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系统方法(the ecosystem approach,简称EA),又称生态化方法或生态学方法,简称生态方法(Eco-approach),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生态系统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将其与生态系统管理、法律调控紧密结合的理论,也是为国际环境、资源、生态保护法提供调整机制、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设计的主要理论。它在国际海洋环境法、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他国际环境法中应用广泛,是指导国际环境法发展的比较成熟、具体的一种基础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生产和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国际性的社会问题。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制定和完善国际环境法,以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国际环境权是国际环境法基本理论的核心,国际环境权利义务关系是整个国际环境法的体系赖以运转的轴心。开展国际环境权的理论研究,对于满足国际环境法律调整实践的需要和推动国际环境立法的发展,对于建立新的国际环境法学,具有重要意义。一、国际环境权产生的物质动因人类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一般说来,环境问题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整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气候变异,水污染  相似文献   

3.
应该注意通过制定环境立法规划,逐步实现中国环境法的生态化,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更多地纳入和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实现环境法生态化的基础上,还应该以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为指导,将环境保护、珍惜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纳入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逐步实现对包括宪法、民商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的生态化。应建立健全维护环境法律权威和环境法治权威的司法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法院和检察院在环境司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明了中国环境法60年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後的发展方向。主张在环境立法内容方面,加强有关环境治理、环境善治、公民环境权、环境民主、公秉参与、环境知情权、环境公益诉讼、政府环境责任及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方面的立法:在环境法学研究方面提出:促进研究范式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的转变;促进环境法上的人的模式从经济人模式、主体人模式向生态人模式转变。认为环境法治理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环境法治为灵魂,以维护环境正义公平为宗旨,以环境安全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以环境民主为手段,以追求环境效益和环境效率为激励机制,以健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善治”机制为导向,充分发挥环境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使其成为建设环境友好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法律保障。环境法学应该研究生态化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转变,促进环境法律制度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5.
全面、正确地总结和评价现代环境法的演变与形成,是环境法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历史考察的方法,对现代国内、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述。作者认为,现代环境法的形成经历了从人类社会早期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发展到防治生活环境污染与保护自然资源并重,再到全方位环境资源保护的整合型环境立法阶段;目前,环境立法正在朝向全球趋同化的方向演变。环境法学研究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实现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生态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解决环境问题思路的多样化,在现有法律观念影响下要求对环境法律制度进行全面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环境法在环境伦理价值观念、环境法律市场机制的生态化转型、环境法立法体系、环境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生态化转型,从而以此来完善配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我国环境法立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海嵩 《时代法学》2008,6(4):19-26
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各个部门法都提出了诸多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环境法自不例外。自然灾害法和环境法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领域,但两者都涉及到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这正是目前在自然灾害防治中所出现的、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环境法律问题,具体包括:次生环境灾害的防治、紧急行政权力对原法律秩序的改变、不可抗力对法律责任的免除。解决前述问题,需对相关法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8.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争议很大的一项原则,该原则对于国际合作、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和提升发展中国家履行国际环境法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当下,通过确立和完善一项国际各方赞成的原则并加以实践,是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法基础。而中国国内环境法在制定政策方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期合理高效地解决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贾梅清 《法制与社会》2013,(31):274-275
“雾霾”一词现在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雾霾”折射出的是环境对人类活动破环生态平衡的报复,提醒人类应该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与相关的法律保护,因此,深入研究环境法律关系,对于建立环境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地位,完善环境法的理论和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法学界传统观点认为,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我国环境法所规定的环境资源与环境行为,但随着环境问题不断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突破传统观念,将生态利益纳入环境法律客体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论环境保护中的单边主义及中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浦晔  侯作前 《中国法学》2002,(4):141-147
单边主义是国际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现象,其危害是容易推行环境霸权、破坏国际合作。单边主义对促进国际环境法权利义务的产生和国际环境法的执行也有积极作用。单边主义的实行有其社会根源、法律根据和学理支持。中国应当通过多边合作反对单边主义环境霸权,同时,也要合理行使自救权意义上的环境单边主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法律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栋  胡欣宇 《行政与法》2006,(2):125-127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法制的角度来看,与科学发展观关系最为直接的是环境法律体系。科学发展观也为环境法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基本理念。结合这一理念和法学、哲学等理论,从法理到宪法以及环境法律制度的不同层面,实践和完善环境保护的“代际公平”、“预防优先”、“公共委托”等环境法律制度,是我国应对环境危机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环境问题导致的各种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大量的环境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而环境公益诉讼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在分析国际环境法对环境公益诉讼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行环境法在公益诉讼方面的不足,加之借鉴吸收国外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出几点完善建议,以发挥环境公益诉讼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禾  韩卫平 《法学评论》2013,(5):109-115
生态利益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非物质性需求的满足的利益。作为环境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利益具有公共性、非物质性、区域性和叠加性等特征。法学对生态问题关注的核心是生态利益,生态利益应当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和调整。明确生态利益的涵义,确认其在法学中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在学术共同体内形成一致的话语体系,使环境法学研究向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回归环境法对生态利益的衡平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环境法看国际法及国际法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球化的法律回应和全球化引起的法律变迁问题上,国际环境法反应最明显而深刻。以前以处理偶发的跨界污染事件为主,调整方法以国家之间的外交谈判协商和仲裁为主的国际环境法,1992年里约会议以来,在全球、区域、跨国和国内法四个层面上保护环境。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正在成为整个人类的普遍化,理性化的观念,是全球法秩序的重要基础。国际环境法采取了预防性保护环境的方法,而且在某些问题上采取风险预防(precautionary)方法。在国际环境法的推动和影响下,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公益诉讼,重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适当引进风险预防原则等,成为几乎每个国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环境法基本原则对环境法体系建设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学者在参考和借鉴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归纳概括得出的.由于没有较高位阶的立法规定,现行环境法基本原则存在表述不一致、内容不确定、无法充分体现环境法价值理念等缺陷.纵观外国环境基本法大都有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专门规定.在全球环境法形成的大趋势下,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也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而不同的法律文化和环境法治背景又使得各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立法技术极具个性化.目前,具有我国环境基本法地位的《环境保护法》正面临修改,利用这一契机,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明确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基本法修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一丁 《河北法学》2013,(2):109-115
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到2012年里约可持续发展大会,国际环境法已经走过四十余年发展历程。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环境法不仅扩展和丰富了传统国际法律关系的内容,其本身也呈现趋同化现象和碎片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环境法学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30年中,年轻的环境法学在环境法学学科基础、环境法基础理论、环境法制度等方面都做过认真的研究,开展了一些理论争鸣,对环境法的历史使命等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了新的成果,研究方法渐趋多元化,学科独立性逐步增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学理论体系,解决环境法制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新的环境法学理论与传统法制实践的冲突处理问题等,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法律规则的实施是指使之产生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这些规则调整的人遵守规则,确保规则的落实。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指的是国际环境法主体行使国际环境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并承担义务,其目的是实现国际环境法的法律规范。但是,在国际环境法庞大的法律体系中,许多规定通常是一般性原则而缺少具体的实施规则,这难免使国际环境法抽象化而难于实施。此外,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对环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法的迅速发展,使它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所谓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的普遍适用于国际环境关系各个领域的、对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构成国际环境法的基础的原则,是最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部门,必须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换言之就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也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关系。因此,国际社会通过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决议、宣言和缔结的国际条约,都指出国际环境保护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一、学术研究概况 本年度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蓬勃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本年的主要学术活动有:5月29日-31日,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在昆明举办"2004年度环境法基地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专题研讨.6月5日,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学举行,会议围绕着"北京市环境法治建设相关问题、环保产业相关法律问题、防沙治沙相关法律问题、其他环境法基础理论和环境法实践问题"等四个议题,共征集到学术论文近60篇.7月22-26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与国家林业局和重庆大学联合在重庆市召开2004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此外,3月份在日本举行了第二届环境纠纷处理中日国际研讨会,中国专家共15人与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