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宇渡 《广东法学》2006,(2):18-20,17
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也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绿色广东,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立法工作的开展,应当紧紧围绕中央和我省的方针、政策,为构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马波  陈江森 《海峡法学》2012,14(2):106-113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定位,在开放开发的过程中必须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两型社会”为诉求,注重环境保护及其法制保障.通过对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现状、生态环境保护的描述,重点探析综合实验区法制保障资源、环境保护侧重点等内容,借鉴其他地区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制度和经验,充分运用先行先试的改革权限,提出若干制度创新的建议,为建设生态平潭、绿色平潭和两岸合作建设的典范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王昉 《法制与社会》2011,(4):292-292
科学发展必须上升到法制层面,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得到有力保障;为科学发展立法必须紧紧围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必须上升到法制层面,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得到有力保障;为科学发展立法必须紧紧围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资源由无限供给物品转变成为稀缺的经济资源。要遏制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发挥税收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作用。绿色税收是政府实现社会成本定价的一个主要经济工具,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型城市化道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人口膨胀、资源缺乏及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必经之路,它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及利于城市未来发展。本文将发展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探究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黄侃婧 《法制与经济》2009,(12):126-127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型城市化道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人口膨胀、资源缺乏及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必经之路,它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及利于城市未来发展。本文将发展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探究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所在。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部署,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革体制机制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阶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重要阶段。淮河流域的水利系统,对保障流域内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排污权交易与清洁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产生是人类为解决环境问题提出的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使排污权交易成为了全球范围的一个环保准则。因此,我国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明了中国环境法60年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後的发展方向。主张在环境立法内容方面,加强有关环境治理、环境善治、公民环境权、环境民主、公秉参与、环境知情权、环境公益诉讼、政府环境责任及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方面的立法:在环境法学研究方面提出:促进研究范式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的转变;促进环境法上的人的模式从经济人模式、主体人模式向生态人模式转变。认为环境法治理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环境法治为灵魂,以维护环境正义公平为宗旨,以环境安全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以环境民主为手段,以追求环境效益和环境效率为激励机制,以健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善治”机制为导向,充分发挥环境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使其成为建设环境友好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法律保障。环境法学应该研究生态化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转变,促进环境法律制度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人类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法制建设,其中经济法制通过协调私人与社会、市场与政府、效益与公平的矛盾,通过促进和维护市场公平自由竞争,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秩序,有效地促进、建设和实现着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单忠献 《行政与法》2005,(3):51-52,55
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高校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应成为法律主流文化的承载者。法律文化的社会化是目前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成员所必须承担的基本任务。为此,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文化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文化素养,使法治社会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植于受教育者心中,最终养成其法律理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之形成得益于人性、技术、制度与政治环境等基础,当代法律发展无法摆脱全球化的语境.法律移植是后发国家学习先进法律的必经之路,而法律本土化考量的是移植来的法律如何与本土社会相结合.面对法律本土化问题,中国的立法者需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和所移植法律在母国的产生和实施状况,并遵照法律的内在规律,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法律,实现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卿红 《行政与法》2010,(12):22-25
在环境资源问题较严峻的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尤其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使生态文明建设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用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予以法律制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护,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与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丽华 《法律科学》2004,22(6):11-16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化,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城市化和法制现代化都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法制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从传统社会的法律转向现代社会的法律,从乡村社会的法律转向都市社会的法律。城市生存方式具有集中性、流动性、专业性和异质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使都市社会的法律亦即现代社会的法律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7.
宋欣蓓 《行政与法》2006,(11):27-28
现实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并不是不存在冲突,而是社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冲突。中国目前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各种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在立法上,建立一种服务于大多数人利益整合的制度,实现对利益的分配、保障和和谐;在司法上,做到阻止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容许法外利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与中国法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法制是追求社会和谐的产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和谐社会的每一个特征都包含着对法制的需要,并对国家法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权利保障为支点,以官民和谐为重心,力图对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制作一宏观勾勒。  相似文献   

19.
魏胜强 《法学论坛》2007,22(3):12-17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和谐的社会,司法裁判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司法裁判的和谐主要体现为,司法裁判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进步性.实现司法裁判的和谐,需要通过融贯性的法律论证进行推动.融贯性论证在程序方面的要求是通过平等方式开展法官与诉讼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之间的论辩和对话,在实体方面的要求是充分吸收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这样作出的司法裁判才具有可接受性,才能实现司法裁判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