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发生原因、鉴定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 ,妥善地处理该类复杂案件。对 18例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件进行回顾性研究 ,按首次尸检方式及印象、尸检次数、再次尸检原因及方式、间隔时间及结论等归类、分析。较多见死于医疗纠纷 3例 ( 16 7% )、案件审查过程中 4例 ( 2 2 2 % ) ;首次尸检中 13例 ( 72 2 % )仅进行尸表检查或不完全解剖 ;再次尸检结论与首次尸检结论完全不符者 5例( 2 7 8% )。首次解剖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及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法医病理学诊断水平 ,改善法医尸检的工作环境等对预防再次尸检的发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隐匿式中毒自杀是指死者生前出于特殊目的,如嫁祸别人,而隐蔽地应用毒物自杀的一种死亡方式[1,2]。隐匿式中毒自杀多发生在纠纷发生过程中或不久,易引起对死因的争议。本文收集13例毒鼠强隐匿式中毒自杀资料,通过回顾性研究,提出毒鼠强隐匿式中毒自杀的特点及相关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13例毒鼠强中毒均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1997-2003年的尸检资料,每份资料包括法医病理学尸检鉴定书、尸体解剖记录、毒物化验资料等,部分案例还包括案情调查和抢救病历,见表1。案例性别年龄案情争议原因病理检查及化验结果1男42伍某因家…  相似文献   

3.
国内大样本法医尸检资料统计及综合性研究报道,仅见于湖北部分地区和广州市两个南方省市,而我国北方地区尚无此方面报道。 笔者对黑龙江省农垦公安系统于1981~1994年所检尸检例,按统一标准,逐年逐例查阅原尸检记录及鉴定书,分类登记于统一的表格中,并进行整理分析。 1 材料分类 所有资料按机械性损伤(以下简称“损伤”),机械性窒息(以下简称“窒息”)、中毒、高低温、电雷击、猝死和其它分类统计案件例数。并将各类尸检例按其性质分成他杀、自杀、意外。其中损伤  相似文献   

4.
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2例围产儿死亡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 。为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一些特点 ,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及法医学鉴定水平 ,本文作者对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 4 3年来 6 2例围产儿死亡的案例进行了法医学分析 ,供临床和法医工作者参考。1 材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1957~ 1999年 4 3年间法医病理尸检档案中围产儿死亡案例。案例选择的标准 :(1)死亡发生在胎龄满2 8周至出生后 7d内 ;(2 )每例均经本教研室系统解剖或经外单位尸检后提取主要脏器组织送做法医病理学检查 ;…  相似文献   

6.
倒地致颅脑损伤是法医检验中常见的损伤,有时较为复杂,涉及案件性质的判断,影响刑事责任问题。因而对于倒地伤的认识早已引起法医界的重视[1][2]。但实际办案中仍常为此发生争议。现就实践所做23例倒地致颅脑损伤的尸检分析,讨论几个问题。材料和方法从近十年杭州市公安局尸检材料中选出倒地致脑损伤死亡的23例,所有案例均经过系统的法医解剖及详细损伤检验,头部损伤检验时均削去头发,分层剖验,逐一记录,并已结案。经过抢救、手术的,均有医院病史记录。重点注意了颅脑损伤情况。结果一、一般情况23例中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23…  相似文献   

7.
由于少年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均不成熟,常成为某些他杀案中的受害者。受害小儿尸检上与成人尸检比较有其一定的特点,国内文献尚未见有这方面的尸检报告。现将10年来受理的他杀案中小儿尸检材料进行初步分析,供同道参考。实例资料分析资料来源于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的法医尸检档案,从中选出经破案后证实为他杀案件的受害者110例,年龄均在14周岁以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最小者仅有23天,3岁以上小儿占多数,共87例。死因以机械性损伤最多见,共69例,其次为机械性窒息38例(表1)。中毒3例(氟乙酸氨中毒2例,有机磷中毒1例)。死…  相似文献   

8.
法医尸检工作问题讨论常林,刘鑫,吴宝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100039作者通过总结我室法医尸检复核鉴定案件,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目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鉴于我国法医机构重叠,发展亦不平衡,本文窥见一斑提出一些看法。一、损伤与疾病、医源性...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总结我室法医尸检复核鉴定案件,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对目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鉴于我国法医机构重叠,发展亦不平衡,本文窥见一斑提出一些看法。 1 损伤与疾病、医源性因素共存的鉴定 绝对致命伤与条件致命伤的鉴别,在法医病理诊断中常被忽视。损伤与死因的因果关系研究是法医学鉴定中最重要的课题,亦是审判人员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1503例中毒尸检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正> 北京地区迄今尚无大宗中毒尸检案例分析的报导。本文对北京地区29年来1503例中毒尸检材料进行总结与分析。资料统计本资料取自北京地区1959年1月至1988年8月法医检验的1503例中毒尸检材料。其中除3例食物中毒,8例有毒植物中毒本所尚未建立化验方法外,其余尸检例均经解剖提取心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从年龄、毒物种类、死亡性质、中毒途径等方面对596例农村中毒死亡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报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1 资料统计 本文资料来源于本市自1983年~1996年间受理的中毒死亡案件,每例均有完整的尸检和毒物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烧炭自杀案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2018年晋江市74例烧炭自杀案例,对死者性别、年龄、案发时间、场所、现场特点、法医尸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例烧炭自杀中,男性多于女性(3.625:1),20—40岁年龄段最多(占79.7%);案例数逐年上升,12月份、 1月份及2月份案发相对较多;50%同时合并服用酒精、安眠药、农药等辅助手段。结论烧炭自杀案件具有一些较突出的流行病学特点,可为法医学鉴定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者将1993年至2002年间十年来受理的,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查综合分析确定为他杀并且已破获的418例案件进行了研究,着重对法医学鉴定在破案中发挥了作用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1统计资料1.1资料的来源某区公安分局1993年至2002年十年间受理尸检案件1298例,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查综合分析确定为他杀的案件有485例,已经破获的案件418例(破案率达86.2%),死者总数为438人,犯罪分子总数为424人,其中通过法医现场勘察、尸体检验、物证检验以及现场分析等方法破获152起案件,占所有已破命案的36.4%。1.2年度发、破凶杀案件统计(见表1)2被…  相似文献   

14.
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法医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的特点、主要死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室1985年至2003年12月的法医尸体解剖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存在医疗纠纷的孕产妇死亡案例进行分析。结果31例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法医尸检案例中:(1)围产期死亡26例(83.9%),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后死亡5例(16.1%);(2)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22例(71.0%),羊水栓塞死亡5例(16.1%),其它原因死亡4例(12.9%);(3)乡镇医疗机构17例(54.8%),地县级医院占7例(23.6%),市级医院占4例(12.9%),其他占3例(9.7%);(4)纠纷产生的原因中疑为误治14例(45.2%),误诊的9例(29.0%),抢救不及时的7例(22.6%),其他1例(3.2%)。结论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其次是妊娠早期;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乡镇及县级医疗机构易引起纠纷;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误诊、误治和抢救不及时。  相似文献   

15.
法医在检案中 ,常常会遇到现场有二具或二具以上尸体的情况 ,如何正确认定死亡性质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杀人后自杀是凶杀案件的一类特殊形式 ,因直接当事人死亡 ,目的动机有时难以调查清楚 ,因此勘验工作特别是法医尸检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989年至 2 0 0 4年 ,我局法医共受理杀人后自杀 (既遂 )案件 36例 ,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此类案件的一些规律特点。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1 1 1 自杀者情况 男性 35例 ,女性 1例 ;16~ 2 5岁 2例 ,2 6~ 35岁 18例 ,36~ 4 5岁 7例 ,4 6~ 5 5岁 7例 ,>5 5岁 2例。自杀者年龄最小的 2 …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济南市5个区法医共检验尸体4 473例,其中自杀者675例(15.09%)。现将自杀者的基本状况、自杀原因、手段,以及处理自杀案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1.1自杀者的基本情况男性374例(55.4%),女性301例(44.6%),男女之比为1.24:1;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91岁。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婚姻状况见表1。1.2自杀原因、手段及其时间地点675例自杀案件,发生在1~3月份的147例(21.78%),4~6月192例(28.44%),7~9月172例(25.48%),10~12月164例(24.30%)。其发生原因、使用的手段、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见表2。2讨论本组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7.
<正>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技术对比传统尸检具有无创、非接触和可发现潜在病变等特点,其在技术上对比传统尸检存在极大的优势[1-4]。本文报道了1例在陈旧性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案件中应用PMCT技术辅助发现解剖难以确定的骨折及辅助分析死因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220例他杀案件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20例他杀案件法医尸检资料分析张新华,郑之怀,阙正龙,宋巨泉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1989~1994年发生的220例他杀案件的尸检资料收集整理,并对死者的有关情况及作案时间、地点、凶器、作案动机等进行分析与探讨。资料分析1.性别与年龄220例中,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虚拟解剖在法医尸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例PM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比较PMCT与传统尸检结果的差异,分析虚拟解剖对于法医学尸检的价值。结果 PMCT在积液、积气、出血、骨折等检查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死因、损伤机制及死亡方式的判断亦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结论 虚拟解剖在法医尸体检案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是传统尸体解剖的重要补充。建议国家加大设备投入,促进虚拟解剖在法医学尸体检案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硬脊膜外麻醉死亡10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脊膜外麻醉在外科及妇产科已得到广泛运用。且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硬脊膜外麻醉有一定危险,若操作不当,可造成残疾,甚至死亡。在国外与麻醉有关的死亡检验属法医学鉴定范畴[1],在国内这类死亡的检验既往不属于法医范畴,其尸检的系统报告尚未见文献。鉴于死者家属认为麻醉致死要求法医尸体检验,而绝大多数法医对这种解剖及鉴定尚不熟悉,为了法医同仁对该方面鉴定有所认识,本文复习有关文献结合尸检结果,对其解剖要求进行介绍,同时对其死因鉴定进行评价。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0例资料来源于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990~2000年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