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果简单地以票取人,干部就会对票"纠结",所有人都会去拉票。而坚持原则就会得罪人,就会造成干部不敢担当,从而影响了整个组织的绩效十八大后,干部人事部门因应改革需求和呼声,重新修订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干部绩效、到干部选拔、到干部任用……都进行了新的修改和完善,使我国的干部选拔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在当事人构造、程序原则、程序方式、裁判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随着诉讼案件出现非讼化倾向,诉讼案件之关系人在非讼程序中的程序权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寻求与传统民事诉讼理论的接点又不落窠臼,就必须从非讼案件的特殊构造出发,重新诠释程序保障的核心要素,即对审、公开与判决效。非诉讼程序所适用的案件具有的争讼性强弱不一,故争讼性强的案件应采用更强的程序保障,争讼性较弱的案件应采用更为灵活、便宜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廉洁作为官员这一特殊群体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是为政所不可须臾或缺的品德支撑。只有具备"廉"德才可能有清明政治,其他政务才会有实效。因此,要将廉洁纳入官员选拔、任用的基本标准和主要依据,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廉政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介绍】卢华,防城港市上思县在妙镇平良村青瑞屯村民,之前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甘蔗,常常入不敷出,平时都是欠债度日。通过甘蔗规模种植脱贫,生活得到改善,对前景很有信心。【脱贫感言】一个人只要勤劳,日子就会越来越好,就像甘蔗一样,节节都是甜的。【脱贫故事】3月26日,防城港市上思县在妙镇平良村青瑞屯村民卢华和妻子蔡月秀到屋后的山坡去砍甘蔗,他要趁清明前天气好把甘蔗砍了。这些年,家里靠规模种植甘蔗  相似文献   

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一直是执政党建设的核心议题,必须依靠公开公平公正、合理有效自洽的制度和程序。程序正义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正义,强调程序在制定和适用过程中的正当性。采用什么样的程序、形式、规则对党政领导干部职位职务进行分配,直接决定到干部选拔任用结果的正义性,程序正义理论无疑为观察和审视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正义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角。追寻完善的程序正义是人类的政治理想,通过发展程序的独立标准、建立完善必经程序、及时矫正非正义行为、不断修正调适必经程序,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完善,必将进入"设计程序—实践检验—行为纠偏—程序调适"的螺旋上升轨道,最终使实质正义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6.
干部考察是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和公正评价,为干部的选拔、任用、升降等提供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知人”才能“善任”,只有考察准确,任用才能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必然失误;任用失误,则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7.
没有严格边界的破格提拔会破坏政府公信力,破坏良性政治生态,可能使破格变成"出格"、变成"不及格"。要使破格合格,就必须严格,要将严标准、严要求贯穿干部任用全过程。破格提拔应该成为干部选拔任用中最为严谨的操作,尺度绝不能放宽、标准绝不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建立健全民主机制是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然要求。所谓民主机制,是指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时,选拔任用的原则、方式、程序等都必须符合民主的要求。从扩大选拔任用民主发展方向出发,要构建出一套科学、高效、系统的民主机制,包括民主推荐机制、民主协商机制、民主决策机制、民主选举机制、民意调查机制、民主考核机制、民主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良性退出机制等,从而实现选人用人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9.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17):56-57
这本书叫《名公书判清明集》,就其整体水平而言,是中国古代判词中最好的。这是一本由当时的名人写就的优秀公文和判决书的合集,写成于南宋晚期。“名公”指的是有名的人,“书”是指文书,“判”是指判词,“清明”指案件处理得清正明白。它与唐代的判词不同,唐代是拟判,清明集则是实判,也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判词。所以这本判词集的选择标准不是辞藻华丽,而是“清明”,即案件处理得公正。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我们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积极探索干部制度改革的新路子,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度。公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取向,着力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运行机制。公示制的实施,把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  相似文献   

11.
丰俊功 《人民论坛》2014,(10):49-51
政府公共性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开放性的基础,市场化改革与政治民主化是其推动力,公共职位稀缺与公众从政巨大需求之间的冲突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细节标准、程序和方法的开放性。应注重开放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框架设计、注重选拔任用制度的制度分权设计导向、精细化干部提名和动议权的制度设计以及保障社会职业发展利益和扩大社会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民 《传承》2011,(4):28-29
换届中,如果不去认真巩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积极探索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而是沿袭旧体制的弊端和惯性,就会贻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失去宝贵的人心,甚而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共性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开放性的基础,市场化改革与政治民主化是其推动力,公共职位稀缺与公众从政巨大需求之间的冲突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细节标准、程序和方法的开放性。应注重开放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框架设计、注重选拔任用制度的制度分权设计导向、精细化干部提名和动议权的制度设计以及保障社会职业发展利益和扩大社会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全亮 《求索》2013,(8):195-197
美国属于英关法系,对于法院法官的任用十分看重.认为法官决定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若法官高瞻远瞩、秉持正义、顺应历史潮流,则法院就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反之,也可能引发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社会灾难。纵观美国法官任用制度,它体现了对法官的法律经验、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并重、司法独立与政治民主结合。通过一个不同于立法和行政的选拔制度和监督制度,实现法官的独立、中立,最终实现司法公正,从而体现三权中司法权力的特殊性。中国的法官选任制度与美国的法官选任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选拔高素质的法官以保证司法公正和权威。因此。有必要对美国联邦下级法院法官任用机制进行研究,以便我们全面了解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选拔制度.这有利于中国法官任用制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进一步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是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的一项重要实践目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与民主性、公正性、科学性等价值准则直接相关,但是现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设计上和实际操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悖于民主性、公正性、科学性的问题,由此,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需要在制度改革中着力提高民主性、公正性、科学性程度。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一个贪污案件涉案100万元,从数据上看很大,同时也会判得很重。但一个渎职案件则很可能暗暗演化成上千万元的损失,甚至大量人员伤亡,但这样的责任很难被追究。市人大调研组在日前反渎职侵权工作调研中发现,发现难、查处难、认定难、队伍建设难、调查成本高等都是反渎职侵权中的问题。从立案到判决,整个工作链条困难重重,反渎职侵权面临的现状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选拔任用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着力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最近,我们泰州市就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司法权的运作离不开法官这一操作者。就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如果司法权不被公正的行使,它将给民主法制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培根指出“一次不公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破坏了。”可见,司法正义的实现需要法官的素质保障。法官的素养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一、积极构建人才竞争激励平台。一是创新用人方式。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把公开选拔、公推公选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方式之一,把竞争上岗作为机关中层干部上岗的主要形式,逐步做到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票决,让优秀人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选人用人风气正,人心就齐,事业就顺,政治生态就好。宁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央巡视和中央组织部专项检查反馈选人用人问题整改为契机,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从严从实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工作,持续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