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劳模班班主任是劳模学生的老师,是学校与学生的“桥梁”,是劳模学生的学生,是劳模班中的一员。只有把握劳模学生的特点,才能找准劳模班班主任的“位置”,加强劳模班的管理,更好地为劳模班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主流媒体的劳模报道仍是开展榜样教育的重要方式。基于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 主流媒体的劳模报道的分析,研究发现,这些报道不仅一如既往地凸显了“劳模精神”的引领作用,还增添了 “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两种精神形态。研究认为,三种精神彼此关联,又各有侧重,使榜样教育呈现的精 神谱系更为完善。劳模精神是杰出的劳动榜样即劳模所标识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引领劳动者学习先进、争当先 进;工匠精神整合了对“精业”劳动者的专业性要求,构成劳动者精益求精、超越自我的内生动力;而劳动精 神则包含了对所有合格劳动者的普遍性要求。劳模报道中呈现出三种精神形态,增强了榜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层次性、针对性,有助于提升劳模报道立德树人的实效,增强榜样教育培根铸魂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凝聚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是激励工人阶级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4.
做好劳模工作,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对劳模的选树、培养,又包括对劳模精神的宣传与学习。只有牢牢把握唯物辩证法,客观、全面、辩证、系统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使劳模工作达到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5.
劳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以海淀教育系统贯彻群团工作精神为主线,把握劳模工作时代脉搏,适时大力推进劳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探索劳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内容,推动教育系统劳模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劳模精神是劳模运动的精神结晶,劳模运动是宣传、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劳模运动起源于陕甘宁边区,系统梳理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成就对于理解劳模运动的发轫、劳模精神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经历了兴起、深入发展及高潮三个阶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形成的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是根据地党和人民共同培育的群体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劳模精神孕育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大国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7.
劳模作为工人阶级队伍"闪光的群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历史主动精神,建立了不朽功绩。作为新时代奋斗者和领跑者,劳模及其先进性,已升华为时代精神。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模教育和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多视角切入、多方面展示、多学科丰富,作为基本的逻辑遵循。高校在推动劳模教育和研究中,应充分利用不同学科和专业资源,在多学科、跨学科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努力探索创新路径,形成"劳模+"的理论创新局面,建构劳模学,推动劳模教育和劳模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劳模工匠试水“云授课”,按下技能传承快进键,劳模精神也在随云“辐射”——近年来,尤其是今年疫情以来,很多劳模工匠积极试水网络教学,按下技能传承“云授课”快进键。网络授课覆盖面大、受益面广、效率高,让大工匠辛辛苦苦准备的每一堂课实现了社会效益最大化。跨越千山万水“云传技”的同时,劳模精神也在随云“辐射”,大工匠们除了讲专业技术,也讲出了创新过程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0,(5):35-36
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劳模、更好地发挥劳模的引领示范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对此,徐汇区总工会在深入探索“工会关心劳模、劳模服务社会”的劳模双向服务机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时代的领跑者,劳模精神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队伍的壮大,对劳模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工会要大力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劳模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扬劳模的标杆引领作用,形成学习先进和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凝聚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是激励工人阶级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但就绝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在思想上工人阶级意识还相当淡薄。因此,对于广大农民工来讲,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承认其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还要加强思想“灌输”,使其工人阶级意识不断增强;加强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农民工深切感受到作为工人阶级的荣誉感、自豪感,从而使他们的工人阶级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不断推动农民工工人阶级意识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北京铁路分局工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北京铁路职工培训中心为试点,把不同用工形式的进城务工人员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加大了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力度.对提高其综合素质,推进农村城镇化和进城务工人员工人阶级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职工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原生性、草根性的特点。职工文化建设,就是要对原生、草根的职工文化进行关注、引导,培植与转化,弘扬职工文化中的正能量,使它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进程中担负起精神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15.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继承了中国人民劳动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扬弃了资本主义劳动的外化性和异己性、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精髓,体现出了劳模精神承担着对时代、国家、人民的强烈历史担当。探索弘扬劳模精神新途径,实现弘扬劳模精神制度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党和政府在大力推动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通过对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对比研究, 比较两者在产生条件、内涵价值导向及外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探究两者在发展劳动观、重视道德培养上的联系, 有利于加深对它们本质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工作,打造一支懂技术能创新的工人队伍。  相似文献   

17.
劳动模范是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杰出代表,为提高劳动模范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国家制定了"全国劳模可以免试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照顾政策。目前,在劳模本科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借鉴国外成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劳动模范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劳模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劳模因医疗负担过重造成劳模生活困难。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根源,制定措施,切实解决劳模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