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知行合一是个哲学的命题。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后来的儒者又有了“知在行先”,“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合一”的论述。“知”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之“知”,是对前人认识到的已知世界知识的继承,二是认识之“知”,是对未知世界知识的新发现。“行”就是在“知”指导下的活动,“行”不能违背“知”。“知”“行”的关系有两种:一是“知易行难”二是“知难行易”,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知行合一”。我们执法者在执法规则面前,面临的就是如何处理“知”与“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20):46-47
盗贼这个角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耳熟能详。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他最看不起打劫的,“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为何?因为黎叔是“偷儿”,而“偷”里面可是大有文章的。不管是打劫的,还是“偷儿”,在古代,有一个词概括得好,叫“盗贼”。 盗本是“贼”,贼本是“盗” 在现代汉语词义中,“盗”这种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小偷。可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严格而言,“盗”和“贼”是指两种不同的行为,古之“盗”多为窃盗之人;古之“贼”,皆谓强盗。在中国古代,经常用“贼”来称呼强盗;“盗”则不同,虽然有时它能够同时指称小偷与强盗两种人,但主要是指前者。古之“盗贼”只是偶尔才会指称盗与贼两种人;今之盗贼则往往既指称小偷,也指称盗贼。  相似文献   

3.
木子 《政府法制》2011,(20):36-36
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光棍”就是俗称没有老婆的男人。但在江湖上,“光棍”和“打光棍”都是另外的意思了,含义很深。如在明末清初出现的“洪帮”(与“青帮”相对,民国时期,两帮合一又称“青洪帮”)里,“光棍”和“打光棍”都是很有骨气的词汇。“光棍”在洪帮里是“反清复明”。  相似文献   

4.
权力这个东西,自古就很“霸道”。在权力运行的时候,在权力发威的时候,在权力遇到阻力的时候,这种“霸道”的个性,展现得更加充分。源于此,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权治”才被认为是最“神圣”的权威: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心灵深处,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进步,“权治”越来越不得人心,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府“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5.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的长河中,“魔”与“道”是旅途的伴侣,更是拉力赛的对手。有时,“魔”在前面领跑,给“道”留下处处难关;有时,“道”在前面带路,给“魔”设下重重障碍。一路走来,“魔”吃了不少苦头,也长了不少本领;“道”费尽了苦心,也练就了一身功夫。到头来,“魔”力劝“道”早日退休,“道”催促“魔”尽快下岗。于是,双方互道一声“辛苦”,然而那声音听起来很有些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7.
读友 《政府法制》2012,(8):28-28
现实生活中,“小三”、瘪三、张三,都不是好称谓。而在成语中,“三”也倒了霉了,凡“三”和“四”搭配在一起的成语.多是贬义,如“朝三暮四”、“丢三落四”、“三妻四妾”、“推三阻四”等等。  相似文献   

8.
李辰 《法律与生活》2010,(13):10-12
“80后”的婚姻,在法律专家眼里成了“易碎品”。这样的情形,更多地发生在“贫二代”和“富二代”两个人群中——不同的是,“贫二代”在离异时往往相互“推孩子”,“富二代”在散伙时则忙着“保财产”。  相似文献   

9.
“替身”在影视剧中是没有任何名分的。对于演员行业来讲,对于是“扮演”还是“替身”的区别非常敏感。因此,为了“替身”之说,两名“孙悟空”在法庭上公开斗法。  相似文献   

10.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美”是用来沟通感性自然和理性自由的桥梁;康德认为,“美”具有主观普遍性的先验根据,它预设了通向自由的可能性,即“合目的性”,“美”的本质特性即是具有合目的性但不直接见出“目的”。这样,康德为“美”划出了一个独立的领域,同时通过“合目的性”这一概念使“美”与自然、自由密切联系在一起。康德通过“分析”和“辩证”,论证出“美”是以理性概念为根基的,“美”象征着“道德”。在此,康德美学的根本意图是用“美”的存在指证“道德”这一终极目的,而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把美局限于空洞的形式,其美学命题有着深邃的终极价值的追索  相似文献   

11.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副广为传播的楹联,表明要真实考察官员的“政声”,需有一定的时空条件。“政声”,为什么要在“人去后”识别呢?这是因为,当官员在位时,手握支配属下的权力,人们不免心存顾虑,不敢直言评价,往往是“栽花多,挑刺少”,只有当官员离任后,才敢发出真实的声音。至于要在“闲谈中”方能很好地显示“民意”,则是由于“闲谈”是最无拘束的,人们的看法能够得到最自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铭道 《政府法制》2012,(32):45-45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唐诗可谓是家喻户晓。我们习惯于说“慈母严父”,所以自然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这个“慈”却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和“专业化”是近年来我们在探讨律师事业发展时常用的概念,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属不同的考评标准。“规模化”主要是量的标准,“专业化”完全是质的标准,当然“规模化”的量是指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量,不是简单的低水平的数量相加。一个能被业界认可的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规模化”律师事务所,一定是由合理专业分工的多个子系统而构成。可以说“规模化”必须以“专业化”为基础,而“专业化”并不必须依赖“规模化”而存在。“专业化”的形成一般不受事务所规模大小的制约,每一个律师事务所都应追求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  相似文献   

14.
“庸官”不好,“庸代表”同样不好。“庸官”败坏着官场风气,“庸代表”则是亵渎着人民的感情。 那么,“庸代表”究竟“庸”在哪里呢?大体讲,“庸”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生活》2010,(5):M0001-M0002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又将进入一年一度的“政治季”,各种焦点话题会在这个时候,通过“两会”这个超级平台持续发酵。如果说去年“两会”的一大焦点是“新医改”的话,可以预计,今年“两会”最引人关注的焦点无疑是“新教改”,有媒体已经将2010年称为“教育改革元年”。  相似文献   

16.
沈轶伦 《政府法制》2009,(12):34-35
编者按 所谓“科长现象”,当然只是一种借喻,指的是在一些地区和机关。“上头”积极性很高,“下头”冲劲也很足,但是某些中间的管理层,却是“岿然不动”,要么失之冷漠,要么推诿塞责。我们的“科长”们,大多数是负责的,但不同程度存在的“中梗阻”现象却阻碍当前发展,尤其是攻坚克难的一个障碍。上海市嘉定区着手解决“科长现象”,是抓到了当前机关作风、干部作风的一个要害。  相似文献   

17.
飞儿 《政府法制》2014,(11):39-39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诗经》中就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后来也引申为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责者也……民,众萌也。”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上街遇到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志。寒暄中得知,他因私落户口收受贿赂被调出了公安机关,谈及此事颇为后悔。“你本来是个很谨慎的人,干了30多年吃这个亏!”他说:“都是熟人,不好办呀!”其实,在党政机关里,类似因吃“熟人”亏,上“熟人”当,被“熟人”拉下水、犯错误的何止此例。生活在社会上,人与人打交道是免不了的,结交几个“朋友”和“熟人”,也是很正常的,无可厚非。但在办证、办照、办案和执行公务中,在提防“生人”“进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熟人”的“劝降”。因为我们是在代表党和政府执行任务,履行职责,政策…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的人分不清“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知识产权涉外保护”的区别。当提到将“国际保护”列入国际公法范围时,他们认为这是混淆了“公权”与“私权”,认为一国在保护外国人的知识产权时,只能依本国民法(即私法)。事实上,这里讲属于国际公法范围的,指的是一国怎样依照它加入的公约的要求,以“国家”的地位调整其国内法,使之符合公约,从而在其以国内法从事涉外(及不涉外)的保护时,不致违反国际公约。这与“以国内法进行涉外保护”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国际法领域称为“国际公法”的,是真正的国际法,而称为“国际私法”的,则是各国国内的涉外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20.
何志 《中国审判》2010,(9):85-87
法谚云:“法爱衡平”,“法官心中应常有衡平”。作为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尤其是民事案件裁判中要将利益衡量贯彻始终,在“审”、“调”、“判”过程中,对涉及权利冲突的协调,应充分体现“法”的“公理”精神、“审”的“公正”原则、“调”的“公心”理念、“判”的“公平”结果和“利”的“平衡”保护,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