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薛亚梅  洪文婷 《前沿》2008,(11):19-21
国际关系理论发端于对国际秩序的追问和探寻,构建国际秩序理论模式是每一种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规范性价值追求。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谱系包括两个发展脉络:美国学派和英国学派。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国际秩序观: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如果将和谐世界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相对接,可以说,和谐世界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谱系的综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和谐世界理念:推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玲 《求索》2007,(9):50-52
自17世纪出现国际秩序以来,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国际秩序,其基本特征是强权政治。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理念,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求和平要公正的意愿,对推动国际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真  陈岳 《长江论坛》2009,(1):12-18
本文通过历史和现实三个时段(封贡体系时期、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外交分析,得出两点结论:第一,自古代社会起至今,合作而非对抗是中国对外行为的基本选择。中国积极寻求与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合作。第二,中国合作性外交的目的在于实现国际秩序和世界正义的统一。本文认为,封贡时期的东亚秩序本身就是正义的,维持秩序就是维持正义,中国在封贡时期的国际合作保证了秩序与正义的统一;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基本秩序,同时又通过反霸反帝反殖斗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追求世界正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组织,遵守国际规范,与世界各国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同时又通过反霸斗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建设“和谐世界”推动世界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郭擎 《理论月刊》2008,(3):150-15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潜力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展.各国学者提出的潜力之一就是世界海洋,并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其中构建和谐世界理念,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对推动国际海洋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背景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关于海洋秩序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本文即针对如何构建全球化时代国际海洋新秩序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秩序观是一国如何认知世界、如何处理自身与世界关系的重要理念指引,反映了一国政府对现行国际秩序的态度、立场以及对理想国际秩序的主张和愿景。作为权力、制度和观念因素共同作用的起点,国家身份认知对本国的国际秩序观塑造有内在建构的影响。本文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不仅强调自身“中华和合文化”与“全球大国”的内生身份认知,还在与国际社会的积极互动中确立了“现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式改革者”的社会身份认知。这两类身份认知通过国内和国际层次影响着中国政府对国家利益的主观认知和界定,进而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的立场以及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理想国际秩序主张与愿景。  相似文献   

6.
冷战的结束引发了国际环境的变迁 ,也导致民主社会主义力量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对于自身理论和政策作出调整 ,其中就包括国际政策的变化。本文认为在后冷战时期 ,社会党国际的国际政策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走出欧洲中心主义、步入国际舞台 ,重点是东欧和亚太地区 ,提倡建立“共同负责”的经济新体系、建立正义与和平的世界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7.
国际妇女参政的政策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女参致作为提高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妇女参政问题已成为国际议程上的重要议题.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世界妇女参政整体趋势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目前世界妇女参政现状和各国为促进妇女参政采取的成功政策与措施做简要分绍.  相似文献   

8.
林利民 《人民论坛》2020,(14):40-43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巨大破坏性,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非"人对人"的世界大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安全观、发展观、国际观、政治观,也将促使国际格局重新"洗牌"。疫情过后,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世界力量对比将发生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变化,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将出现有利于非西方国家、有利于亚太国家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陈琪  刘豫群 《人民论坛》2020,(1):127-129
美国对外政策实践中的双重标准在安全、经济、政治等领域屡见不鲜,其动因在于追求绝对的单边霸权利益、信奉“美国例外论”及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美国日益加剧的双重标准正在破坏全球稳定,冲击国际秩序,造成世界动荡,成为世界分化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单极霸权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世界民主主义三大思潮与三股基本力量的互动与撞击,形成了新的战略格局和战略态势.如何避免国际冲突演变为剧烈的对抗,争取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古往今来的战略家们的思路无非是三条:帝国、霸权统治,革命、大同,和平共处、民主治理.广泛吸纳各种全球治理的合理因素,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的新民主治理是反对单极霸权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战略选择.世界在不断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中走向和谐,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4.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监狱罪犯离监探亲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有利于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刑事政策,专门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现行离监狱探亲制度在《监狱法》、司法部规定和监狱实践三个层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对策方面,基于对监狱离监探亲决定权的行政执法权属性分析,从法律上赋予罪犯法定离监探亲权,要从《监狱法》及司法部的规定上加以完善,还要解决监狱办理上面临的实际困难,以促使这项制度得到常态化落实,促进罪犯改造和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