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芥茉 《前进》2005,(8):55-55
人有两眼,虽不可后视,但可前瞻,而且左眼加右眼,视野开阔更圆满。人生也有“两只眼”,一只“眼”看自己,一只“眼”看别人。境遇坎坷时,看自己要拿自己当人;春风得意时,看别人要拿别人当人。拿自己当人不容易。这不是昏话。尽管每个人都想拿自己当人,而且还要当“人上人”,实际上,当人看自己在许多时候并不容易做到。譬如,当你下岗待业、毕业待分,好不容易找个吃饭的地方,在人之下,难免忍气吞声、巴结逢迎,将自尊让位于就业,把人格屈服于饭碗,“嗟来之食”不吃是会饿死人的,不为三斗米折腰的气节与现代社会的生存比较竟显得十分脆弱。又如,…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新中国的日子里,周恩来从不居功,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经常用“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句话鞭策自己,勉励别人。当众自我批评周恩来是我党富于自我批评精神的典范。他总是说:“我是一个有缺点,犯过错误,目前还有缺点、错误,但又在不断改正自己错误的人。”“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们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是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早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他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自我反省,并要求党中央给他三个月的时间专门读书和总结党内斗争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3.
岁末年终,部门、单位、个人的总结工作又开始了。某机关单位一个新任职的干部向一位老同志请教如何写年终总结时,老同志向其说了这样一句话:写好“总结”的秘诀是将心思花在“总结”前。年终总结是通过对一年工作全面系统的回顾,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但是有些地方,对年终总结不重视、不认真,甚至搞形式主义。有的不从实际出发,不走群众路线,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到写字的“艺术”: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如果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了别人。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人,没有缺点的几乎没有。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有缺点,感觉不舒服,那么首先看一看自己,自己有没有缺点,是否也让别人不舒服。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如果一个人不能处处容忍别人的缺点,那么人人都变成“坏人”,自己也就无法与其和平相处,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心情去和谐相处。一个人总是以“恶”的眼光去看世界,那么世界无处不是破残的、丑陋的。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愿意听不同的意见,或者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一提起批评就非常反感,甚至会暴跳如雷。他们总会认为别人批评自己是给自己难堪,是和自己过不去。其实,善意的批评也是一种关爱,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都有缺点和不足,可是当自己有了错误和缺点,却又  相似文献   

7.
漫画与幽默     
;怕露富上学前,母亲叮嘱威利:“别说我们家富,否则,学校又要上门来要求捐款了。”威利点点头。新学期第一堂课,老师便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庭》。威利挥笔写道——“我家里很穷,我家的厨师、园丁和仆人都很穷……”爸爸的座右铭霍普金斯先生希望班上的所有同学牢牢记住这句座右铭:“给别人的要多,自己得的要少。”约翰急忙站起来,大声地附和道:“老师,你说得非常正确,我爸爸正是这样的人。”“啊,约翰,乖孩子,你爸爸是于什么的呀?”“拳击家!”约翰响亮地回答道。兄弟般的情谊有一次,老师在讲课时,为了使学生…  相似文献   

8.
“能说说你的缺点吗?”是很多求职的大学生经常遇到的面试问题。之所以许多面试考官喜欢问这样的问题,大多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了解你的不足,看是否直接影响到应聘职位的匹配程度;二是想考察你的诚信度,看你是否对自己的不足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三是洞察你的自控能力,看你在碰到紧张不自在的难题时,能否从容不迫地解决。许多大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总是很紧张,惟恐回答不周而影响了自己在面试者心中的形象。岂不知越是遮遮掩掩,越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说自己没有缺点。有些应聘者不敢暴露自己的缺点,就会说“我的缺点就是优点太…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6)
正现如今,各种各样的"秀"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秀"为展示,展示给别人看。既然是为给别人看,肯定想让人看到好的、不同凡响的东西。故"秀"有两种:一种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因怕"养在深闺人不识",将确实好的、有意思的、有特色的东西展示、推介给人看;一种是本无那么好、本不值得看的东西(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为了使之"看上去很美"或为了让人相  相似文献   

10.
党外干部为政“四要”敖铁成一、行政要有力如何行政是党外干部到政府任职后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有的人心理压力很大,考虑到自己的“出身成份”,不敢大胆行政,怕有职无权,怕别人不听,怕没威信,工作起来缩手缩脚。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应该...  相似文献   

11.
《时事报告》2013,(2):39-39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此语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要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能理解别人。孔子全面总结了前人的道德遗产,并身体力行地进行了几十年的道德实践,建立了广爱天下人的“仁学”体系。他认为,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每个人都有人格,所以既要自尊,又要尊人;既要通过奋发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事业有成的人,又要帮助别人成为道德高尚、事业有成的人。  相似文献   

12.
人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天劳作之后,洗个澡,把浑身上下搓洗干净,轻松惬意之感便油然而生。有的地方把这叫做“搓灰”。这样搓灰,不仅能去掉污垢,有利清洁卫生,据说还有一定的按摩作用,能强身健体。 在我们的组织生活中,有些同志面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不敢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自己有“灰”不愿“搓”,怕丢面子;别人有“灰”不敢“搓”,“搓”上级怕穿“小鞋”,“搓”同级怕伤和气,“搓”下级又怕丢了选票,有的更担心“搓出萝卜带出泥”,引火烧身。在迫不得已时,即使“搓”那么一下,也是避重就轻,不痛不痒。这种现象的存  相似文献   

13.
做宣传工作的,常常是去写、去宣传别人,习惯了这样以后,而别人采写自己时,总觉得不那么舒服,如果不是这次被评为河北省“十佳宣传部长”,如果不是领导点名要写,他说啥也不会让写。要说平时,他紧张又忙碌。组织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宣传的典型一批接一批,而真要坐下来采访他,他反觉得没啥好说的,总认为工作上取得的成绩都是大家一起干的。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既是一位组织者、指挥者,同时也是一位战斗者。  相似文献   

14.
近日,某刊提到人一生中最恐惧的五件事——怕自己不受欢迎这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人们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而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优势相比,这样就能够找回信心。穿“比基尼”人总是希望展示自己的美好,而不幸的是,场合和自身条件总是被考虑的首要因素。爱人去世一个人一旦经历爱人去世的打击,便很难摆脱孤独的困扰。这种“丧失”的感觉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交织在一起,替代了爱人在世的归属感,压抑着人们脆弱的心灵。当众讲话当众讲话不见得每次都得到响应,很容易让自己产生“别人不重视我”、“我自己没…  相似文献   

15.
每到岁末年尾,许多单位都要搞个“年终总结”、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活动。当然,总结风行于各机关,归根结底跟“官八股”的市场潜力巨大有关。按说,作为年终总结,除了汇报其各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外,更为重要的是既应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弄清存在的问题,然后查找出实实在在的教训,这样才能做到所谓的“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再战”。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各式总结,大多是优点说足、说够、成绩一点不漏、问题笼统瞎凑,至于教训,人家的工作没有发生过一点失误,又哪来所谓的教训呢?正是这种下级关起门来编总结、上级根据总结论优劣的通病,才是…  相似文献   

16.
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冒充,是最令人痛恨的事,不但会给自己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也会使自己的名誉受损。启功先生的作品就经常被人冒充,有两次还被启功先生当场抓到。有一回,启功去一家书画店,恰好遇到一个专门假冒启功书法作品的人在书画店销售赝品。当启功表明身份后,那个人羞愧得无地自容,不住地哀求启功高抬贵手。见此情形,启功宽厚地说:“你要真是为生计所迫,仿就仿吧,可千万别写反动标语啊!”一句风趣的话把大家都说乐了。那个人借着启功给的这个台阶,千恩万谢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17.
辩证看缺点     
美国著名博士马克斯韦尔·英尔兹曾说:"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悲剧之一,是渴望自己完美无缺。"然而在我们四周,尽管人们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但有许多人都渴望自己或别人完美无缺。有趣的是:越是承认自己有缺点的人,其优点往往更真实更有说服力。人们也常有这样的经验,即从别人的缺点中学到的东西往往比从优点中学到的更多,  相似文献   

18.
欲要人爱必先爱人樊作礼“欲要人爱,必先爱人”,这是老百姓总结出来的一句颇有哲理性的大实话。在我们周围,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人,他们只埋怨别人,不埋怨自己;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只求别人爱自己,而自己却不爱别人。一旦自己的“一厢情愿”没有实现,心理就极不...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时,在一家广播电台的夜间节目中,通过热线电话,开展了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讨论。听了觉得有点意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这则古训?在这里,找不妨把这两句话的来历和含义,以及在今天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谈一些看法,也算是对那个讨论的一次迟到的参与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字面上看是比较好理解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或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强别人去做。它确实算得上是一条古训,在我国已经存在两千几百年了。就其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属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其源本于(…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人也不例外。一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既有长处又有短处。“人无完人”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真理。因此,在选人用人时必须坚持两分法,要避人之短,用人之长。 用人之长,讲起来简单,无非是在用人时使工作与本人专业特长以及兴趣、性格对路,所授职权和能力相称。如社交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