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宪法的生态化趋势谈公民环境权入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时代推进了法律的生态化进程,在环境时代的冲击下,宪法的生态化已经成为必然。宪法的生态化完善需要基于自由权和发展权而发展起来的环境权入宪,体现环境时代环境权利的保护。通过对公民环境权概念的解读与界定,提出宪法位阶上环境权的定义,分析公民环境权入宪的理由及我国宪法的立法现状,进而提出构建我国公民环境权条款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2.
非洲环境权入宪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纯  张宝 《求索》2011,(4):162-164
非洲国家环境权入宪甚为显著,已有24国循此做法,多数国家将其规定在权利法案部分,在权利义务配置上亦各有其做法。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允许公民依据宪法环境权条款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3.
严重的环境危机日益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自身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环境权这一基本法学概念。环境权作为一个法学基本概念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环境权基本内涵的界定以及宪法是否应明确规定环境权仍然存在争议。目前,环境权入宪已成为许多国家立法的一种趋势,在普适性环境权理念背后隐藏着不同法律文化类型的冲突。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权背后的人权理念,比较其与中国人权理念的异同,有利于在中国人权理念语境下寻求环境权入宪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4.
环境危机是威胁生态平衡、人类自身安全及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在这一严峻形势和背景下产生了环境权的法学概念,许多国家已将环境权入宪纳入了法制道路。当前,我国环境权入宪存在两大障碍:一是环境权定位模糊,二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需要从环境权入宪的方式及法律保障两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环境权入宪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争明 《前沿》2010,(10):110-113
环境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承认,许多国家宪法规定了环境权,中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会削弱其他法律对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障力度,不利于提高公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我国环境日趋恶化的要求,环境权的基本属性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议中国宪法明确承认环境权,并且放在宪法第二章即"公民"那一部分,另外,应完善国家环境权,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宪法,完善环境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公民期待已久的第四次修宪从八个方面对我国《宪法》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其中,最大的闪光点是将“人权”写入宪法。人权入宪,这在我国宪法史上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这次修宪赋予了公民更广泛的权利,将给国家政治生活带来显著的变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落实宪法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这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宪法意义上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内涵,明确私产保护入宪的经济意义,转变对私产保护的错误观念,完善私有财产保护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8.
论税收入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促成宪法的产生,税收奠定了西方宪政的基础.现代国家是租税国家,国家与公民的基本经济关系即为税收关系,税收牵涉到公民的基本财产权和自由权,宪法应该规定租税国家的税收方式和使用方法.税收入宪既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税收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我国税收未能入宪既有经济因素的制约,也受税收观念的影响.税收入宪应当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模式选择,宪法对税收规范的内容设计应当采用集中加分散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试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王才松(一)宪法意识就是人们关于宪法的观点、思想、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一个国家维护本国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必要的思想条件,宪政国家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全体公民统一在宪法意识的支配下进行宪法所规范的活动。事实上,在宪...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现行宪法并未像"五四宪法"那样将公民的迁徙自由明确列入文本之中,因此,不断有学者呼吁将公民的迁徙自由重新写入宪法。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公民的迁徙自由被重新写入宪法并不意味着该权利就能马上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对迁徙自由的讨论应当走出迁徙自由是否该重新入宪的定式思维,学者应当将精力集中在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制度保障在社会管理中确保公民迁徙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18,(3)
Given the dilemma facing legalization on environmental rights,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human rights under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basic rights. Its justification approach follows a logical chain from a rights-based approach to basic rights. The difficulty in legalizing environmental rights reflects the disputes over the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law. Reconstructing the right-based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 law can justify the rights-oriented path to the 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 The basic rights system with human rights as the core can explain the co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l human rights. As the basic rights not enumerated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environmental human rights have such functions as the right of self-defense, the right to benefit, and 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procedural guarantees due to its dual nature of subjective right and objective law.  相似文献   

12.
警察使用武力是一项重大而特殊的国家公共权力,影响公民生命权等基本权利,理应受到宪法的规制,但警察使用武力的宪法规制问题却被普遍忽视,极少得到关注和研究。警察使用武力的宪法规制是警察使用武力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具有制约警察武力使用权和保障公民生命权的双重作用。警察使用武力的核心内容应当作为宪法保留事项,由宪法加以规制。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宪法对于执法人员使用武力作出了直接、明确的规定,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宪法规制警察使用武力的理想模式是:宪法在确认公民生命权并规定保障生命权的同时,将警察使用武力作为保障公民生命权的一项例外情形,并且明确设定使用武力的原则和情形。  相似文献   

13.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直接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社会活动方方面面都应有所体现,侦查讯问也概莫能外。这里仅就侦查讯问中公民休息权保障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People und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have multiple values It emphasizes not only people in the collective sense, but also individuals in the individual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the dignity and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s the duty of the State and the whole of society, and one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protection system for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China has basically taken shape, with positive progres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rehabilitation, the right to education, and the right to employment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challenges We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build a more complet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相似文献   

15.
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中明确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这是我国在保护私有财产权问题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私有财产权在我国宪法中仅是一种经济权利、物质权利,相对公有财产权来说,它处于弱势地位,同时该权利的实现缺乏可操作性。在当前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必要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进行重新定位,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权利,是政治社会的基础和目的所在.在宪法中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宪法本质的必然体现,有利于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和实现,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The draft of the Basic Healthcare and Health Promotion Law directly incorporates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to health,which will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realizing the constitutional norms of the right to health protection.China's Constitution stipulates the general policy,concrete duties and specific obligations of the state to protect citizens' right to health,whic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legislative design.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te obligations requires the legislation to follow the principles as follows:people-centered public welfare,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the principle of citizens' right to health,equitable access to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urpose of the people's health.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历来把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以党章立法推进反腐败斗争,使党章立法成为反腐倡廉建设法规体系的核心,是使反腐败斗争得到权威、稳定、持续的立法支持的根本保证。通过党章立法将政治意愿化为价值准绳和规范,围绕党章健全反腐倡廉建设相关法规,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创新,是党章立法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宪法监督的主体机构、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要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该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在人大之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该机构拥有违宪审查权、宪法解释权、受理违宪诉讼权以及裁决国家机关的权限争议;完善宪法监督的法律制度,制定宪法修改法、宪法监督法、宪法解释法。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20.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乞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乞讨行为可分为主动行乞行为和被动行乞行为。被动行乞者以乞讨为生 ,占乞讨群体中的少数 ,多是老弱病残者 ,社会应当依法对其实行救助 ;主动行乞者大多以乞讨为营利性职业 ,占乞讨群体中大多数 ,多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 ,对这类人的行乞行为应予以强制性限制。我国一些城市设立禁讨区是一种合理的城市管理方式 ,并不存在着乞讨权这一所谓的宪法上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