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金香兰 《法制与社会》2011,(34):234-23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广泛普及和得到重视,面对朝鲜族法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摸索当中。以延边大学法学院为视角,来看民族、法学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来分析"-5前朝鲜族法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来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途径,都无疑能得到些许启示和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天津大学法学专业的前身北洋法科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法学教育机构.振兴北洋法科,大力发展法学专业有利于天津大学实现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有助于推动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本文认为通过借鉴东南大学法学院的发展经验,天津大学应当高度重视和加强资金投入,健全学科建设和延揽名师,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发展工科特色法学.  相似文献   

3.
法学专业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也迫在眉睫,现有的法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专业特色并不鲜明。我国法学教育制度要求法学专业评估建立在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以及职业技能的多重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紧迫,法学专业就业难现象越来越明显.本文基于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法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简要阐述了法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希望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法学专业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也迫在眉睫,现有的法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专业特色并不鲜明。我国法学教育制度要求法学专业评估建立在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以及职业技能的多重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6.
刘志军 《法制与社会》2012,(12):237+251
中国法学教育规模较之以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综合性大学和专门的政法院校培养了大量的法律人才,理工科大学也成为法学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中国法律人才严重的“相对过剩”,各类法律院系都在探讨法学教育的创新方式,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与实践被引入其中.作为规模较小的理工科大学法学专业,具有实行本科型导师制的独特优势,是实现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应当探索其实现的理念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与成熟 ,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成为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法学专业由于自身的特色 ,所以其质量的保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以往院校评估的制度与经验的基础之上 ,对于法学专业评估制度进行建构是当务之急。专业评估应当分层次、注重针对性、达到科学化。专业评估的依据是国家有关立法和法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专业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专业评估应注重体现法学教育质量的基本方面 ,如专业教师师资、图书资料、教学方案、学生表现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学》2013,(1):193
<正>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于1993年招收法学专业专科学生,2003年与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招收首届法学专业本科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独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9年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民商法硕士研究生。现为黑龙江省高校法学本科重点专业,在黑龙江省18个法学本科专业中排名第四位。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17名;博士和博士在读13名,硕士学位教师12名,学士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农业院校的法学专业由于创办时间短、教学投入不足,还存在着实践教学内容不系统、考评机制与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院校的法学专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构建以农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0.
谢珺 《法制与经济》2010,(16):135-13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可谓发展迅速,截止2007年全国的法律院校(系)已由二十多年前的不足十所增长到了六百多所。在法学教育的规模日趋扩大的同时,提高法学教育培养的质量这一工作就日益紧迫。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率逐年降低。在所有大学专业中,法学专业的就业率排在最后。而另一方面,符合就业市场需要的法律人才有效供给却严重不足。就业市场所急需的是法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具有应变能力、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必须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1.
法学专业在全国高校普遍设置,但法学实践教育仍然普遍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地理位置和政治资源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本文探讨并尝试在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设置社会调查课程,提出若干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帮助构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为地方高校探索一条法学高等教育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法学专业实习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日益严重的形式化倾向,有必要反思法学专业实习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法学专业实习模式的创新。本文以全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在比较借鉴世界各国法学实践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法学教育实际及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袁少杰  刘迦 《法制与社会》2013,(24):173-174
目前,有600多所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近年来随着对法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对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在为数不少的财经高校中,法学专业毕业生以其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财经知识背景在经济领域和法学领域独领风骚。本文以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建院25周年为契机,调查分析了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求总结和归纳出财经高校法学本科生就业趋势和特点,对法学院教学改革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4.
航空法特色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应符合涉外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但目前的旁观者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扼制了本科生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可能.本文指出应当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培养环节,实现由旁观者教育模式向自体验教育模式的转向,以培养卓越的航空法人才.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的规范化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基本途径。当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规范化的欠缺是制约法学教育发展的瓶颈。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范化主要指法学实践教学的专业化、正规化和系统化,它是高质量法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6.
法律职业特质与法律职业化要求法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能力和素质为培养宗旨的职业化教育,然而我国目前法学教育存在众多问题,从而扭曲法学教育的本来面目,致使法学专业衰落。法学教育根据法律职业化的要求应当定位为精英教育,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改革,惟如此,方能复兴法学专业。  相似文献   

17.
刘海 《法制与社会》2014,(18):227-228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政策从"七五"时期以来一直是一致的,而且在政策支持下,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历史并不起于1999年,而是大致起于1993年的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关于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研究大致包括对其教材内容、教材实用性的研究、教材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我们期望,随着法律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备,法治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法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具有中国特色、水平先进、散发魅力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体系以及更多的法学精品教材出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8.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是我国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的少数民族群众所享有的权利。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州两级法院认真贯彻执行这一规定,积极培养和选拔朝鲜族司法干部,并且用朝鲜族语言文字从事审判工作。目前,全州朝鲜族司法干部总数已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延吉、和龙、汪清等朝鲜族比  相似文献   

19.
叶海燕  莫敏 《法制与社会》2012,(24):229-230
在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大背景下,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想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在教育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法律教育的开展为构建依法治国输送人才,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从事法律工作,为法律的普及、法律观念的渗透以及法律的实践性做出贡献。法学专业与高等教育的其他专业相比呈现出就业门槛和职业发展周期长的特征,这些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进行锻炼,发展学生的法律逻辑和法律论证能力。本文在研究法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法学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