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美国著名哲学家杜成非常注重德育,他提出了著名的命题“道德即是教育”.他还总结和发展了资产阶级的道德经验,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当今的道德教育工作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针对我国德育的一些问题,结合杜威的德育方法,本文提出在我国学校实行交互主体性德育、体验德育等改变当前我国德育现状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形成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判断、能够进行自律的过程。德育是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内心体验。情感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它能够保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运用情感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内在保证和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人数急剧增加,其中未成年人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对网络社会中秩序混乱、规范缺失、监管乏力、泥沙俱下的事实,需要加强网络道德及其教育的研究,制定网上游戏规则,教育网民遵守网络道德.同时,教育学界亟待建构中国特色的网络德育学.综观我国网络德育学产生的生态环境,网络行为是网络德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5.
后科尔伯格时代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并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当前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在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德育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应强化理论思维,坚持系统论原则,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礼仪作为高校德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礼仪道德的教化,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对中韩两国的庭礼仪教育与学校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文化的融合以及礼仪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为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职业院校德育现状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职业院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空泛化、德育评价体系滞后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优化德育过程,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及全员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8.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德育的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反映了新世纪德育的走向,它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德育的本性,在对待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走向解决;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与教育和人的生活整体融合。  相似文献   

9.
加强新时期监狱人民警察的道德建设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是科技进步的要求,是社会生活转型的要求,是履行干警职责的要求。监狱人民警察除必须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外,还要具备特殊的职业道德。要大公无私、为警清廉、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新时期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道德建设的要点是:发挥党委在以德育警活动中的核心作用,积极营造以德育警的良好氛围,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合力建筑以德育警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德育现状的调查,从德育机构、德育目标、德育体系等方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