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形势下国有资产流失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是指国有自然资源、国有土地、国家投入企业与公共事业的资本金及其收益形成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为此,加快国有资产管理法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省国资委参股公司国有产权代表:为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制度,维护国有出资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省国资委参股公司国有产权代表重大事项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实际,特制定《湖南省国资委参股公司国有产权代表  相似文献   

3.
《湖北政报》2010,(21):47-48
<正>鄂国资规[2010]2号第一条为规范不良资产剥离管理,防范不良资产处置审批风险,最大限度保全国有资产价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是指省政府授权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出资企业,包括湖北省省直  相似文献   

4.
王铁峰 《新东方》2001,10(4):82-85
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由于产权关系没有彻底理顺,产权管理不善,加之金融财经秩序混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流失的主要渠道为资产营运主体不清、管理薄弱、股份制改造不规范、与外方合资法律意识不强、经营者腐败等等。要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继续蔓延,必须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建立健全的保护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久闻楼梯响,终见下楼人”,这一刻,国人等了整整15年。2007年12月23日至29日,《国有资产法》草案首次摆上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的案头。早在1993年,国资立法就列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然而,各方利益的博弈、国有企业效率的低下、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缺位、出资与监管角色的冲突、国有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等,均使国资立法的脚步显得缓慢而沉重。 不管怎么说,与物权法同等重要的国有资产法草案终于撤掉了遮面15年的琵琶。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14,(20):20-23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自治区各级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及时、真实、动态、全面反映企业产权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29号)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自治区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国有资产交易等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国有资产的基础,又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积累,国有资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逐渐突出,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的变动甚至流失。如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就是大众在关注国有物质资产、金融资产流失问题时,往往忽视另一项资产——国有人力资产的流失和损耗。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国有资产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等单位征求意见。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还召开座谈会,到一些地方调研,听取地方、部门、企业和专家的意见。普遍认为:为了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9.
《公民导刊》2005,(10):F0004-F0004
重庆市黔江区新禹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由重庆市黔江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单独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受重庆市黔江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委托,代行全区水利电力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职责,合法占有,使用,监管全区水利电力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0.
省国资委相对控股公司国有产权代表:为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制度,维护国有出资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省国资委相对控股公司国有产权代表重大事项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  相似文献   

11.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云南省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处置行为,明确处置权限和审批程序,根据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378号令)等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省属企业是指省人民政府出资并授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第三条省属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有…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8,(6):111-11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国有资产立法的空白。使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实现了“有法可依”。企业国有资产(以下简称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这意味着,包括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在内的各类企业国有资产都适用本法规定。  相似文献   

13.
市县传真     
上林启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强化源头治腐工作,有效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资源的浪费,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上林县从2007年12月起启动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职能统一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县财政局),把具体经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流失的防治对策有多种,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民法保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债法的角度概括出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主要救济措施,以使流失的国有资产得到回复。一、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与主要渠道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接受、馈赠或者经国家授权由各级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经营组织,占用单位以资源、资产或资金投入,以及资产收益,举债借贷和提供担保等方式形成的各种形态资产的总称。①从结构上讲,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②,非经营性资产②和国有自然资源三大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就是指这…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流失与经济犯罪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经济犯罪透视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改制、破产、滥用经营权、税收管理存在漏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不善、利用关联交易、决策失误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有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管理体制滞后,底数不清、评估不规范,监管不严、打击不力,缺乏有效的选任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为防止和制约国有资产流失,要完善有关法律制度,解决国有资产转让不规范和查处力度不足等问题;要严把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关,加强内外监督力度;要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各部门要齐抓共管,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国有资产犯罪。  相似文献   

16.
唐建琦 《当代广西》2008,(11):57-58
国有外经企业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窗口,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些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监督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给腐败以可乘之机,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如何进一步加强国有外经企业腐败预防工作,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刑法第169条规定了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 罪。但因该条文中几个概念的不明确,使得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该条文的理解有很多歧义,很多严重造 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得不到刑法的追究。本文对该条文中“徇私舞弊”、“国有资产”、“国有公司、 企业”几个概念进行辨析,以增强该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的保护是我国管理层收购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管理层收购缺乏相应的规定,致使在实践操作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为防止国有资产在管理层收购中流失,我国的立法应当从MBO的定价机制、监管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着手,规范管理层收购中的行为,以保护我国的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有公司、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应引起高度关注。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犯罪案件具有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危害后果严重、内外勾结、与其他犯罪相互交织等特点。这一犯罪案件的作案手段具有多样性。侦查工作应从询问举报人及其他知情人等方面展开,并采取一定的取证措施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犯罪行为造成国有资产快速流失,严重影响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和国家经济安全。防止和制约国有资产流失要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严把清产核算、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关,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齐抓共管,严厉打击侵害国有资产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