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假贩假的泛滥成灾,居然使“打假”成了一种产业,一些“打假专业户”靠“打假”大发其财。 职业卧底打假人每天都过着遭人报复和被追杀的滋味生活,但这并没有动摇他们同造假者斗争的信念。危险如影随形,他们干的是刀尖上的职业,是真正的打假英雄。 由于这类人从业的危险性、高度保密性和身份的不确定性(为了保护自己,经常使用多个假身份证等),使得他们身上披着一层神秘光环。两个月前,笔者和职业卧底打假的孟老板交上了朋友,在相互信任的真诚交往中,笔者得以零距离地了解到了职业卧底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
在"买假索赔"式打假机制运行过程中,"职业打假人"的社会形象与法律地位备受争议却缺乏定量数据的佐证。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样本数据、展开定量研究,其结果表明"买假索赔"式打假机制之效能发挥与目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职业打假"依赖,进而认为在社会角色层面"职业打假人"应被视为公益性买者。应采取制度修缮与宣传教育等措施从理性驱力与行为能力这两个方面来提升普通消费者参与打假的积极性,并将《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3条适用范围扩大到食品药品之外的其他消费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3.
两个"打假"? "对于大众来讲,他们可能会混淆'王海们'从事的'打假'事业和知识产权律师的'打假行为',实际上两者之间在法律依据、打击目标以及保护对象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差别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打假的几点思考●励进潘佟王海知假买假、双倍索赔的行为,经过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已家喻户晓。广大消费者拍手称快。王海打假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似乎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以下一则关于“敬烟赖帐”的报道,却引起了笔者对“以假打假”现象的关注,由此也联想到了王海...  相似文献   

5.
职业打假越来越火,应当是必然。自从有了消法,就有了打假这个职业,从"职业打假第一人开始",虽然饱受争议,却不妨碍这个职业的壮大。而新消法生效后,假货索赔从"假一赔三"提高到"假一赔十",客观来说赋予了消费者更充足用以博弈的司法筹码,无疑使得职业打假能够获取更大的索赔利益。客观来说,职业打假的目的与消费者维权的目的不尽一致,但是他们通过购假参与诉讼,行为的前提事实上是建立在消费关系的基础上,所运用的法律依据与诉讼程序与普通的消费维权是一样的,换言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的全国卷烟打假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张辉称,当前中国卷烟打假形势严峻,福建、广东两省更是假烟制造的重灾区.2008年夏天,笔者多次赴上述假烟重灾区调查,探究其内部隐秘.  相似文献   

7.
大名鼎鼎的“打假英雄”王海最近在南京又遇到了麻烦。他状告小有名气的某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庭庭长李春海侵犯名誉权一案,被南京市建邺区法院判决败诉。案件的起因是李春海接受南京《服务导报》记者采访时,称王海的打假行为是“知假购假,购假索赔”,“目的是赚钱开公司”,王海是“假冒消费者”,故不能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王海认为,李春海在没有任何证据与依据的情况下,擅自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称他是“假冒消费者”,严重诋毁了他的声誉,给其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请求法院判令李春海在《服务导报》头版刊发道歉声明,为其…  相似文献   

8.
打假成为职业,缘于法律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具有严厉制裁失信者、充分补偿受害者、慷慨奖励维权者、有效教育社会公众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惩恶扬善、鼓励诚信、制裁失信的好制度。可以预言,由于惩罚性赔偿力度的加大,将来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加入疑假买假打假甚至知假买假打假的行列。应该明确,这些惩罚性赔偿请求人不是刁民和讼棍,而是法治社会中睿智理性的新公民,是受害者维权的开路先锋,是执法机关的得力助手,社会应满腔热忱地予以鼓励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也谈知假买假索赔的“王海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向市民征求意见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不予“知假打假”者消费者待遇。本文从“王海”现象深入其核心,从法律方面阐述支持“知假打假”的合理性,为立法活动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知假买假行为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惩罚性赔偿是近年来人们争议颇多的话题.2013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第3条明确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购买的,不影响其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惩罚性赔偿.随着规定的出台,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出现了主张“全民打假”的思潮,认为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惩罚性赔偿可以遏制当前我国假冒伪劣商品的乱象.但是,“全民打假”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陷入了通过群众性运动解决社会问题的历史惯性思维.知假买假行为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惩罚性赔偿,该《规定》第3条只是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11.
职业打假是知假买假,法院受理的职业打假案件,很多都是因网购而起,由此可见一些网络购物存在严重的假冒伪劣现象,而消费者维权也比较困难。职业打假人嗅觉灵敏,他们正是通过"知假买假",来替自己维权,其实也是在替消费者维权。笔者从广州市从化法院了解到,自2014年3月15日新消法实施以来,该法院受理了大批职业打假案件。同时,法院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该法院审理的同类案件中,除了在审案件,其余案件的原告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撤诉。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案件中的被告商家会在庭外给原告8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补偿来私下和解,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王海打假行动”受到传媒及公众的瞩目.王海打假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果是应予以肯定的,并且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也有人提出王海打假虽然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精神,但其知假买假、索取双倍赔偿的行为也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某些具体规定.《试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几点修改》一文试就此观点作一分析,同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试图为“王海们”的打假行为找到法律上的依据,用法律来调动消费者打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4日上午,<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建峰受贿案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民法院低调开庭. 事关记者这个颇为特殊的职业,2008年频频发生的抓记者事件引发了高强度的舆论震荡.  相似文献   

14.
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假买假行为使用惩罚性赔偿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立法目的、消费者的认定、欺诈、打假的社会功能等四个方面。由于《消法》立法目的不明确,无法作为立论依据;由于举证难,无法否认知假买假行为为生活消费需要、事先知假,应该认定知假买假者为消费者、销售者存在欺诈,因而可以适用惩罚性规则;从社会功能上看,知假买假客观上净化了社会环境,提高了社会福利,因而法律应该确立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5.
近日,正在征求意见的上海市消法修订草案,对“打假英雄“王海式的“知假买假“行为作出了新的解释: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而以打假为目的的购买行为则不属于消费者行为,因而不受立法支持(2002.7.17&lt;文摘报&gt;).……  相似文献   

16.
日天 《检察风云》2007,(14):62-63
随着全国打假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商品却仍然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夹缝中生存,假服装、假运动鞋、假烟酒、盗版书、盗版光碟……事实上,区别这些商品的真伪绝不像分辨真假美猴王那样困难,然而在近乎跳水般的价位以及其他诱惑面前,"知假买假"的消费行为却仍令许多人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17.
虚假诉讼是法律名词,白话就是打假官司。近年来,假讨债、假离婚、假破产、假买卖等打假官司情况愈演愈烈,并演变出各种不同形态。民事诉讼当事人通过恶意串通、伪造证据、捏造事实、虚假陈述、无权代理等多种形式,利用法院审判权、执行权,将原本不存在的法律关系通过骗取法律文书的方式合法化,从而达到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的目的。虚假诉讼不仅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获取自身非法利益,也妨碍司法秩序,藐视司法权威,危害了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岚皋县烟草局践行烟草行业"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连续破获"4 24""7 13"假烟网络案件,抓获涉烟犯罪分子10余人查获各类假冒卷烟230多件,案值达到250多万元,刑事拘留9人,判刑3人,切实履行了专卖打假的职责。但是,当前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过程中仍出现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烟草与司法机关的协作机制,加大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9.
风云文摘     
买假身份证要判刑 记者从北京西城法院获悉,刘某为了应聘导购小姐,花钱买了假的北京市户口簿和身份证,被西城区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因为买假身份证而被判刑的案例在我国还比较少见。 西城法院刑庭法官说,同那些造假证件、贩卖假证件的相比,买假证件的人有值得同情之处。但是,法律是无情的。根据我国《刑法》,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买假者为专职伪造身份证的人提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公安部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山鹰”行动的总体部署,2005年6月,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破获了以赖寿强为首的特大制售假洋酒团伙案,捣毁了一特大生产销售假洋酒的生产窝点,抓获团伙成员10人。此案线索系天津警方提供。2005年2月,天津市警方在侦破一起假洋酒案中,捣毁2个存放假酒的窝点,查扣“轩尼诗”、“芝华士”、“人头马”等各种品牌假洋酒400多箱。犯罪嫌疑人郭莹交代这些假洋酒是从广东省中山市赖寿强处购进的,天津市警方立即向中山市公安局通报。中山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专案组。此案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打假“山鹰”统一行动的督办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