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开文 《今日民族》2011,(4):4-I0002
3月29日至30日,云南省传承优秀壮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验交流会暨欢庆2011年度壮族三月三节活动在马关县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壮学会会长戴光禄,省民委党组书记、主任、省壮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承才等100多名省壮学会理事参加活动。中共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昌碧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代表也应邀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月报》2009,(9):76-77
一天,五根手指在一起闲着没事,就谁是最优秀的话题展开争辩。大拇指首先说:“在咱们五兄弟当中,我是最棒的,你们看,我长得最粗最壮,无论赞美谁、夸奖谁,都把我竖起来,所以我最棒。”  相似文献   

3.
杜志明 《长白学刊》2014,(4):103-106
民壮是明代民兵中最主要、最普遍的一支武装力量。在军事组织上,民壮是卫所制度、营兵制与地方里甲、保甲组织相结合的产物,总甲和小甲既是民壮基层管理者,又是民壮组织的基本单位。在武装建制上,民壮主要效法卫所旗军制和营哨制,同时又因地而制宜,以战斗力之强弱为准则。这充分体现了民壮作为国家常备武装后备力量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家乡的壮剧     
黄绍碧 《当代广西》2009,(10):56-56
田林是八渡笋之乡,也是北路壮剧之乡。农历正月、三月是壮剧开花的时节,田林县第三届广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于阳历4月26日开幕。我又想起家乡的壮剧,在去年的艺术节展演会上,故乡的壮剧显示出一种独有的魅力,获得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壮家人讲普通话最普遍的问题是分不清楚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云南省各地壮族同胞以多种方式,欢度"三月三"传统节日。4月16日,由云南省壮学会和文山州壮学会主办、砚山县壮学会承办的中国·砚山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以专场文艺汇演方式欢庆节日。来自文山市、师宗县、马关县、广南县、西畴县、丘北县、砚山县、河口县、富宁县、屏边县等壮学会带来了《壮家风情》《姑娘淘米在河边》《壮乡美》《芦笙舞》《醉在三月三》等民族歌舞,展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砚山县彝族同胞同台表演了弦子舞、苗族同胞表演了芦笙舞。原省  相似文献   

7.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族际语,在和壮语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田阳壮民族长期和汉族杂居,深受汉语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田阳壮话从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借词.结合普通话,从声、韵、调三方面分析百色田阳壮话中的汉语新借词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8.
黄彩庆 《传承》2010,(15):102-103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族际语,在和壮语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田阳壮民族长期和汉族杂居,深受汉语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田阳壮话从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借词。结合普通话,从声、韵、调三方面分析百色田阳壮话中的汉语新借词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9.
《今日广西》2010,(5):50-51
壮族的绣球以其蕴涵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精美的手工刺绣工艺,以及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广西众多的民间工艺品中独树一帜。是广西壮家人定情和象征吉祥之物,同时也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罗晓基  覃菲 《今日广西》2007,(18):23-25
在莽莽的金秀大瑶山西部山麓,聚居着瑶、壮、汉等多民族。过去好些年头,由于受到外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严峻的治安形势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期间,甚至曾出现严重恶化的趋势。平安和谐成为广大群众最强烈的呼声。自2004年起,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突然发现一位身穿警服的中年男子时时出现在他们身边。每每看到这熟悉的身影,他们便倍感温暖、平安,在心底里涌出一份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这位人民警察就是金秀瑶族自治县公安局三角派出所所长兼龙围警务区警长吴华强。吴华强究竟凭什么赢得辖区老百姓如此尊敬和爱戴?日前,笔者亲临龙围警务区,亲身感受到吴华强身上所透射出的不一般的人格魅力和那博大的警民深情。  相似文献   

11.
卢松见 《当代广西》2010,(12):54-55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经典的,才是永恒的。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田林)北路壮剧穿越300多年厚重的历史,又热烈地绽放在人们眼前时,她告诉我们的是:壮民族的传统艺术没有没落,壮民族的经典文化世代传承。  相似文献   

12.
大约2500年前,在《札记·礼运篇》中,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予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大概是最早的、以最简要的语辞阐明“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谭嗣同研究述评郑焱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维新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之一。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抨击封建专制,鼓吹维新变法,为推动改革事业竭尽全力,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为此,在他逝世以后的8...  相似文献   

14.
一苍天凝愁陨巨星,动地哀歌涌悲声。九十春秋雄心壮,几番沉浮铁骨挣。一面旗帜昭日月,三步战略振民心。未见回归千古憾,中华一统再报君。为国为民平生志,无私无畏最忠贞。不屈不挠终无悔,伟人伟业永在心。怀念小平同志(二首)@升智  相似文献   

15.
伍永志 《今日广西》2008,(22):20-20
《欢歌》:“天人合一” 《欢歌》一票的图案为在具有广西喀斯特地貌特色的青山绿水中欢快地抛掷绣球、对唱山歌、弹奏乐器的壮族青年男女。邮票上红衣壮、黑衣壮、蓝衣壮三个壮族支系的服饰已经过艺术美化,尤其是女子的头饰,设计者选取了多见于当代民俗活动和文艺表演中的粽子式头套的造型。中年男子手执的乐器叫马骨胡,  相似文献   

16.
壮鄉歌圩行     
《今日广西》2010,(5):56-57
壮族青年男女在歌圩上或赶圩过节时,选择对歌之人,交朋结友,寻求配偶。壮人自古好歌、善歌标志着最具聪明才智,并以此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和爱慕。民间传说,漂亮的姑娘,虽有众多的追求者,但她们只嫁给在赛歌中唱得最好的小伙子。“倚歌择配”反映了壮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婚姻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7.
地区传真     
《当代广西》2014,(8):8-9
正田林县展"中国壮剧之乡"魅力4月18日至30日,2014百色田林·第四届中国壮剧文化艺术活动周期间,"中国壮剧之乡"田林县将连续10天上演58场壮剧,汇聚全县58个业余壮剧团参加展演,这个精彩不断、欢乐不停的壮剧艺术盛会,将让观众从中领略到壮剧的文化魅力。近年来,田林县重视壮剧文化艺术的挖掘、传承和发展,扶持和壮大乡镇村屯组建业余剧团,对北路壮剧剧目进行集成出版,着力打造北路壮剧  相似文献   

18.
何新莲 《当代广西》2007,(18):50-51
“从小长在壮山坡,外婆教我唱山歌.清早唱得云雾散,夜晚唱得星星落,唱得画眉跟着走,飞到门前来做窝;壮人生来爱唱歌,山歌唱来天琴合,琴声引得百鸟唱,山歌飞过九重坡……”  相似文献   

19.
走进刘家庙     
连允东 《福建乡土》2010,(5):43-43,30
走进宁化淮土淮阳刘氏家庙,就是走进宁化县苏维埃政府诞生地。 红墙青瓦、飞檐翘壁、雕梁画栋的刘氏家庙,据说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是座不可多得的清代祠庙古建筑。缓缓走进刘家庙,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门前一对坚硬矮壮的石楣杆。楣杆基座上镌刻着“光绪丁未会考中式,钦点法部主事刘映奎”17个朱红大字。  相似文献   

20.
梁庭望 《当代广西》2006,(21):59-60
大明山原生态龙母文化的发现,是继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圣山之后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是2005年壮学最辉煌的成果。从《女乜短乞·岜山取——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成果凝聚了壮学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龙母文化发祥地的发现,了结了我二十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一个强烈愿望——寻找壮族“三月三”歌节的发源地。早在1980年,在北京的壮族同胞就发起将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议定为壮族歌节,这是根据千百年来壮人纪念龙母和她辛勤抚育长大的特掘(壮话Daeg-gud,“断尾蛇”之意)的感人故事传说而形成的传统节日定的。1984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