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完善预算管理监督体系,强化预算的透明度,是推进预算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民主是完善人大制度,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人大应该把预算审查和监督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还需要其他相关主体的通力配合。完善预算管理和监管体系。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在该体制下,政府所有支出必须遵照人民的意愿来安排并接受人民的监督。预算民主,就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预算应该遵循民主原则,政府所  相似文献   

2.
民意机关如何看护纳税人的血汗钱、能否监管政府“花钱”,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公共预算监督大多演变成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符号,并不能有效制约政府的财政行为。不过,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推行的民主试验,已经使实质性、经常性的预算监督初露曙光,并为公共预算改革寻找突破口提供了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的预算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体现于社会各个领域,其中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现代社会,经济民主对于公民来说,同样十分重要。经济民主的核心是财政民主,财政民主的关键又在于预算民主制度。追及以往,预算民主起源于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但预算民主绝非西方国家的专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4.
在透明财政、民主财政的时代语境下,加强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已成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地处首善之地的北京,在这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去年3月起,北京市财政局在每个月月底前向所有市人大代表寄送“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以便人大代表对一定时期内政府“钱袋子“收入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5.
继2004年以“民主恳谈”的制度创新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温岭市2009年再以“参与式公共预算”的创新入围“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也是这次评选中唯一涉及地方政府运作中最敏感的核心地带——财政和公共预算的制订、审查与监督的项目。  相似文献   

6.
预算公开对推动建立阳光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意义。从广州市114个本级部门预算全部内容在网上公开到39个中央部门公开年度预算,从公民推动到高层决策,推进预算公开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然而现实生活中,预算公开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迫切需要政府自身提高财政透明度;迫切需要人大加强监督,在推动预算公开方面有效作为;迫切需要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预算公开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郭巍  裴志江 《人大建设》2013,(10):38-40
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最终环节,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是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与预算相比,决算更能反映政府财政的实际收支情况,  相似文献   

8.
议会决定和监督财政(主要指税收和预算,下同)制度主要指议会审查、批准和监督政府税收、预算、决算、债务和制定财政法律的基本制度。这是各国宪法赋予议会的基本权力,也是议会的基本特征。财政史表明"操财权者即为秉政权"。因此,比较研究外国议会决定和监督财政制度,对于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和当家理财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深化财政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议会决定和监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如果以1295年英国召集的模范议会为开端,外国议会决定和监督财政制  相似文献   

9.
财政民主是指由人民通过正当程序来决定财政的收入、支出和监督整个过程并为此而负责的原则。传统的财政民主理论局限于议会民主,而从公共财产法视角出发,财政权是带有公色彩的财产权,因而作为主权者的人民有权利直接行使自身的财产权。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有必要从财政立宪、落实财政法定原则、强化公众财政决策机制、财政透明度规则、财政问责制、预算改革六方面入手,构建体现财政民主原则的现代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在政府预算领域中的运用催生了参与式预算。作为一种政府协商形式,参与式预算为普通公民通过对话、协商形式参与政府预算决策提供了新的合法渠道。基于浙江温岭、河南焦作和云南盐津三地参与式预算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参与式预算是政府、市场、社会和公民等多元主体合力的产物。中国参与式预算在协商实践中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咨询性协商参与模式,这种协商模式与协商民主的规范性要求之间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来推进中国的参与式预算实践,需要将协商民主的普遍性原理与各地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实现从政府主导的咨询性协商参与向纳税人主导的决策性协商参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政府预算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改革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最终成败。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推进政府预算制度建设,必须与民主和法治建设配套进行。没有完善的民主体制与法治,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因此,进一步深化政府预算改革,民主与法治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广大公众来说,政府预算首先不是看不懂的问题,而是看不到的问题。对于人大代表来说,看不懂是主要的,因为每年的人大会议上,各级人大的代表都要审议该级政府提供的政府预算并作出决定——佃普通老百姓却看不到。从财政民主角度来看,公众应该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纸媒或者到政府部门去查阅到预算文本。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将预算与政府的实际开支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一切都符合预算的规定,必然会对政府增加更多的信心;如果发现有违预算案的情况,也可以及时通过合法渠道予以监督,使违背预算案造成的国家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13.
预算,英文为Budget,其原意为收入与支出的计划,时间通常为一年,如广告预算。销售预算等。在财政学与财政法学上,预算的含义如下:在财政学上,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预算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分配环节中的经济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预算是一种财政或财务收支计划,是上层建筑的范畴。财政法学对作为经济范畴的预算称为预算分配关系,而将经一定程度制定的国家、地方或社会组织在一定期间的收支计划称为预算,分为政府预算、企业预算和其他单位预算,本文重点将探讨有关政府预算的几个问题广F文中如无特别说明,“预算”皆指政府预算)…  相似文献   

14.
民主财政是治理三公问题的唯一之道。民主财政,简单地说来,就是政府按照民众的意愿,通过相关的民主程序,运用民主方式来理财。三公支出的公开实质上是一个民主政治建设过程,并且本身就是走向民主财政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5.
民主财政:建设政府成本控制的政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 《学习与实践》2007,(12):76-81
我国政府成本的过快增长造成社会公众日益沉重的负担。但到目前为止,所采取的政府成本的行政控制机制存在较大局限性,实际效果也不理想。政府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是建设由立法机构进行的外部政治控制机制。因此,我们需要以加强人大预算审批监督的权力和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民主财政建设,来构筑政府成本控制的政治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宪政视角下的财政民主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不仅是维系国家运转的经济基础,更是推进国家与公民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而财政民主不仅结合了宪政主义和法治主义,更是统一了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要求,财政民主对实现政府行为法治以及实现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剖析财政民主的内涵、探讨财政民主的制度缺失,试图为新时期财政民主的制度重构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是党和国家从民主政治体制方面对财政资金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据去年8月4日的《法制日报》报道:新疆昌吉市"提前将人代会议案建议的事项所需资金列入市本级预算",以解决议案建议"提交大会时无预算资金无法办理"的问题,并大大提高"办结率"。又到了年终岁末,各地都在盘点财政收  相似文献   

18.
参与式预算的实践参与式预算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创新。所谓参与式预算,是指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中,经由公众参与,以民主的方式进行项目决策和资源分配,并实施监督的规程。  相似文献   

19.
政府预算治理是政府财政治理的核心。目前,我国政府预算治理模式正处于由"前预算时代"向"预算时代"转型过程中,政府预算改革面临着权力碎片化、功能碎片化、制度碎片化及信息碎片化等现象,需要将整体性治理作为分析工具,对权力、功能、制度和信息进行协调与整合,实现整体性政府预算治理。  相似文献   

20.
公共财政是国家权力公共化的基础,失去了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就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公共性,更不能确保国家权力仅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为此,必须确保公共财政体制具有正义品性、民主品质和法治品格。财政正义体现为国家与公民财产征收关系的合理、适度。财政民主就是政府依法按照民众意愿,通过民主程序,运用民主方式来理政府之财。财政法治要求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实行财政法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