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剧增,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劳动关系当中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常遭受损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利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梁平  陈奎 《河北法学》2007,25(8):59-63
1999年6月,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激增,而在短期内,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就业弱势地位会愈加明显.大学生就业困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是今后的一项重大课题.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并征求意见,此举无疑为研究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保障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基于大学生就业中缺乏法律保障之背景,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合同法保护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部法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是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之后又一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如果说《就业促进法》是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的法律、《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4.
浅析《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部法律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时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对策分析,并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为了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很多大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校外兼职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实习生、学生兼职在法律是否具有《劳动合同法》上的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目前为止还存在争议,如何把大学生兼职行为纳入《劳动合同法》的保护范畴是保护大学生权益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并提出对大学生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为劳动者包括妇女维护其劳动权益带来了春风,但现实中侵犯妇女劳动权益的事件仍屡屡发生。本文在阐述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基础上,剖析了制约妇女劳动权益实现的法律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利"、"弊"影响。并提出了面对新《劳动合同法》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学校及学生本人需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缺少劳动合同而无法维权,遭遇就业"拦路虎",劳动仲裁耗时太长……这一系列纠缠普通劳动者的"阴影"今后将不会再现,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5月1日起将要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就业、保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扬起了法律之剑。劳动、就业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5年,是中国劳动法律变迁幅度最大的5年。2008年《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而《劳动合同法》引发的劳动权利实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引发的劳动争议程序问题,持续地影响了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进程。2011年《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元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我国所有的劳动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其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为规范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然而,2009年1月1日,就在《劳动合同法》生效1周年之际,金融海啸全面袭来,于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议也迅速扩散开。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部法律将如何实施?会不会在执行上"打折扣"?究竟《劳动合同法》是不是"生不逢时"?这些疑问日益成为人们的担忧。那么,金融危机下《劳动合同法》该何去何从?本文对此试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劳动合同法》是和谐劳动关系的的法律基础,是和谐劳动关系实现的重要法律保障。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称《劳动合同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签署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的实施对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08,(10):7-7
深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既是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3.
张世诚  童卫东 《中国法律》2008,(1):27-28,86-88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是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后,又一部完善劳动法律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14.
《江淮法治》2008,(10):8-8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分别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政府部门促进就业和劳动争议涮解与仲裁作了全面规范,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组织学习,全面宣传贯彻,推进法律实施。  相似文献   

15.
准毕业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劳动权益如何维护迟迟未能得到解决,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施行也并未给准毕业生带来福音。本文肯定了准毕业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并通过对兼职、就业、实习的比较,初步探讨了准毕业生的法律地位和兼职的法律性质,为完善保护该群体的劳动权益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章法 《法庭内外》2008,(8):27-30
2008年1月1日,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而在此之前,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由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法》作为10年来最重要的劳动法规,使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有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果你不想在劳动关系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么,该怎样运用《劳动合同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特别是《就业促进法》,它是我国就业领域第一部基本法律。这两部法律的出台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促进就业,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因此,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其就业工作在这种新法律背景下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凸现出新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而在此之前,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新《劳动合同法》作为10年来最重要的劳动法规,使广大劳动者的权益有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那么,该怎样运用新《劳动合同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19.
喻靖文 《法制与社会》2012,(33):164-165
针对我国目前顶岗实习大学生劳动者权益难以获得劳动法律保护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我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以及相关法理视角分析,认为顶岗实习的大学生"学生"身份并不排斥"劳动者"身份,大学生顶岗实习关系具有劳动关系属性,将"顶岗实习"简单地视同"勤供俭学"而否认顶岗实习关系的劳动关系性质是错误的,顶岗实习大学生劳动者权益应当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分别于2007年6月、8月、12月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三部重要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椎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特刊登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文章和一组学习铺导式章,以帮助广大读者加深对这三部法律的理解,促进“三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