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害程度评定的具体情况很复杂,因此不能采用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进行全面地综合评定。伤害与医疗伤害终应包括损伤当时的原发病变和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以及损伤后引起的后遗症。一般认为,不能把医疗措施得当而改变原来的损伤程度,更不能将医疗上的失误而导致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归结于损伤所致。鉴定时应依据人体损伤当时的伤情及其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这就包含了鉴定时应考虑的多种因素。其中就含有治疗的效果,治疗该损伤的好转或加重对评价损伤程度的影响较大。作者曾遇一例投毒案:一男子服用含有一…  相似文献   

2.
邓戎  李守斌 《证据科学》2005,12(2):93-93,92
近年来,医疗机构因对损伤的抢救、治疗等医疗活动存在缺陷而被诉诸法律的案件呈大幅增长态势。由于医疗因素的介人,对其原始损伤及结局的认定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评判该因素对损伤结局的影响及程度,是司法鉴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一生效判决的案例人手,就损伤、医疗因素、结局三者的认定及相互关系以及此类案件医疗事故提起主体等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条件致命伤法医鉴定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械性损伤后死亡的案件中,有的属条件致命。本文报道4例其死亡并非是原发性损伤的必然结果熏即依据发案当地、当时就医的医疗单位的设备条件、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只要及时抢救,正确治疗,均可免于死亡熏其死因构成应包括加害人所致的原发性损伤和因医疗过失所致的损害。由于有的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对原发损伤、医疗中的失误与死亡关系未作充分论述,致审判机关对案件的定性及对加害人量刑不当,而将死亡这一结局的法律责任全部归于加害人。1案例案例1:男,28岁,在同他人殴斗中,左窝被刺伤,急送医院。门诊检查:血压16.3/…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疗机构因对损伤的抢救、治疗等医疗活动存在缺陷而被诉诸法律的案件呈大幅增长态势。由于医疗因素的介入,对其原始损伤及结局的认定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评判该因素对损伤结局的影响及程度,是司法鉴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一生效判决的案例入手,就损伤、医疗因素、结局三者的认定及相互关系以及此类案件医疗事故提起主体等进行分析、探讨。案情魏某,女,1974年7月生,个体工商户。2003年9月30日乘坐张某驾驶的微型面包车,因交通事故受伤。魏某当即被送往某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医院”)抢救,诊断为:左股骨头骨折伴髋脱位及坐…  相似文献   

5.
李守斌 《证据科学》2007,14(3):I0001-I0002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规定不同程度的牙齿损伤所应认定的损伤程度,其前提条件应是正常牙齿。而行根管治疗后牙齿的不同结局.成为此类案件鉴定的关键。作者结合具体检案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涉及死亡的医疗损害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医疗损害案件的鉴定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12年1月—2017年12月受理并结案的291例涉及死亡的医疗损害案件,对被鉴定人的年龄、性别、医院等级、临床科室、是否尸检、死亡原因、医疗过错原因、因果关系及原因力大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死亡的医疗损害案件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及儿童居多。涉及三级医院的案件数最多,临床科室以内科最多,其次为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尸检率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大多数患者的死亡为自身疾病的自然转归或治疗无效。大部分医院都存在一定的医疗过错行为,与患者的死亡有间接的相关性,以轻微因素为主。结论医疗损害鉴定应遵循多因一果的原则,需综合考虑自身疾病、自身体质、疾病自然转归、目前的医疗技术以及就诊医院的诊疗水平等。  相似文献   

7.
正司法鉴定中的损伤程度,包括损伤当时原发性病变及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而损伤最后的结局除了与加害行为、方式、个体差异等有关外,还与其他介入因素有关,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医疗因素。所谓的医源性损伤,广义上是指就医全过程中所导致的损伤。狭义的医源性损伤即医疗性损伤,仅仅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所导致的损伤。对于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中所考虑的是指狭义的医源性损伤。本  相似文献   

8.
胡海涛  徐文平 《证据科学》2006,13(2):119-121
目的探讨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事件的医疗鉴定、赔偿处理上的价值,以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的矛盾.方法对温州市4个市、区、县2002-2004年的182例死亡争议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尸检率,临床、尸检诊断,尸检对医疗鉴定及争议事件处理上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具体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182例其中尸检46例,尸检率25.27%.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争议事件112例,尸检率19.64%.临床死因诊断与尸检死因诊断不符合率37%,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为多.46例尸检中,医疗鉴定32例(69.5%),经济赔偿29例(63%).未尸检136例,医疗鉴定20例(14.7%),经济赔偿121例(88.9%),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案件的医疗鉴定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死因鉴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9.
损伤程度鉴定与伤残等级评定是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的重要内容.损伤程度的鉴定应以损伤当时的伤情为依据,结合损伤后果或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伤残等级的评定时机应以临床一般医疗原则所承认的治疗终结为准,其评价的是经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仍遗留的后遗症.损伤后果或结局既与损伤当时伤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与临床医疗措施的干预不可分割.由此可见,损伤程度与伤残等级的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意见很可能受到医疗干预因素的影响,在鉴定实践中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周敏  黄云  邓振华 《法医学杂志》2009,25(3):192-194
目的研究妇产科医疗纠纷鉴定案件的一般规律及其医疗过失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02--2008年在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鉴定的82例妇产科医疗纠纷医疗过失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案例逐年增多;发生纠纷的医院以市(区)级与县级医院为多见,发生纠纷的案件中又以分娩和手术者为多见;医疗过失的主要原因为医疗技术缺陷与医疗管理缺陷。结论法医学鉴定时应参照临床医疗规范,考察医师义务履行情况,重点观察有无医疗技术缺陷或管理缺陷。  相似文献   

11.
罗斌  屈建业  毛永新 《证据科学》2004,11(2):141-142
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通常情况下,评定的对象应当是活体。伤者遭他人伤害,在评定损伤程度前因其他原因发生了死亡,由于案情的发展和诉讼需要,必须对死者进行损伤程度鉴定。死后是否可以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两例死后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例分析,试阐述形成此类案件鉴定的基本条件和处理这类案件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的影响会改变人身损害后果,加之目前我国法理及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使此类案件的审理出现一定困难,同时对法医学鉴定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8例案件的分析,讨论了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影响的特点,并结合法律的观点,提出法医学鉴定中需探讨的问题:1、医疗因素与人身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2、医疗因素有无过失以及责任性过失和技术性过失的区分;3、外伤与医疗因素在人身损害中参与度的判定。从而提高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为公正审判服务。  相似文献   

13.
损伤鉴定时间是指在法医临床实践对某一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价的最佳时间点。是以临床医学对损伤的自然转归及临床治愈所需时程的认识为基础,结合法医临床检案经验与统计分析而形成的,关于某类损伤形成较为固定的形态所需时间的经验性判断。一、鉴定时间认识与实践的矛盾《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3条第3款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3条均规定在评价损伤程度时不仅要考虑损伤的原发性病变,还要考虑与损伤有直接关系的井发症及损伤弓愧的后遗症,“全面分析,综合评定”。此规定被认为是损伤鉴定时间的法律依据。在此姑且不论应如何从逻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58例实际案例,报道了B超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及其价值,着重介绍了B超在泌尿生殖器损伤(包括男子性功能鉴定)、肝胆脾损伤、甲状腺损伤、子宫损伤、体内外伤疤痕的位置及走向等几种特殊案件中的应用,证实B超检测不仅能对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等形态学方面加以确定,而且经与多谱勒检测相结合、还能对某些脏器的功能状态加以推测和判断.其对于法医临床学鉴定的客观性及正确性能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亦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定性和量刑.  相似文献   

15.
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年来,因故意投毒造成的人体中毒案件有所增加,较多的投毒案件要求进行损伤程度鉴定。尽管(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第八十五条已有一定的预见性,但对投毒案件的损伤程度鉴定仍难以操作。笔者对37例毒鼠强中毒幸存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中毒后损伤程度鉴定提出自己的看法。1案例资料1996年11月3日下午;人犯许某窜入相邻的小吃部,向面粉中投放灭鼠药,次日,店主用此面粉和面,包水饺卖,致某中学36名师生中毒,店主食用后也中毒。当地公安局提取现场的面粉、和好的面、被馅及中毒者的呕吐物进行化验,除饺馆中没有毒鼠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重伤和轻伤程度的鉴定时机以及与鉴定时机有关的问题。鉴定人体损伤的轻、重程度,只能以损伤当时原发性病变为主要依据,才能据以准确界定损伤程度,从而确定实施伤害的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轻、重程度。至于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损伤引起的后遗症以及损伤后的最终结局,则不能作为鉴定损伤程度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的主要依据,只能作为对实施伤害的行为人的量刑及其应负赔偿责任的参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以下简称两院两部)颁布的于199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人体重作鉴…  相似文献   

17.
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通常情况下,评定的对象应当是活体。伤者遭他人伤害,在评定损伤程度前因其他原因发生了死亡,由于案情的发展和诉讼需要,必须对死者进行损伤程度鉴定。死后是否可以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两例死后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例分析,试阐述形成此类案件鉴定的基本条件和处理这类案件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案例情况【案例1】 黎××,男,3 4岁。被邵某用啤酒瓶砸伤面部,伤后立即在当地医院进行门诊治疗。入院检查:神清,右面部皮肤撕裂伤约8cm ,出血,张口稍受限。诊断为颌面外伤,行清创缝合…  相似文献   

18.
在审判实践中,涉及刑事、民事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不断增多。法医鉴定在案件审理中的重要地位已匆庸置疑,审判人员对法医鉴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从笔者本地区赔偿案件鉴定情况看,近几年除要求对伤者进行伤情程度鉴定外,还要求对伤残程度、医疗时限、医疗费用等进行鉴定。实践中,法医技术人员与审判人员在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有些问题上认识差距较大,确需不断探讨、研究,逐步统一认识,以使案件得以合理公正地解决。一、伤残程度鉴定的标准适用问题涉及刑事的人身伤害案件,就其伤情程度鉴定,两院两部已于1990年分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后伤残等级和休息、护理、营养时限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颈部损伤、原有疾患与后遗症之间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收集64例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交警部门反馈的涉及伤病关系案件的处理结果,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程度。结果随着对颈椎损伤后伤残评定案件中原发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相应颈椎损伤涉及伤病关系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颈椎损伤伤病关系案件中,均按照伤病关系理论进行鉴定,案件处理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各种颈椎损伤进行伤残等级和“三期”鉴定的案例,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自身原有颈椎健康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鉴定中应考虑原有疾病对伤残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医疗过失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探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方法对2006—2008年本所鉴定的40例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医疗纠纷案件中,来自市级、县级、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的分别为11例(27.5%)、24例(60.0%)、2例(5.0%)和3例(7.5%);来自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门/急诊的分别16例(40.0%)、10例(25.0%)、9例(22.5%)、2例(5.0%)和3例(7.5%);来自县级以上医院的医疗纠纷被认定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比例低于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结论市、县级医院医疗纠纷较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多见,但被认定有医疗过失的要少于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