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社会的勃兴与公民社会的崛起,民间“草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和责任感不断涌现于公共话语领域,加剧了与政府之间的话语权竞争,引发了政府的公信力危机。作为一种政治认同、公共信任与社会软权力,政府公信力的本质并没有完全嵌入公权力的运作之中。在畸形裂变的权力观、紧张错位的政民关系、信息不对称视域下传媒的鼓噪与误导等多重因素浸染下,政府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泥沼之中。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视域下,要超越“塔西佗陷阱”,政府必须重塑健康的权力观、建构友善互信的政民关系、主动信息公开,以期实现政府公信力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自然包括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和谐。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的实践来看,着力构建公共管理领域信任的过程,就是政府逐步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信任危机的过程。在我国,这一过程同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基本价值诉求,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处理好多重关系,比如人与人、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等。其中,人权与公权力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公民受政府的平等对待、政府对公民公正执法,对建设和谐社会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频频发生的强制拆迁等诸多热点事件,恰恰暴露了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严重冲突与不和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基本问题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执政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刘德福 《当代广西》2008,(19):57-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并指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种种严重犯罪活动等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廉洁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廉洁公正,社会就不可能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陈雄 《湖湘论坛》2007,20(1):25-27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和任务,要求"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市(县)级党委、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只有和谐的党政机关才能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起到"领头雁"的作用.要建设和谐的党政机关,党政主官之间必须高效协调.因此,党政主官的协调主导党政机关的和谐.在新形势下,研究党政主官的协调与构建和谐党政机关的关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北宣传》2006,(12):1-1
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要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深刻阐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要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针原则,深刻阐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蕈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把握,明确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要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刻阐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深刻阐述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含方方面面的实际举措,要求每个人都切实行动起来,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这要求我们: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研究和谐社会构建的行动逻辑,建立共建共享的构建机制,是尽快建设好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之所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共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本来就是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二是,我们在社会和谐方面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严重挑战。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超 《理论月刊》2007,(9):85-87
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探究新闻宣传创新路径,就是要着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舆论引导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着重研究分析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和受众需求的关系,解决好新闻本位与健康娱乐的关系,处理好舆论监督与稳定平衡的关系;着意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全面提高主题宣传的引导能力,探索构建公民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交流互动的和谐空间,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建设首要关注的内容.电子政务政民互动是一个内容包含广泛、互动形式多样的新型政民互动业务体系.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利用电子政务高效快捷的技术特性和对所承载业务动态应用情况可查可管的服务特征,规范有序开展政民互动工作,具有其他传统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陆静萍 《人民论坛》2012,(23):40-41
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心理和谐是新时期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从探究公民心理和谐的价值内涵出发,对公民心理和谐的基础进行理论分析,并论证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公民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公民心理和谐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任与公民信任良性互动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与公民之间信任互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政府与公民之间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受到政府与公民信任现状的推动。政府与公民的信任互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建立良好的政府与公民的信任互动,应以政府为主导,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相结合,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润滑,减少社会摩擦和内耗,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现代和谐社会和民主法制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参与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东兴市公安局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重心,充分认识搞好社区农村警务工作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巨大作用,深入探讨和贯彻实施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对于公安机关如何参与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问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 为什么我们党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民主孜孜不倦的追求,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同志今年二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同志把民主与和谐的关系论述得如此清楚,为此,本文就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政府网站建设与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结合民政工作,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民互动、提高在线办事能力等政府网站核心功能方面逐一进行了阐释;从发挥网站群优势的角度解读了如何提升政府网站以服务民政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叶进 《求索》2006,(11)
一义务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社会的和谐无非是两种关系的和谐,一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前者更多地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后者则更多地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无论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都主要靠教育来实现和达到。因此,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没有公平根本就谈不上和谐。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和谐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