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强 《新东方》2005,(8):60-63
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两朝,是两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集权制朝代,它处于封建社会初期上升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的进步,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文化和艺术的一次高峰。秦汉艺术和它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显示王权的独尊,建立了规模  相似文献   

2.
包来军 《人民论坛》2013,(5):252-253
13世纪、14世纪初是卡佩王朝王权集权,法兰西王国日益强大,民族国家开始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法兰西王国王权发展的经济基础,表现为金币的重新流通、香槟集市和巴黎的繁荣。同时,卡佩王朝采取了鼓励经济贸易的措施和一系列财政政策,增加了王室收入,进而使王权集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吐蕃迅速崛起之时,佛教也传入了进来并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而有所发展.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佛教传入吐蕃的根本原因.王权的强大在佛教的传入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边信佛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对松赞干布的崇佛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佛教的传入适应了吐蕃社会的需要,因而得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与拥护.  相似文献   

4.
英国骑士制度与王权之间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国王虽然作为具有号召力的政治权威代表,而且西欧中世纪一直存在王权统一的思想,但是在实际统治中,君主难以行使真正的君主权利,而这种状况正是骑士制度存在的重要原因.随着英国君主通过与地方分裂势力斗争,加强司法集权,改革军队,最终使得君主专制得以建立,这个过程导致了骑士制度的衰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先秦典籍的梳理,勾勒出老子和孔子前的天道思想发展的大致轮廓,对天道的不同境遇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笔者认为,自从实现了"绝地天通"的神权垄断后,天道始终与王权纠缠一起,论天道之动因在于给王权一个新支点,给现实一个新秩序.对应着天的含义在自然与神灵之间的迂回,天道问题存在于树权威与反权威的张力之中.由于王权对人边界的封闭,每次王朝的更迭,王权的倾斜,都预示着天道思想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黎族是海南的早期居民,政府对海南的管理与黎族对政府的反抗紧密联系在一起。征伐与儒化在政府对治理黎族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毫无疑问,政府对地方的治理是在中央王权的强大势力下进行的,在民族地域的百姓强烈反抗后,不得不转化视角,以文化一统作为政治统一的有力保障。这对于当前加强边疆地域的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历史上,屯田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土地制度,它始创于西汉,以后沿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代,为封建社会各个朝代所采用。其间,历代王朝实行屯田制虽然各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西汉屯田制度的完善和补充。为什么屯田制度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国有土地,而屯田制度就是经营国有土地的一种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人提出儒家文化成功地制约了专制王权,但对此却没有做任何论证。然而大量史实证明,儒家文化具有两重性——加强王权的层面和制约王权的层面,儒者也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种。古代帝王正是在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儒家士大夫帮助下,利用儒家文化中他们所需要的那部分成功地加强了皇权,并且运用手中强有力的大权,成功地抵制了儒家文化对他们的制约。正因如此,中国的专制权力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强大。  相似文献   

9.
世界人权约法与当前的人权论争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喻权域一、三代人权约法“人权”一词是欧洲中世纪后期意大利诗人但丁第一个提出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和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先驱者们响亮提出“争取人权”的口号,目的是反对封建社会的神权、王权和贵族特权,要求...  相似文献   

10.
政治稳定是政治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伴随着政治与社会的不稳定状态.中国政党制度把领导核心的一元性与结构的多元性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政治稳定功能.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变迁中,中国政党制度在维护国家政局稳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天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话语之一,本文对天道在老子和孔子思想中的不同境遇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笔者认为,自从实现了"绝地天通"的神权垄断后,天道始终与王权纠缠一起,论天道之动因在于给王权一个新支点,给现实一个新秩序.老子以天道来统领王权,开拓了人的涵义,他对天道的大胆探索,具有反偶像、反权威之重大意义.孔子服从于王权对天道的占领,对天道领地进行了小心回避,但这种沉默的态度本身表明了他对王权神授有所怀疑.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  相似文献   

13.
张宁彬 《传承》2009,(16):86-87
吐蕃迅速崛起之时,佛教也传入了进来并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而有所发展。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佛教传入吐蕃的根本原因。王权的强大在佛教的传入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边信佛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对松赞干布的崇佛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佛教的传入适应了吐蕃社会的需要,因而得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与拥护。  相似文献   

14.
封建主义或封建社会的涵义虽然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但土地的分层占有制、以私人契约为基础的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统治权的分散等,是其基本特征,为一般学者所公认.中国战国或秦以后的社会制度,显然与此不相符合,因而不宜称为封建社会.至于中国学者提出的"地主封建制"理论,虽然大体不违史实,但最多证明中国古代社会不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不能证明它是封建社会.导致这种定性错位的原因是将人类历史上的特例误判为普遍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刘星 《传承》2009,(4):130-131
英国骑士制度与王权之间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国王虽然作为具有号召力的政治权威代表,而且西欧中世纪一直存在王权统一的思想,但是在实际统治中,君主难以行使真正的君主权利,而这种状况正是骑士制度存在的重要原因。随着英国君主通过与地方分裂势力斗争,加强司法集权,改革军队,最终使得君主专制得以建立,这个过程导致了骑士制度的衰落。  相似文献   

16.
李国辉 《求索》2008,(1):193-195
含混和复意是中英诗学中的两个重要术语,它们都属于意蕴论范畴,具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们都认为诗歌的意义有难以解释的地方,都推崇诗意的丰富复杂,都依赖于读者的作用。但作为不同文化中的观念,它们也有巨大的差异。本文深入到中英诗学传统之中,来探索这些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它们的理论背景不同,对诗意的限制条件不同,对作者在意义中的作用看法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华人之窗     
祖国统一问题研讨会40多名旅居巴西的华侨华人学者、工商文化界人士和侨团侨社领导人不久前在巴西首都圣保罗举行的“祖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祖国的统一要靠海峡两岸的人民共同努力。与会者在发言中一致指出,西方有那么一股势力,他们分裂中国之心不死,不希望中国统一,害怕世界上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对此,中国人不能掉以轻心。建设一个统一、强大、富强的中国必须依靠  相似文献   

18.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 从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到公共信用指标体系,从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到"信用+"联动场景应用……近年来,浙江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用赋能,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让信用浙江不断释放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基本上可以称为科举社会。从国家治理的层面,科举制度实现了王权与士治的结合,使贤人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读书人的角度,科举制度连接着内圣和外王,不仅关乎"权"、"名"、"利",更直接的就是个人的自我实现程度。科举这种考试权力,是一种规训权力。一方面,通过全景敞视建筑(panopticon)监视,使读书人产生"自我监视",在布衣卿相的路上无止境地奔竞;另一方面,通过对读书人身体苦行僧般的操演,不断从细微处雕琢读书人的身体和灵魂,创造着封建社会需要的主体。所有的人都在此游戏里乐此不疲,似乎对游戏背后的权力规训茫然无知。  相似文献   

20.
所谓“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是说诗歌具有时代的特色,时代影响作家的风貌,并不是说那个时代的作家群,必然形成一个风格统一的艺术流派。这是因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社会的现实,决定文学的基本内容,时代的精神,必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去。例如建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受到“世积乱离”“风哀俗怨”的时代影响,就产生了以“梗概多气”为主体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盛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大、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因而作品中出现了乐观豪迈、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