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会  杨世红  蔡明  周妍 《思想战线》2013,(Z1):249-25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公民国防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与形式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时俱进,从当今世界视野看我国国防教育,从新时代大学生实际对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开展,增强大学生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提高我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一、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国防教育,是以大学生为对象、以国防为内容、以教育为手段的特殊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认清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严重威胁.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强化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军事理论课是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中一门主要的公共理论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廖国葵 《传承》2011,(12):58-5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忧患意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同时对激发、传承、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娜日斯  王志宏 《前沿》2006,2(2):73-76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把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教育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大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确立唯物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要抓好学生党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精品培育 ,以良好氛围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6.
张辉 《前沿》2012,(22):20-2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媒体视阈下,要确立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7.
何小明 《淮海论坛》2009,(2):49-49,5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精神需求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全民国防教育提出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和解决好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积极拓宽国防教育形式.是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开展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深刻学习和领会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实效.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应努力在“结合”上下功夫、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2010国防白皮书发表后,世界形势继续动荡,地区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重威胁到我国国家安全,面对大学生国防意识淡漠的现状,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时代赋予自身的新要求,正确研判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站在全局的角度增强国防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时俱进,努力开创高校国防教育的新局面,培养合格国防人才。  相似文献   

9.
郭立立 《前沿》2009,(10):130-132
弘扬法治精神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精神之 一,本文依次从法治精神的内涵、新时期国防教育的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国防教育对弘扬法治精神的作用和利用国防教育弘扬法治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这种背景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要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不断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国防教育有效性,进而增强国家的全民国防能力,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和核心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其地位凸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态势,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其辉  黄雪英 《传承》2009,(14):56-5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所应当担当起民族精神的传承重任。然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匮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警觉和思考,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七个基本内容,提出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愤苦读。  相似文献   

14.
黄森曼 《传承》2014,(4):84-85
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可以激励大学生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境界,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教育、文化认同教育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为最终实现中国梦服务。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所应当担当起民族精神的传承重任.然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匮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警觉和思考,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共青团工作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者要结合共青团工作的实际,与时俱进,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客观分析,更加彰显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新的视野去研究和探索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孙丽丽  霍洪亮 《传承》2009,(24):58-59
国家的发展急需创新人才,科学精神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激发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需要将其融入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全过程中,即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探求真理的求实精神、批判的创新精神、坚韧的抗挫折精神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王高亮 《前沿》2012,(10):31-32
民族精神是维系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的作用。毛泽东民族精神思想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相结合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大学生具有理想信念确立、民族精神培育、公民道德养成等独特影响,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熏陶、思想拓展、感情疏导等新的功能。推动大学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成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