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专门机构从无到有到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从创建到运行到不断完善,相关工作从起步到展开到不断深入,应急队伍从建立到发展到不断壮大,逐步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应急”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2.
地震发生后,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省地震局第一时间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各地,各部门迅速响应,密切协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要胜利。  相似文献   

3.
为认真落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1年6月22日,由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汶川县人民政府承办,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举行了阿坝州突发性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演练旨在教育群众、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重在展现灾后重建三年来阿坝州及映秀镇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新成果,推进阿坝州...  相似文献   

4.
李松 《瞭望》2012,(33):10-12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疫情、洪水、火灾、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场所。”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钟开斌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5.
组织领导体系是应急管理的中枢,应急处置是否科学、快捷、高效和有力,取决于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的科学构建和应急管理专门机构的职能发挥。总结从"5·12"汶川地震到"4·20"芦山地震的经验可以看出,芦山地震应急处置的指挥调度和组织协调表现出更加迅速、高效和有序,但也凸显我国应急管理总体仍然处于动员式、全民式、分散式应急状态,这与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建设的缺失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反思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在整合视域下重构与完善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制,对于优化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社会化建设中,沈阳市政府坚持把应急管理工作与社会化宣传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公众认识逐步由“应急救援靠政府”向“应急救援靠自己”转变,为应急管理工作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王彦 《求知》2024,(2):48-49
<正>应急救灾物资是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提供重要物资保障。“十四五”时期以来,天津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加强应急救灾物资体系建设,物资保障基础逐步增强,并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随着外部灾害防范环境日益复杂严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日益提高,应急救灾物资体系建设还需补足短板、加大力度,进一步提升“压舱石”“守底线”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
制度设计是省域地震应急联动协同的前提,应当遵循分期、分级、分类和分层的原则进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区域联动制度和部门联动制度.前者以行政区划为主体构成要素,以现行的行政层级设置为建构框架,其目的是实现相同行政级别的一级政府间的协同合作;后者则是相同行政级别地震部门之间的联动,包括同一行政区划内的地震部门和跨行政区划的地震部门;依据应急分期不同,这些部门联动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毛全华 《求知》2022,(3):44-45
<正>开展社会公众应急救护培训是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天津建设的重要举措。2021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将群众性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列入20项民心工程,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共完成培训33000人。但面对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形势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守护的现实需求,无论是公众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率、社会救护员的培训取证率,还是应急救护设备的配备率等还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  相似文献   

10.
孙瑞灼 《民主》2008,(6):27-27
一旦地震发生,市民去哪里避难呢?据了解,广州目前已建成3个应急避险场所,可为6万多人提供生存保障。目前,市地震办正与市规划局协商,争取把避难场所的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然后在全市的公园、广场、绿地和学校操场推广建设。另外,还将加强应急宣传和演练,  相似文献   

11.
西南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对地震承灾体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一区域总体上处于一种脆弱性状态.这种脆弱性状态系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本身又作为一种原因,影响着人们对震害的规避能力、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地震应急救援系统理应对这种脆弱性状态作出回应,在应急组织体系的架构、应急资源的配置、应急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舆情控制等方面予以重视,才能保证地震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能不能把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选优配强,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静宁县坚持把选能人、聚能人、用能人、留能人作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和“双培双带”工程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是推进政府应急管理模式变革的关键基石。以“大数据赋能”为政府应急管理模式变革的起点,分别从理念转变、知识驱动、需求牵引等三个维度透析政府应急管理模式变革的价值逻辑、机制运作逻辑和目标逻辑。从大数据与应急管理互嵌视角出发,归结出“平台共建+精准应对”型、“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型和“技术集成+智慧处突”型等政府应急管理模式变革中的类型,有利于明晰未来变革的向度。基于大数据赋能,政府应急管理模式变革的未来向度在于注重平台建构与应用、数据获取与更新、数据匡正与使用、信息呈递与交汇等,以实现应急管理方式系统化、应急过程精细动态化、应急行为标准规范化和应急主体多元协同化,有助于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全球部分特大城市应急体系建设的做法美国"9·11"事件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开始重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特别是各国相关部门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将突发事件应对放到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支持,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准备和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全灾种救援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应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各项建设的核心。应急管理事业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加快应急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应急学科建设,是实现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乡镇干部队伍处于“行政末梢”,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石。乡镇干部队伍稳,农村工作稳;乡镇干部队伍活,农村工作活。为了全面了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在“技术治国”的理念下,智慧城市已成为政府化解应急管理困境的战略选择。它满足了应急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形成智慧性、集成性与弹性的创新场景。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型由“技术—平台—沟通—决策—过程”等五个维度构成,从理论上看,智慧城市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无疑是有益的探索,但还需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全球已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与传统平台相比,智慧城市平台结合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是多种数字技术的集成与深化,它倒逼政府与民众进行合作,促进了“政府主导”向“应急共治”局面的转变。政府规划是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政府需要将智慧城市纳入应急管理变革的政策范畴与行动纲领之中。尽管智慧城市建设为应急管理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也可能存在技术潜力、网络风险、个人隐私、弱势群体与社会风险等“悖论性”陷阱,管理者需要规避其陷阱,尽力挖掘其政策含义并制定相关政策,才能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应急管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充分履行...  相似文献   

19.
张前 《学理论》2010,(23):252-253
受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冲击,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的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化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非职业化”的现状、弊端进行分析,指明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可行性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应急管理》2023,(9):76-77
<正>“十四五”时期,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加快等大背景下,安全应急产业市场需求强劲,多地将安全应急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安全应急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安全应急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近年来,我国相继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等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