挑战。拉马福萨执政总体上有利于中南两国经贸合作的开展,南非仍是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支柱性国家。  相似文献   

13.
邢少文 《南风窗》2010,(11):68-71
<正>不管是协议出让还是"定向协议"的土地出让方式,都引来了外界对于不规范、不公平和暗箱操作的担心,这与历史上这一土地出让方式曾导致的政府腐败和土地贱卖有关。在珠三角地区,一场"三旧"改造运动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经历了30年的急剧城镇化之后,土地日益成为制约城市扩大化的瓶颈,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以"城市更新"的名义"盘活"存量土地,正成为新一轮城市土地开发的热潮。  相似文献   

14.
博塔之死,揭示了一个宽容社会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一所孤零零伫立于南非开普省荒郊野外的破败房屋里,一个老人又一次被时时袭来的中风击倒,两周后,老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安详地合上双眼。他就是南非“前国家领导人”、种族隔离制度最黑暗时代的南非前总统彼得·博塔。他于2006年10月31日辞世,终年90岁。如果不是他的死,人们还处于对历史上黑暗的种族隔离制度的集体失忆中。他的死,唤起了“当年支离破碎的社会的痛苦回忆”,纳尔逊·曼德拉沉吟道。种族隔离制度是一种以肤色划分人们优劣与贵贱的歧视性社会制度,是少数白人凌驾于多数非洲黑人…  相似文献   

15.
透视台湾土地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在日据时期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人口非常密集,土地高度集中,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台湾土地改革,不但用和平赎买方式实现了台湾农村封建土地制度变革,而且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台湾经济的发展。土地改革成为台湾民营产业发展的契机和台湾经济腾飞的起点,对后来整个台湾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土改长期以来,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土地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的政治理想,也是国民党立党的重要理论基础。孙中山在“三…  相似文献   

16.
尹鸿伟 《南风窗》2008,(5):41-43
成渝土地改革揭示了同一个基本问题:土地市场化走什么路径?是继续沿用国家征地制度;还是让农民以土地要素参与城市化,分享增值收益?成渝两地政府应该放远目光,在解决好农民问题的同时把更多的土地储备起来,承接未来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改革从来都是中国农村的核心政治。在新农村建设搞得轰轰烈烈之时,来回味一下60年前的土地改革,很有些意思。钱穆在论及唐代土地政策时说,“法不能以自行,纵然法良意美,终是徒然。”这句话放到现在其实一点都不过时:农村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必须以农民的选择和需要为基本标  相似文献   

18.
财讯     
《南风窗》2013,(22):18-18
土地流转信托"破冰"10月11日,中信信托发布公告称"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下称"1301期")于本月10日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单土地流转信托其诞生开启了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中信信托该项目的执行经理吴超杰介绍,1301期信托期限为12年,A类委托人为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信托  相似文献   

19.
谁来养活“80后”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继权 《南风窗》2007,(22):44-45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8%的农民认为土地调整是合理和应该的;只有13%的农民认为"不应调整土地"。还有近半数农民虽然反对大面积调整,但可以进行"小调整"。对于农地调整的原因,农民最普遍的回答是"如果不调整土地,有的家庭人多地少,有的家庭地多人少,不公平"。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国家能源计划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民族主义为核心,包括能源安全、重新分配税收和“加拿大化”三个政策目标及一系列相应措施。该计划从能源、贸易和投资等多个方面对美国在加拿大的经济利益构成挑战,也是战后美加特殊关系的一个转折点。美国政府、国会和石油公司分别表达了对计划的反对意见,并向特鲁多政府施压,其效果却不尽人意。由于对美国市场和资本的高度依赖,国家能源计划事实上损害了加拿大油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终因美国石油公司大规模撤资而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