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公民社会开始兴起。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各种民间组织进入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影响政府的政策导向。公民社会的兴起提升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扩大了公民参与政策的范围,促进了政府政策制定模式转换和多元互动政策主体的出现。同时,公民社会的兴起也加剧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给政府的政策合意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对于提高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增进政策过程的开放性、促进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等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公民社会的政策参与是政策过程中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政策参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治参与形式。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特点和新趋势,而拓展公民政策参与对于实现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以及维护政策体系合法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公民政策参与制度化、建立参与型政治化以及推行公共政策决策听证制度是社会转型期拓展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马小娟 《求索》2012,(12):182-184
政策模型是分析政策过程的理论工具。系统模型、团体模型和精英模型从不同视角对政策过程进行了解析,蕴含了不同的公民参与思想。这些思想在为我们研究公民参与问题提供理论参考的同时也存有诸多理论局限。其中,系统模型重视公民诉求对政策的影响,但未能说明具体的决策过程;团体模型将政策视为团体竞争的产物,但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尤其是弱化了政府的作用;精英模型则认为政策体现的是统治精英的价值偏好,但对社会大众的现实诉求无暇顾及。公民参与政策制定与执行不仅能表达其利益诉求和偏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策的科学性,体现了社会力量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在政策决策时,政府要在保持相对自主的同时,充分重视社会大众的公民参与,尤其要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干预社会不公,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社会性别的公民群体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女性公民的政策关注度明显低于男性。男女公民群体的参与方法偏好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在乡级政策参与上,男女两性公民群体的人数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在其他政府层级的政策参与上男女两性公民群体的人数分布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朱文涛 《传承》2009,(20):132-133
公民社会作为民主政治的动力和重要保障之一,其政治学意义在于公民的公共参与和公民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住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公民社会与公民参与的关系,从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陶建钟 《前沿》2012,(8):25-27
当前社会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机制的缺失和弱化与公民参与意识的普遍觉醒两者矛盾交织,而社会政策既是社会公正理念的体现,也是民生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需要探求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的有效机制,从政府治理变革、增强公民参与能力、完善公民参与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保证社会政策的公正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作为民主政治的动力和重要保障之一,其政治学意义在于公民的公共参与和公民时国家权力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住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公民社会与公民参与的关系,从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辉 《前沿》2013,(22):114-115
公民社会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中国公民社会在形成模式和功能上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特点,它对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制度缺位或越位造成的公民社会独立性不足、个人利益膨胀造成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公共文化缺失以及公共参与无序等问题制约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在原有道德调控不力的情况下,基于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公共道德的培育或可成为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的现状分析政策制定是指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针对有关重要的政策问题,依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拟订、评估和选择有关政策方案并最终择定的过程。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民主进程的加快,公民参与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愈来愈大。在网络化时代,网络将成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重要渠道。网络环境下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指公民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参与政策制定的一种政治行为[1]。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公民参与的扩大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电子政务目前已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支撑平台,而电子政务的出现促使中国政府在行政范式、管理模式以及信息控制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推动了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公民社会的发展所激发的公民民主参与意识与对权力制约与监督能力的增强,又反过来刺激了中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二者呈现一种彼此独立而又共同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孙发锋 《前沿》2011,(4):90-92
中国公民社会政策参与的特征主要是:参与动机是实现、维护、增进特定群体的利益或公共利益;参与方式以舆论参政和人格化参与为主;参与意向是构建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合作关系;参与领域从回避敏感政策问题到逐步介入敏感政策问题;参与主要指向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3.
赵韵玲 《前沿》2010,(22):51-53
公民参与是民主制度实现的基石,在现代社会,既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渠道,也是政策高效和社会和谐的有利保障.本文从公民参与的意义出发,在公民参与的视角下,论述并分析了民生政策先行一步实践公民参与的可能性,并指出通过公共政策过程环节,落实公民参与途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民是社会的最基本因子。公共政策是对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协调机制,是维护、提升人民福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维护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的重要体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并非易事,它既需要良好的政策设计来保证,也需要理性的公民存在。当前,影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因素依然存在,应认真分析与对待。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与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策参与是指公民以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参与和影响政策过程的行为。社会转型与公民政策参与两者间存在必然的互动关系。文章从我国转型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依法治国、政府管理信息化、行政模式、公民素质六个方面的变化,从宏观层面上探讨了社会转型与公民政策参与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政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洪联 《传承》2010,(15):142-143
公民社会概念是从西方市民社会概念演化而来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现代含义的公民社会要求政府与社会关系重新定位。公民社会是显现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民主社会,是强调公民参与和公民责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汪玉凯 《传承》2012,(7):76-7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会正在向中国走来。网络社会的到来,也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网络社会以及公民参与?网络社会的发展以及公民参与会对我国的政府管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已经成为全球话题.我国的青年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青年的民间组织参与不但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外在表现,而且能够通过创造和提升社会资本,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青年组织成员的访谈资料的分析,充分证实了青年组织参与能够通过提升组织成员的社会资本来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民社会概念是从西方市民社会概念演化而来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现代含义的公民社会要求政府与社会关系重新定位.公民社会是显现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民主社会,是强调公民参与和公民责任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公民政策参与的有序性直接影响着公民政策参与行为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为了提升公民政策参与的有序性,可以从行为引导和控制的双重视角进行观察。一方面,可以通过促成政策认同、提升责任意识、培育利他精神、增强社会信任等方面来改变公民政策参与理念,将有序的参与作为一种信念內化于公民之心,从而外显于公民之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政策参与的过程性制度、渠道性制度和惩戒性制度对公民政策参与行为进行外部控制,从而实现公民政策参与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