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靠群众反腐败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拒腐防变机制,网络的发展形成了党和群众共同反腐的一个结合点,通过网络反腐有利于把社会的力量引入到反腐败的大军中来,进而实现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监督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需要建立网络反腐模式的法律保障,构筑网络治理腐败的物理平台,建立健全有效的网络反腐工作机制,完善网络反腐工作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网络反腐是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的一种重要形态,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正向溢出效应。反腐行动者的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导致网络反腐的正外部性。网络反腐在本质上可分为私利反腐、众利反腐、公利反腐三种类型,其正外部性阶梯逐层升高。偏离了成本收益适度均衡的正外部性导致网络反腐的低效率,难以达到社会所需要的供给总量。就整个社会的反腐资源有效配置而言,网络反腐不是供给过量,而是有效供给不足。通过选择性激励、竞争性购买、规范性保护和替代性供给,可以调适网络反腐行动的成本收益关系,提高网络反腐的效率,推动中国廉洁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反腐已成为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网络反腐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引发舆情,在国家反腐机关的督办下,制裁“问题官员”,其演化规律一般遵循“信息披露——网络热议——媒体追踪——政府回应”的模式。因此,规范网络反腐舆情应对机制,应当从以下四个部分着手:优化网络反腐舆情的汲取机制、整合网络反腐主体的协作机制、完善网络反腐信息的反馈机制、强化网络反腐流程的公开透明机制。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3,(10)
网络反腐是指公民通过网络渠道对政府执政行为表达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涉及的公职人员及其手中的公共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行为。民间网络反腐在反腐中具有积极作用,但民间网络反腐也随之出现了娱乐化、非法制化、虚假举报、敲诈勒索等问题,必须要加快推进民间网络反腐的立法与制度建设,把民间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民间网络反腐有法可依,让民间网络反腐成为制度反腐有益、有效的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民间网络反腐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马倩 《世纪桥》2013,(10):47-48
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有关政府官员和廉政学者的关注。然而,微博反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针对微博反腐出现的问题,应该推行微博实名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民意;建立健全微博反腐的制度规范,使微博反腐成为制度反腐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6.
马倩 《世纪桥》2013,(8):47-48
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有关政府官员和廉政学者的关注。然而,微博反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针对微博反腐出现的问题,应该推行微博实名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民意;建立健全微博反腐的制度规范,使微博反腐成为制度反腐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是当代的党务新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蕴含着积极的宪法意义。网络反腐彰显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应当通过宪法引领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网民及网站的管理引导,实现网络反腐与传统反腐方式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是当代的党务新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蕴含着积极的宪法意义。网络反腐彰显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应当通过宪法引领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网民及网站的管理引导,实现网络反腐与传统反腐方式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9.
网络反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官方权力主体与民间权利主体的互动沟通贯穿始终。网络反腐的发展需要依靠官方权力反腐与民间权利反腐的有效互动沟通,但现实中,权力反腐与权利反腐还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因此,要建构网络权力反腐与权利反腐的制度化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网络监督作为信息化时代一种较为有效的反腐方式,有利于提升公众参与反腐的积极性。当前我国网络反腐信息的官方回应存在着回应主动性不高、回应模式化、回应效率低下、回应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为有效解决官方回应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官方应该采取建立回应问责制、加快回应载体建设、创新官方回应机制等措施,对网络反腐信息做出及时、合理的回应,满足公众的反腐需求,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李刚  佘欢 《学习月刊》2014,(14):20-21
随着中央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策略.网络反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透明度,显示出不容小觑的力量。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网络反腐能否长期有效的发挥作用.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在客观分析网络反腐现状.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的新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规范网络反腐的运作.实现网络反腐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反腐败是信息时代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形式和新战场,是公民网络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在网络法规、网络监督管理、反腐舆情披露和汲取、网络举报的受理和处置、公民网络权益表达和保障、公民网络行为自律等网络反腐败方面的相关制度保障还不够健全。完善、规范的网络反腐败制度体系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武器和有效治理腐败的关键。要构建和完善网络反腐法规机制、网络监督管理机制、网络信息公开机制、网络舆情采集分析机制、网络反腐受理和处置机制、网络反腐民意甄别和回应机制、网络廉洁教育机制和网络反腐自律机制,以形成健全有效的网络反腐败长效机制体系,推进网络反腐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反腐"的基本涵义和机理,认为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一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其基本动因在于政治参与主体对社会核心政治价值的追求,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监督,网络反腐成败的关键在于反腐信息的阳光透明、及时反馈和长效机制的构建."网络反腐"具有虚拟性与现实性、知情权与监督权、数字化与在线化、平等化与有效化相统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网络反腐是一种政治参与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公民参与网络反腐能够充分调动其反腐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政民关系、形成良好的廉政氛围。目前,公民在参与网络反腐过程中,还存在着舆论遭到漠视、举报者遭遇打击报复、实效存疑、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党和政府要对网络反腐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依法保护举报者的各项合法权利,提高网络反腐的查证率,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广大公民的反腐动力,进而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5.
牛敏 《学习月刊》2009,(3):17-19
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因受到网络草根的监管而落马,不少人也开始反思:网络监督如何更有效?网络反腐怎样才能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6.
关于推进微薄反腐实效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手段,成为我国传统反腐的有益补充,本文在客观理性地分析微博反腐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加强微博反腐的法律意识和伦理道德建设,完善微博反腐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把关技术等多方面增强微博反腐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网络实名举报受理与处置反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实名举报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络反腐途径,是新形势下我国反腐倡廉的新兴手段。网络实名举报要求反腐制度更加透明,让公众能够广泛参与其中,促进反腐工作与网络舆论的交流互动。基于网络实名举报下的信息受理与处置反馈机制还未形成严密的网络反腐举报处置体系,我们需要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实名举报的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阵地。福建省各级机关也充分利用这一反腐阵地开展反腐斗争。在这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福建网络反腐的成绩出发,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网络反腐法律法规,提高网民法律意识,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等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胜利 《党建》2009,(7):48-48
2008年,被不少网友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也有学者称是“网络反腐年”。在这一年,网络监督以其公开透明、快捷便利、直观生动、震慑力大以及同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性成为反腐新平台。进入2009年,网络反腐不但风头不减,而且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高歌猛进,凡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一经上网,  相似文献   

20.
关于网络反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反腐斗争的新形势和新战场。网络反腐可以骤聚起一股势不可当的社会反腐气势,促动了政府反腐力度的增强,具有满足时代反腐需求的强大优势。网络反腐已日益成为世界潮流。网络反腐的健康发展亟待制度的规范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