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资源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资源是指政党在执政活动中为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所能调动和利用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社会资源等几个大的方面。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资源,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最大限度地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收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党执政的过程是一个“成本投入———收益产出”的过程。成本投入是指党在执政活动中对已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执政资源的利用和耗费,主要体现为经济成本、政治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执政收益表现为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撰文说,执政成本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执政所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之总和以及各种政治资源的流失与耗费。执政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政成本包含政治成本、经济成本、意识形态成本等;狭义的执政成本是指执政的经济成本,即执政过程中支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文章从狭义执政成本的角度分析了执政成本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执政成本是指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更好地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而消耗的各种执政资源的总和。降低执政成本,有利于建设一个节约型执政党,有利于提高执政绩效,巩固执政地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执政成本问题是我党目前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执政成本可以理解为执政党为维护执政地位和政权运行,为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投入的执政资源的总和。执政党要重视执政成本,执政必须讲成本,这一点任何政党都概莫能外。现阶段我们党在执政中付出的执政成本仍是较重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执政成本问题的研究,探讨降低执政成本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降低执政成本的七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必须支出成本.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果,必须重视执政成本运作中的若干问题.如执政成本的问题确认,执政成本的执行偏差纠正,执政成本终结的障碍消除,公平效率原则选择,反贫困战略实施效果,行政体制改革,政党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资源的现状及其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资源主要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文化资源是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凭借的精神层面的资源,它是执政资源中的精神软件。文化实力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较量中逐渐凸显出来,两方学者把文化的影响力称为“软权力”。可见,文化愈来愈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掌握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增强人民对执政权力的心理认同,从而大大降低执政成本。  相似文献   

7.
张梅 《世纪桥》2007,(6):30-31
党的执政资源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体制资源。深入研究执政资源问题,充分认识执政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顺应不断变化时代潮流,科学整合执政资源,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季建林 《探索》2007,(1):38-41
执政成本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均有重要的影响。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事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本文据此认为,执政成本理论应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执政资源:特点、矛盾及其实践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资源具有客观性、稀有性、系统性、阶级性、流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执政党掌握这些特点对有效利用和开发执政资源有重要意义.在执政资源的理论体系中,存在着运用与开发、积累与消耗、维护与流失、成本与效益和整体与部分等方面的矛盾关系.执政党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执政资源转化为实现政治目标的能量.加强执政资源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发展、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防止执政资源流失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宗洪 《探索》2004,(1):29-30
善于利用和扩充执政资源是执政党提高执政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我们党所拥有的执政资源中,历史资源、权力资源、理论资源和组织资源对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和巩固执政地位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善于运用和扩充执政资源,而不能损耗或流失执政资源。执政资源的流失,会降低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