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政府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责任政府形成于近代,其理论与实践在当代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民主的发展。责任政府既是一种价值,又是一种制度安排。责任政府的建立和落实不仅需要政府作为整体对议会和选民负责,而且需要政府对公务人员行政行为负责,从而使公务人员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负责。当代责任政府的实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责任政府模式。现代责任政府理论强调,责任政府的核心特征应该是责任政治。在广义的责任政治中,责任政治的责任就形式而言又包括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宪法制裁是责任政府的最高境界。西方英、美、法三大政体下的责任政府制度及其实践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责任是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政府公共行政的责任建设已经成为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中之重。城市政府在生态文明条件下必须着力从路径责任、生态责任、学习责任和国家意识等方面加强责任建设。同时突出城市政府这个"大基层"的特点,又注重城市政府"直接面向基层"的要求,通过绩效考评和自我修炼,实现责任政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伟 《理论探讨》2019,(6):151-155
落实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仅是国有企业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还是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依然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究其根源则是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不够有力。新时代落实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必须强化国有企业党委及其领导班子成员担责负责意识,聚焦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行动的着力点,以强有力的监督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切实用制度规范引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常态化具体化,从而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行政价值观的失范主要表现为冲突性与异质性,即:新旧价值观念相冲突,一些公务人员的价值观与主导行政价值观相背离。当前,公共行政价值观应该以服务行政与社会公平为主导。构建公共行政价值观,首先要明确政府工作人员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公共行政价值内化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价值观;其次,要将行政价值观由理论形态转化为现实力量,提升公务人员的价值需求和价值自觉程度;最后,要为行政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诺斯"国家悖论"所揭示的两难困境告诫我们在充分利用政府作用的同时,必须对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和政府失责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我国已建立了初级市场经济并正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法治,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法治的确立.而法治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责任政府,我国要顺利实现市场经济的现代转型,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保护产权,就要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是责任政府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责任政府是法治理念在公共行政领域的体现.责任政府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必须确立的政治基础.责任政府需要一系列制度构架确保政府对人民责任关系的确立.责任政府制度构架的基本方面包括:政府责任规范体制、政府责任履行的评价制度和政府责任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6.
方俊 《理论探索》2020,(1):92-97
药品安全协同治理的本质是一种合作治理,要求多元利益主体在厘清责任和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与配合。通过运用多案例分析法考察我国典型药害事件的治理责任落实情况,发现各主体责任彼此孤立、整体责任落实呈碎片化特征。基于多主体责任分析框架,可从四个方面落实协同治理的多主体责任路径:重视全方位监管,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外部规范与内部自律同时作用,强化企业第一责任意识;整合外部协同力量,提升社会履责能力;建立政府、企业与社会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药品监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明确各责任主体在工作协调联动过程中的有关职责。  相似文献   

7.
杨淑萍 《理论探索》2007,(2):121-123
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时代的产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行政目标。责任政府构建的具体过程各不相同,但所依据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即沿着“对谁负责”、“对何事负责”、“由谁负责”、“如何负责”的逻辑主线来构架责任政府的不同模式。我们应该从客观意义上来剖析责任政府实现的基本规律,并从共性到个性,以比较的视角分析我国在责任政府实现途径上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性,为我国责任行政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之建构蕴含服务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双重要求。服务型政府建设关键在基层政府层面,而基层公务人员作为基层政府建设的主要践行者,自身的责任伦理状况对政府伦理建构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基层公务人员面对个体私权与社会公权的融合交织、效忠组织与公共职责的冲突、角色身份多元化与行为多样化的选择往往陷入责任伦理困境。为此,应坚持以传统伦理刚性约束为主的路径选择,区分责任伦理中自我伦理与他人伦理、理论伦理与现实论理的不同论域,促进责任伦理的明确化与标杆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现代民主政治的责任政府理念和行政道德化的必要性的视角出发,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同时又以国外行政道德建设中追究行政道德责任的实践加以论证,阐释了公共行政中追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构建行政道德责任追究机制的建议,以促进我国行政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技术责任是公共行政学中的管理主义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但很少受到重视。通过属加种差和发生定义法两种方式对技术责任概念进行辨析可知,公共行政中的技术责任,就是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为了提高政府能力和行政绩效,遵照一定条件及应用技术,以及按照一定标准、程序和方法明确责任、履行责任并进行责任评价,即技术应用的责任和技术性责任。其中技术应用的责任主要包括机械技术、办公技术应用责任和行政工具应用责任,技术性责任包括定责、履责和问责为主的整个责任管理流程。它与政治性责任、道德性责任共同构成公共行政中的行政责任。技术责任概念的界定将为丰富和完善责任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传统责任政府理论把责任政府等同于议会制即熔权制;责任政府被视为行政与立法权近乎彻底熔合的政体下所形成的政府与议会之间的独特关系,即政府执政以议会信任为条件,政府对议会负责,走出传统责任政府理论的两个误区,提出能说明各个种类的责任政府现象的共性的概念,揭示各种政府体制下人们对责任政府的共同追求及各种政体下责任政府的特色,这是责任政府研究所要完成的理论创新任务。  相似文献   

12.
责任政府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是责任行政模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必须回应和满足社会和民众的要求,承担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追求与新公共行政所主张的社会公平理念相契合。而现代行政强制作为责任制政府的制度和机制安排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所表现的伦理缺失显然与责任行政追求公平正义、回应和满足公众利益诉求的这种"应然性"相背离。因此,现代行政强制,要从伦理的维度出发,站在公共利益的基点上,真正合乎维护社会正义的正当目的,回应和满足民众利益,重塑政府行政的伦理精神,以实现现代责任制政府的精神底蕴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行政道德责任:理论定位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道德责任是政府责任的一种具体责任形式。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伦理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道德责任,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要保证我国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必须构建相应的教育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强化“两个责任”:完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央和教育部对部分高校巡视结果显示,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一些领域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高校应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以明确责任内容和责任体系的构成为基础,以把握好"两个责任"的着力点为关键,以严肃实施责任追究为保障,建立健全符合高校特点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机制,为高校的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行政道德责任在政府责任诸形式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公共行政的属性,行政道德责任在构建责任政府中的地位,政府规模日趋膨胀及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责任和行政权力的分离、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等方面剖析了行政道德责任的缘起,并提出了行政道德责任实现的法制机制、教育机制、监督机制、行政组织文化建设机制及行政伦理人格塑造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从公共行政学的知识本体特点及其危机切入,可以对学科本体论在中国的所指与所不能指进行深入分析,并由此论证中国场景对公共行政理论重构的影响。政府作为公共行政学不断变化的最大公约数,在对象上框定了公共行政研究的变与不变;而在千变万化的议题之中,"公共特质"成为公共行政议题的重要锚定点,也即一旦所研究议题与公共特质无关,则其必然也不再是公共行政学议题。公共行政理论的重构本质上是政府理论的重构(重建场景、理性和秩序),重构的关键是公共行政学如何更好地回应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此而言,危机即为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的重要决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压力体制下被动执行的"压力模式"和基于自觉认同与服从而主动行为的"内生模式"。在"压力模式"下,仍存在被动作为、施压力度难以拿捏、监督实效性不高和责任追究乏力等问题。破解"压力模式"困境的出路是向"内生模式"转变,通过构建廉洁政治生态,建立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加强干部能力铸炼,强化责任意识来合力实现。  相似文献   

18.
责任政府对行政伦理责任的基本要求,即责任本位、服务本位和法治本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治理领域出现了集体腐败、行政不公、行政不廉和行政不实等诸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政府伦理责任的实现机制存在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责任政府成为当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提升和实现行政伦理责任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关键,即确立正确的政府理念,从宏观层面上阐释行政伦理责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以体现行政伦理责任的政府理念来指导行政管理实践;加快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从中观层面上提出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加强行政伦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从微观层面上探讨行政主体伦理责任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责任政府: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开放和相互依存的角度分析了责任政府的定义、责任的来源、责任履行的要素以及失职带来的后果。政府责任是国家职能的具体化。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民主授权和行政授权是政府责任的来源。而民主授权是权力的根本来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政府不仅要承担传统意义上的国内管理职能,还要承担国际义务。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责任的履行必须放在制度转型背景下考虑,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是政府的核心责任。政府责任是由责任主体、责任客体(或责任对象)、责任实现形式以及责任实现的约束机制诸要素组成的,因此政府失职是这些要素间关系的失衡。要使政府责任得到有效履行,必须强化民主选举制度、明确政府内部各部门责权、扩大公民参与、完善监督机制,还要提高官员能力,树立公共责任意识和精神。从长远来看,建立一种公共责任文化更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20.
白文杰 《学理论》2014,(32):23-24
责任一词在任何时代下都保持着其鲜活力,成为人们探讨的永恒主题。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主体,由于其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个有着公信力和高效率的政府应该是负责任的政府。我国目前处于转轨时期,在改革的洪流中构建责任政府一直是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因而引出了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政府的责任?如何构建责任政府?试图从西方政府责任的变迁中简要分析其对我国构建责任政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