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完善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方面,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制定了一些立法听证规则,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完善中国的立法听证制度,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工作:立法听证的适用范围;立法听证主持人的规定;立法听证参与人的资格及其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作为公民参与行政的重要制度已成为当今世界法治国家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应当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和听证参加人的范围;应当健全行政听证主持人制度,使其具有独立性,应当完善行政听证笔录制度等,以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崔英楠 《新视野》2007,(6):64-66
立法听证是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生动体现。立法听证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立法听证程序,是立法过程中公民有序参与的重要形式,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听证,在国外原来是司法程序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被广泛运用于行政和立法领域。在我国,听证制度进入立法领域,是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引进立法听证制度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表明,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于立法听证的认识,并且适应中国的国情进行制度设计。据此,本文对立法听证事项确定的原则和规则、听证机关的专门化、陈述人的遴选、坚持立法听证的公开平等原则、立法听证效力与听证报告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冯望 《唯实》2007,(10):90-92
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程序制度,已成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听证制度在我国确立并有了较大发展,但其适用范围狭窄且没有明确统一的适用标准。故有必要确立其适用范围的标准:行为标准和利益标准,并不断完善行政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5.
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在西方国家发展得比较成熟,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的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具有各自的代表性和特点,对这三个国家的听证制度进行考察比较,能为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逐步扩大适用范围、依法确定听证主持人及职权、科学遴选听证代表、合理选择听证形式、提高听证过程的透明性、充分重视听证笔录效力。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对于提高行政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相关法律对公众参与的规定过于笼统和抽象、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化水平不高、政府信息公开不足、公众不具有对行政立法的动议权等,完善我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必须健全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救济制度,加快行政立法的听证制度建设,以法律形式对公众的动议权作出明确规定,以促进行政立法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核心制度。本文拟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不足与完善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一、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提出听证的主体范围过窄。《行政处罚法》规定听证依法由当事人提出。依该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是指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行政机关认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相似文献   

8.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是完善决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下,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应稳妥有序地扩大行政决策听证的适用范围,增强决策者和公民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9.
行政听证的宪法规定是行政听证制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基础,也是其生命所在。文章对西方主要国家的行政听证的宪法渊源进行了比较,并审视了我国的宪法,认为我国必须使行政听证在宪法中明确化,从而为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6,(2)
行政听证制度是协商民主在公共行政领域运用的典型实践形式,与协商民主理念相契合。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我国行政听证制度逐渐完备起来,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听证程序不够健全、听证平等性缺失、听证主体理性不足、听证共识严重缺乏等诸多困境。在行政听证制度中引入协商民主理念,规范行政听证程序,提升行政听证制度化水平,有助于解决行政听证运行中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行政学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对其基本概念加以反思是非常必要的。行政的概念是行政学中的最基本概念。行政的概念是与管理的概念相近的,在一定程度上,行政也可以被看作为管理。行政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政府自身的管理;再一个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行政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两大阶段,传统社会的行政属于统治行政,近代以来的行政是朝着管理行政的方向发展的。在未来,可能会有一种全新的行政模式出现。管理行政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在20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入20世纪的后期,世界各国都在谋求行政改革,这一改革造就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化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性凸显。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性具体包括社会服务性、社会参与性、社会动员性、社会治理性、社会控制性和社会引导性。深入探索司法行政社会工作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行政:公共行政的新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化公共行政是由网络理念、网络组织和网络运行机制为核心要素构成的公共行政体系.它是公共行政领域结构性变迁在理论上的内在反映,是对公共行政领域现存各种理论的一种扬弃与整合,既能够体现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又能够有效应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是知识经济时代理想的公共行政范式.政策共同体理论、政策网络理论、公共物品与服务提供的网络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网络化公共行政核心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构建起了网络化公共行政的基本理论框架,网络化公共行政范式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同时指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5.
行政忠诚:行政和谐的必备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忠诚可以体现行政和谐的重要价值取向,并能务实行政的合法性基础.强化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抑制行政腐败。它有利于政府与环境、政府之间、政府内部、政府行为、政府文化的和谐,是强有力的内在约束机制。可以说,行政忠诚是行政和谐的必备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非强制行政行为是我国行政法领域的一个新范畴。其中所蕴涵的诸多价值反映了社会历史和法治发展的必然,昭示着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前景与生命力。文章从弘扬权利文化、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维度,力求对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多重价值作一尝试性阐述。  相似文献   

17.
行政强制执行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行政强制执行的多种定义,明确了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内涵,并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分类和程序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行政强制执行权合理分配的标准,提出我国改革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执政能力作了科学界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重要贡献。文章从党的执政实践、执政范畴和党自身建设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历史轨迹,执政能力与执政范畴的相互关系以及执政党建设与党自身建设的内在逻辑,为全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切实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拓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社会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玉凯 《新视野》2001,(1):38-40
公共管理社会化,是西方推行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主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得到了相当的发展。那么,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中国,能否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其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将对此作一简要分析。一、西方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启示西方的行政改革浪潮已持续了20多年。其中公共管理社会化在其行政改革的历程中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深化。综观西方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发展态势,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第一,西方公共管理社会化,从本质上讲是政府管理功能不断适应外部生态环境变化的结果。我们知道,西方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人事档案无用论”说法盛行,人事档案开放式管理正在试行,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更好地为党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务,结合档案管理的实践,就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