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朝智 《党政论坛》2008,(15):37-39
“大部制”改革是中央确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目前,国务院已经在“大部制”改革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相似文献   

2.
"大部制"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以"大部制"改革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本文围绕着政府职能与政府机构的关系论述了政府职能转变是"大部制"改革的基础,提出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俭 《行政论坛》2009,16(3):10-14
无论是从中央的要求还是从地方改革的现实需要来看,按照大部制的方向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国内某些地市在实施"大厅局"制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湖北随州的大部制改革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艰难跋涉;深圳的大部制改革意在寻找部门规模与职能的平衡点;成都的大部制改革表现为向"重点部门"开刀;浙江富阳的大部制改革则以"专门委员会"打破部门利益.这些探索和实践对我国即将开启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大部制改革需要充分认识大部制改革的条件,努力减小大部制改革的阻力,正确处理编制和职能的关系,科学有效地实施部门整合和监督,清晰界定政府部门的职能责任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八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机构裁撤和功能调整的大部制改革。以往的七次大部制改革,取得了机构精简、人员减少、职能转变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职能重叠、人员冗余、多头管理等问题,尤其是大部制改革一直局限在政府体系内部。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国家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大部制改革指引了方向。十九大后,在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下,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总体创新思路是:将政党、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纳入到大部制改革思路的确定中;将"大系统"概念纳入大部制改革机构调整方案中,打破了过去局限于国务院部门之间的"大部制"概念;将加强和优化"党的领导"明确为国家机构调整的重要原则,贯彻到大部制改革全过程之中;将"机构随功能走"或曰"结构功能相匹配"原则落实到机构职能、级别、编制、权能的规范中。经过本次新的大部制改革,今后中国的政府机构必将更加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关系明确、运行高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部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机构整合要积极探索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并经过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按照大部门体制的要求全面启动,大部门体制改革正在从理念走向实践。本文在回顾西方大部制以及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此次中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并提出大部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梳理英美日俄四国大部制改革的实践与特征,可为中国提供有益启示。英国采取"切香肠"式改革重组大部,部门内设政策局和执行局,由整体性系统改革转向渐进式改革。美国的渐变整合式改革,先合并职能相近部门,再整合跨领域部门;除了部内职能司局外,设置大量独立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日本大部制改革遵循法治化原则,以职能优化为基础重组大部,部内设职能司局、部属外局及独立行政机构。俄罗斯大部制改革具有滞后性,"行政三分"改革导致"二元分化"格局,总统直接管辖的强力部门持续走强。四国大部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对中国的重要启示是:坚持法治化原则,在尊重国家治理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立足本国国情推进大部制改革,以职能优化原则重组大部,以"行政三分"原则构建部内组织运行模式,实施整体性政府建设克服大部制改革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大部制改革:实现从"分管型"副职向"辅佐型"副职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部制改革承袭了过去普遍存在和使用的"分管型"副职模式,外在直接表现出职数多、正副职相互制约、层级联系紧密等特点,内在包含的则是结构与功能失调后的种种缺陷,诸多不利因素将阻碍我国大部制改革顺利推行.西方发达国家大部门体制中普遍实行"辅佐型"副职模式,适应了大部门体制"宽职能、少机构"的特点,是副职模式选择上的本位回归,可资借鉴.在实践中,我国应从角色权限的规范、法律制度的设立、专家委员会功能的发挥等方面推进副职模式的转变,为大部制改革的成功实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准确定位与科学规划是大部制改革尚待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大部制改革是以结构优化并精简机构为目标的机构重组行为,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进行大部制改革应从内外两个维度制定战略设计,即以机构重组为中心优化部门结构、职能结构、层级结构,以调整政府与社会职能关系为主线理顺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和政事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导向,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建构中统筹推进内涵式大部制改革,是党的十九大后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视角看,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职能配置以解决机构设置问题,按"以党领政"的原则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通过完善决策监督体系的顶层设计、党政机构合署合并、部门功能归口管理等方式整合职能,提高治理效率。为适应新时代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新要求,本次改革体现的特点是:坚持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整体性治理理念,以职能导向型的整合式改革优化治理结构,构建联动配合的运行机制推进治理主体协同化,以高效规范的内涵式改革促进治理方式转型,同时也体现了行政体系向治理体系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始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深圳的大部制改革旨在寻找部门规模与职能的平衡点;湖北随州的大部制改革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艰难跋涉;广东顺德的大部制改革大刀阔斧意在彻底理顺政府职能关系。深入比较分析各地大部制改革的背景、目标、做法、效果和意义,认清大部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从而为大部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和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大部门体制”不能包治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部门体制”还是“大部制” 目前,在各种层次的讨论中,“大部门体制”、“大部制”往往被同义交替使用并且主要关注的也是作为中央政府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一般来说,如果仅就国务院层面的改革而言,两者的交叉和混用使用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仔细想来,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格局考虑,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启动,地方政府也蓄势待发。在过去一轮的地方政府改革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职能转变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编制不科学等。深刻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如准确定位职能,加强立法,推行聘任制等,以期为新一轮的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深入推进地方大部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三分'走向三权分立"说是个理论的错误链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一届全同人大通过前后,关于大部制的讨论比较热烈.由于此前的十七大特别是二中全会提出了改革要实现决策科学、执行顺畅和监督有力的努力目标,于是关于要和大部制配套推行"行政三分"的议论也事隔几年后再次出现.其中更有人认为"行政三分"等于承认权力制衡,因此也必然承认三权分立,由此及彼,顺理推行.本文认为,这个说法概念不清,缺乏依据,是个理论的错误链接.  相似文献   

14.
公私伙伴关系与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私伙伴关系是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英国的一种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它在历史上有着多种形态。公私伙伴关系经历了几种形态的演变,即传统的公私伙伴关系、经济—财政型公私伙伴关系、管理型公私伙伴关系和行政改革型公私伙伴关系。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正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改革决心、官僚制结构弊端、公共利益部门化与部门利益个人化的挑战。对此,应从创新公私伙伴关系的概念外延角度,力图以决策与执行职能的分离及协调职能的良性运转实现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务院文化类管理机构改革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近四十年来国务院文化类管理机构在改革地位、机构整合等方面经历了显著变迁,展现出变迁的总趋势是建立有机的大部门制。变迁过程还展现了国务院文化类管理机构的内部演化特征,即在职能转变上的市场化、分权化和服务化趋势,内部设置上存在辅助类部门合并、业务类部门叠加的演化逻辑,编制规模上存在先"精简"后"膨胀"的演变趋势。演变过程也揭示出进一步推动改革仍面临大部门的扩张边界、与党宣系统的关系、职能融合与整合方式、职能转变与内部流程再造等制度性约束,未来的改革需要立足于顶层设计并突破这些约束。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国要进行大部委改革"正成为国内外热议的话题。"大部制"源于西方国家。据曾参与过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设计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汪玉凯等专家介绍,所谓"大部制",是指政府各级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加大横向覆盖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组织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淑萍 《行政论坛》2010,17(3):31-34
我们必须从优化政府职能结构入手,进行地方大部制政府部门结构设计,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部门结构:整合相同相近的细分职能,设置相应的大部门;加强宏观调控职能,放大宏观管理部门;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公共服务部门;重视特殊重要职能,特设重要事务管理部门。扁平化是当代政府组织层级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组织形态扁平化是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发展的要求;组织形态扁平化是管理对象或服务对象复杂化的要求。必须按照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对分离的原则进行政府权力结构设计,因为:政府管理是决策、执行与监督相辅相成的运作过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政府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协调地运作;政府大部制改革使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的要求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8.
国外的分立机构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属,由此形成了大部制下"大部门———分立机构"之间三种不同的权力关系,并且二者几乎永远处于动态调整当中。中国的大部制改革同样遵循大部门与分立机构双向融合的内在机理:分立机构是防止大部门重新分开的关键,大部门对分立机构具有重要作用力。在比较视野之下,中国政府组织中存在着多种与国外相似的分立机构,但在权力关系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推动大部门组建、分立机构建设、权力关系调整的"三位一体",并且始终保持动态调整,应当是中国进一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制视野下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改革,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而改革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由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在实践中难以实施.因此,必须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从主体制度、程序制度、监督制度、救济制度等方面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制改革主要作用是为改变政府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确等问题,它是在五年前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被确立的,现今已历时五年,学术界对其研究日益丰富,以期完善大部门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当前要取得大部制的改革成果,就要打破既得利益的阻碍,能解决顶层设计的不足,能突破现行政治体制的约束,同时还要求领导人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大部制改革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使其发挥作用,必须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