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在《法律常识》第五课第二节第一框题“公民的基本权利”中有这样一段话:“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一项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这里用了“公民”、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学情分析本框题主要讲述政府性质,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政府职责及政府依法行政;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以及必须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学生对其认识可能会较为模糊,存在"政治权利与未成年人没有什么关系"的认识误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第9课第二框。二、内容分析:三、第二框"广泛的民主权利",主要阐述了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种类,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相似文献   

4.
初二思想政治课以国家、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为主线,上下册的落脚点是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那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关系如何呢?一、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其中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般地说,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可以做什么或者不可以做什么的,通常表现为公民的权利。如初二思想政治课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婚姻自由权;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等九项…  相似文献   

5.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还包括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怎样正确理解自由的意义,对于中学生思想教育至关重要。自由是一个美好的名词,它常常是人们热烈向往追求的目标。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多少英雄豪杰为之而献身。卢梭说“人生而自由”狄德罗讲:“自由是天赋的东西。”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兼可抛。”但自由到底是什么?大多数青少年并没有真正弄清楚。比如今年元旦前后,一部分大学生上街游行,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请中学生谈一谈各自的看法,有些学生则认为:游行是宪法賦予公民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2010年版)在第一课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一框中,从选举法角度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行了界定:我国选举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按此表述,公民的选举权有其特定的内涵,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教材对选举权的这种界定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一、怎样认识和正确行使我国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包括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一项经常性的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各项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言论自由在公民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公民言论自由的实现途径有:第一,人民群众有权对国家生活中的问题发表意见;第二,国家重大决策交由人民群众或人民的代表讨论;第三,通过来信来…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方面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懂得我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平等的、广泛的、真实的。明确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能力方面运用实例说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平等的、广泛的、真实的,公民要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觉悟方面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确立正确行使权利的公民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略)●教学过程▲快速抢答1.公民有哪些权利?(学生查看课本目录,在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课中找出公民所享有的权…  相似文献   

9.
初一新编教材《公民》第二课的第二框题是“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它的内容比较枯燥,必须要讲一番大道理。对于这样的问题,弄不好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为了把这一内容教好,我便在“活”字上下功夫,尽量把干巴巴的理论讲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活力,提高学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依法纳税,本框是第三单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点内容。二、教学目标及课标要求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正确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相似文献   

11.
8、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何在?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享有的权利,包括人的权利、公民的权利和特殊群体的权利。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人权是广泛的,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  相似文献   

12.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些规定同国际上公认的人权公约和原则基本上是相同的。有些人在人权问题上不顾国际人权公约和我国的宪法、法律,对我国无端进行攻击是完全没有道理的。1.宪法恢复了1954年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规定了普遍和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规定了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政治权利)2.宪法的规定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身权利作了充分保障。1982年宪法,  相似文献   

13.
人权概述     
一、人权的概念1.人权是指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2.二战前,人权是指各国国内法规定的本国公民个人享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人权问题基本上属于国内管辖事项。二战后,资产阶级法学家较强调个人基本权利和政治权利,而贬低或忽视人权的经济内容;第三世界主张人权不仅包括个人基本权利,而且包括集体权利,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权利。二、人权问题的发展1.人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人权问题早在原始人时期就已经出现,如人吃人现象、部落征服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得人权问题更甚,只是很少有人论及。2.近代…  相似文献   

14.
本课概述一、主要内容本课集中介绍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有关内容,具体讲解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怎样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为什么必须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等问题。二、本课地位本课与第六课紧密衔接,比较详细地阐述公民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教育的重点课。通过本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和观  相似文献   

15.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在十二课讲述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基础上,本课围绕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权利,着重阐述了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以及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或建议的权利。上述权利是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这些权利,对于学生来说,既与其关系密切,又有一定的前瞻性。学习本课,对于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懂得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从法律知识结构来讲,…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基本义务,认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略) 第二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板书)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板书) 宪法第33—50条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了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懂得纪律是维护集体利益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辩证关系。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秩序的好习惯。教材分析本课分三个框题:第一框题讲纪律是事业胜利的保证;第二框题讲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第三框题讲自觉遵守纪律遵守社会秩序。三个框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二框题与第三框题是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落脚点,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第一框题纪律是事业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政治常识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下)”由两小节内容构成,即我国的国家机构和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显然,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第二节,即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政治常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因此,此课内容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一、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首先,在理论上必须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此要从四个层次上把握:一是从公民与国家关系上来讲,公民的权利对国家机构来讲就是国家的义务,而国家的权利对公民来说就是义务。二是对公民自身来说,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三是…  相似文献   

19.
民主权利     
民主权利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应享有的各种民主、自由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主要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非经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青少年健康成长靠人民的精心哺育;人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人民伟大。人民可敬可爱。教育学生热爱人民,热忱地为人民办事,从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材分析本课两个标题,内容是互相联系的。第一框“人民可敬可爱”,中心讲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为讲第二框打下理论基础。第二框“为人民服务”,讲怎样为人民服务,是本课的归宿。第一框人民可敬可爱在这框题引用了邓小平的一句话,以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