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州在文化部2013年主办的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中,从苏州、杭州、黄山、青岛、济宁、武汉、桂林、西安、咸阳等10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泉州是一座具有“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的城市。她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第一大港走来,从东方海洋文明和人类深沉温馨的海洋文化记忆中走来……泉州文化在千年传承发展中,形成了融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独具中华文明和东方海洋文明特色的文化。泉州作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它既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福建,应有的荣誉当之无愧,其关键因素在于她是一座以中华海洋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海洋文明的魅力之城。  相似文献   

2.
宋伟 《人民论坛》2023,(20):30-35
海洋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相对容易发展出所谓的“海洋文化”——冒险、重视商业、开放包容等精神,并推动了海上贸易、对外殖民和海上争霸等海洋文明的出现。但传统的海洋文明是海上贸易、殖民统治和大国争霸的混合体,其中包含的开放、进取、冒险、智慧,在一些条件下可能走向极端,变成排他、扩张、侵略和狡诈,尤其是在国际关系动荡不安时,“进取”的海洋强国很可能就会走上弱肉强食、国强必霸的道路。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海洋文化的积极因素,也要警惕海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苏文菁 《政协天地》2011,(12):14-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国家海洋局启动《国家海洋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五位专家对海洋文化进行专门研究,其中之一就是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专家们一致认为,福建省对海洋文化的总结、提炼、推广走在了全国的前头。中共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16个字的福建精神:“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由于长期从事闽商文化研究,苏文菁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她认为,福建区域性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集中体现。理解福建精神,必须充分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形势的变化与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推广福建精神,更应把握其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她在下文中提出的观点:“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有理由认为:闽商的当年的‘非法’行为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内发性文化动力,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值得福建人民汲取的精神力量。”值得每一个福建人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17日,历经近1500年历史洗礼、淬炼而逐渐形成的闽商精神、以及闽商所践行的中国海洋文化,因第四届世界闽商大会的召开,再度令人注目。 纵观历史,从唐代末年走来的闽商群体,一直是中国海洋文明的积极践行者;以福建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由此成为中古世界海洋经贸交通与文化交往的重要枢纽。16世纪以来,闽商已经代表着中华文明中的海洋文化的因素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扬 《前沿》2010,(20):F0002-F0002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区域性海洋文明史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前些年,随着《闽在海中——追寻福建海洋文明发展史》《广州与海洋文明》等研究成果的出版标起着我国学者在中国区域性海洋文明史的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左世忠 《前进》2012,(8):33-35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数千年的风雨洗礼,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传统和文明历史,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山西这样一个既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我国“司法鼻祖”皋陶诞生地的地方,不仅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还有着深厚的司法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所包含的“德礼融于法”的重要特征和追求秩序、注重和谐的内在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如何科学把握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院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在批判的传承中探索法院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子和方法,是我们在推进现代法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3,(11):12-15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如何充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以文明转型为基础,增强海洋大国意识,突破长期以来的海洋困境,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强国,是摆在国人面前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并不落后】中国以龙自诩,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称,龙的固有属性与海洋分不开。从自然地理条件看,中国是海陆复合体国家,既有海洋性又有大陆性。  相似文献   

8.
发言摘登     
《政协天地》2012,(1):24-28
苏文菁——发挥海洋文明作用推进福建文化繁荣八闽大地形成的各个亚文化区域,包括闽商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是中国海洋文明的载体。但是,目前福建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影响力比较小、没有形成固定产业链和省级品牌、缺乏内容创新等问题。建议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以省级政府名义,"捆绑"福州、泉州、  相似文献   

9.
发言摘登     
《政协天地》2012,(Z1):24-27
苏文菁——发挥海洋文明作用推进福建文化繁荣八闽大地形成的各个亚文化区域,包括闽商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是中国海洋文明的载体。但是,目前福建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影响力比较小、没有形成固定产业链和省级品牌、缺乏内容创新等问题。建议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以省级政府名义,"捆绑"福州、泉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道路探索与理想形态,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文明批判、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探索和共产主义文明构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主体逻辑、道路确证、价值旨归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行了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现代化探索,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逻辑、实践道路和理想形态日渐丰盈,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重绘了马克思主义文明图谱,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思人类文明与现代化问题的宏大使命与时代担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文明蒙尘”“被动卷入”“照搬照抄”逐步迈入了“伟大复兴”“主动探索”“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中国文明叙事、理论进程与实践参照,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绘就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11.
刘师健 《求索》2022,(3):62-72
宋代出使行记上承晋唐,既有早期行记“纪行”与“传人”的文本特征,又是源于赵宋王朝这个特定政治外交环境的产物。赵宋王朝先后与辽、金、元政权形成对峙,对外关系主要模式从“朝贡体系”转为“对等外交”,宋人的“中国”意识凸显。这种意识与文化认同植根于士人心中,形诸笔端。行记书写中,宋朝是他们心目中的唯一的“中国”,以此为书写视角,宋辽、宋金边界,被视作一种主观、文化的表述,地理的悬隔被赋予了“界隔夷夏”的文化意蕴。基于自身社会文化与伦理情感的影响,宋代士人对“异族”他者的展现,传递着他们敏锐的“夷夏”感知,承载着他们对“以夷变夏”的沉重焦虑与思考,并昭示出宋人以“华夷之辨”为标准的“中国”意识。行记中所呈现出的这种中国历史和文明内部的多元性、丰富性、异质性,给我们重新认识古代中国10至13世纪的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2.
程超 《今日民族》2011,(12):32-35
竹子,起源于中国,中国的古老文明曾被西方称为“竹子文明”,在中国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竹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工具和用具,而且还渗透到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传导与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3.
大国的崛起首先要通过海洋,正确处理海洋问题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海洋大国也不是一天成就的。考诸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基本伴随着几点:一、强权;二、国际司法规则;三、最主要的是这些国家长期以来有海洋文明或称蓝色文明的基因。几千年来,以农耕为主导的黄色文明已渗透到我们的骨骼和血液,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补上海洋意识这一课。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前中国海洋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首先,我们不太会通过司法、舆论争取海洋权益;同时,在走向海洋大国的进程中,民间普遍存在着一种海洋焦虑。  相似文献   

14.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悠久的制瓷历史,灿烂的陶瓷文明,使景德镇这座千年古都魅力独具。 多年来,景德镇统一战线扬优成势。以弘扬陶瓷文明为主线。团结、引导各方力量。开展特色活动,拓展对外交流,凝聚发展合力,构建文化认同,形成了“文化统战”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汤因比与亨廷顿文明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在汤因比那里是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出现的,亨廷顿则将其作为构建意识形态战略的基本理念。由于理论价值、研究领域及目的的不同,二人的文明现有很大差异。但相同的西方背景又使得他们的文明观表现出诸多共同点。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正确地看待当代文明交流中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福建以社区大学为引导,创新乡村社会管理的几个成功模式,提出中国乡村重建的核心目标是在发掘乡村“在地化”的“民间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城乡互助、互动的教育、经济体系。为此,该文呼吁政府部门不断创造宽松的行政环境,扶持社区大学,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发展管理过程,建设和谐和文明乡村。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12,(9):1-2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山西省晋中平原的汾阳市杏花村,这里是华夏文明和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白酒与酒文化的发祥地,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多元文化的沃土,悠久的酿酒历史,精湛的酿酒技艺,形成了滋养几千年汾酒文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造就了“汾酒”这个千年传世佳酿,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文明问题的时代产物,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产物。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系统阐发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交往新理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文明问题,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不同文明如何和平共处”的“文明之问”。面向新的百年历史,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指导下,激发文明自觉,坚定文明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筑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以推进人类文明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党合作以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宏甲 《文明大观》2001,(11):47-47
如果用“感谢”二字来表达我对《文明大观》的主编和编辑们的感情是不够的。我在10年前离开福建故乡到北京工作,他们在我离开故乡的10年里,给了我那么多的信任和关照,使我在全国各类期刊中与《文明大观》的联系是最密切的,也使我长期以来得以有机会与故乡人保持着非常珍贵的遥遥沟通。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借助历史文明符号而实施的国家计划,其内在逻辑理应提升至文明的视角来考量。其具有顺应历史文明与当代文明走向的道义逻辑,是东方文明向世界文明中心回归的必然,是带动陆地与海洋经济并进的有效路径和促进新型国际经济规则形成的实践;其具有诠释中国文明崛起的智慧逻辑,在确立全方位开放的态势的同时,也要把握推进战略的时机性;其具有追求共同发展文明理念的行动逻辑,致力于推进共同的治理文明、寻求契合的经济发展目标,并实现历史文明、生态文明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