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1998年2月26—28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3天的首次国事访问。两国总统宣布俄乌关系已为上升到“战略伙伴关系”打下牢固的法律基础,将对欧洲大陆和独联体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双方签署了跨世纪的经济合作条约、3个联合声明和4项政府间协定。这是继1997年两国签署友好、合作和伙伴关系条约(以下简称友好条约)使俄乌关系正常化后又迈出重大而实际的一步。今后俄乌经济关系会明显改善,但因受种种制约因素的牵制,短期内不会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普京访印与印俄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结束后 ,俄罗斯失去了世界一极的战略地位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 ,维护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 ,积极寻求国际支持 ,普京访印就是为了这个总体目标。本文第一部分全面分析了普京访印的背景和原因 ,指出随着印美、印日关系在印度核试爆后的逐渐改善 ,俄罗斯需要同印度保持和发展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 ;加之 ,印度综合国力的增强 ,俄罗斯也需要同印度扩大经济关系。同时 ,印度也希望同俄罗斯改善关系 ,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所以促成普京访印既是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 ,又是双方的共同要求。第二部分指出普京访印达到了预期目的 ,不仅签署了《战略伙伴宣言》 ,而且促进了双方经济和防务合作 ,并对打击恐怖主义、印俄联合共同维护亚洲利益达成共识。第三部分对印俄关系的发展和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达成的重要军控条约,其签署及落实既是美苏相互妥协的结果,也是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尝试进行核军控与裁军谈判的具体安排。通过讨价还价,两国决定把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全部销毁并不再部署。冷战结束后,美俄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条约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2019年2月,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暂停履约180天,之后将退约。随后,俄罗斯宣布将视情退约。在当前大国竞争的背景下,美俄不太可能重新回到条约内,《中导条约》很可能就此失效终结。美俄双方退约各有思量,其涉及多方面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俄印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度降温到关系改善,再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两国不断调整各自的对外政策以适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结果。俄印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不再含有军事同盟性质;防务合作是重点;合作领域扩大。  相似文献   

5.
马孆 《南亚研究季刊》2004,32(1):38-42,67
苏联解体后 ,印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一度降温到关系改善 ,再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两国不断调整各自的对外政策以适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结果。印俄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不再含有军事同盟性质 ;防务合作是重点 ;合作领域扩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印度均为亚洲大国 ,俄罗斯近年来奉行灵活、积极的亚洲外交政策 ,发展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同中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并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同时 ,与印度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在俄外交的深层考虑当中 ,将中、印视为其真正的盟友吗 ?中、印两国在俄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又有哪些不同 ?1998年由莫斯科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俄中印》(Россия、Китай、Индиявпроцессесовременнойглобальзации)一书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该书由俄著名亚洲问题专家格…  相似文献   

7.
申林 《亚非纵横》2013,(1):50-56,60,62
冷战后,印度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印俄关系发展源于双方没有重大利益冲突并互有重大需求。但印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美关系的影响,并对中俄关系和中印关系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俄日和平条约谈判和北方领土争端是二战后苏联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苏联解体后,俄日两国试图通过谈判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签署和平条约,为俄日关系的全面发展扫除障碍。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和政治原因,俄日双方在北方领土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俄罗斯曾提出在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基础上,以妥协方式彻底解决北方领土问题,日本则坚持全部归还北方四岛的立场。由于俄日立场的截然对立,使俄日在签署和平条约和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上深深地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俄美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矛盾表面化布仁一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12-15日访问了莫斯科。俄美两国总统签署了《莫斯科宣言》,宣布俄美关系已进入"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新阶段。俄美首脑会晤讨论了建立新的欧洲安全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双方签署了不再将核导弹瞄准对方的协...  相似文献   

10.
俄美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矛盾表面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美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矛盾表面化布仁一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12-15日访问了莫斯科。俄美两国总统签署了《莫斯科宣言》,宣布俄美关系已进入"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新阶段。俄美首脑会晤讨论了建立新的欧洲安全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双方签署了不再将核导弹瞄准对方的协...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区域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由于各种原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为尽快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必须寻找区域合作的切入点。中日两国直接投资活动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抉择。因此,只有把中日两国直接投资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以点带面,夯实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俄投资企业确立投资项目后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投资主体法律组织形式的选择、股权并购具体方案的执行、股东权的确认、公司章程的设定、公司董事会的组织等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在东道国俄罗斯实施经营而不断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公司法律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在俄经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投资目标十分重要,为此我国对俄投资企业高管应特别关注和研究俄罗斯公司法问题,掌握在俄罗斯公司运行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3.
《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达成的一项重要军控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支柱之一。2019年8月,美俄相继退约,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人们担心,条约退场将冲击全球战略稳定,刺激军备竞赛,影响欧亚安全形势,削弱国际军控体系。中国是美国退约重要借口之一,条约作废势必深刻影响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中导条约》从诞生、发展到消亡,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演变动因,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际格局变迁。20世纪80年代,苏美攻守异势促成了《中导条约》的诞生;进入21世纪后,北约对俄的挤压以及中导技术扩散促使俄罗斯抛出条约全球化倡议;近年来,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促其选择退约。但美俄两国政治形势变化及领导人更迭也深刻影响了条约的“生、住、变、灭”的时机和方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与当时高涨的核裁军运动为签署《中导条约》提供了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理念,频频废约“退群”,《中导条约》随之沦为牺牲品。在不同历史时期,陆基中导在全球战略稳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20世纪60年代初,它是美苏中央威慑的支柱。在20世纪70~80年代,它是影响延伸威慑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后,它成为俄罗斯对付美国导弹防御的斗争手段。当前,陆基中导在跨域威慑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国中导博弈正卷土重来,但它必将带有与以往不同的诸多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Diplomacy & Statecraft》2006,17(4):731-751
The British historiography of the 1916 battle of the Somme fails to engage with the alliance dimension of the campaign.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battle in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of the Allied General Offensive agreed on in 1915, and puts it in the context of French and British strategic, operational and tactical progress on the western front in the First World War. In particular it brings out the significant French role in the planning and conduct of the battle. It concludes that the battle was a victory because it turned the course of the war in the western allies favour.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频繁运用利率政策杠杆调控经济,他们的利率政策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9-2000年的逐步加息阶段。二是2001年以来的减息阶段,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决策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背景也不同。因此,尽管他们的利率政策走向大体上一致,但利率政策操作中体现的特点却不同,政策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去工业化现象是导致拉美国家20多年经济滑坡最直接的原因,而去工业化现象的深层背景则源于工业化模式转型的历史性延误。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拉美国家虽然经历了艰难曲折,但最终能够实现这一转型也为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重振工业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从当前的情况看,由于国际市场对资源类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拉美国家所实行的发挥非熟练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静态比较优势的生产专门化模式对拉动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拉美国家也面临现有产业国际竞争相对较弱,产品出口受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工业部门创造就业的能力不强,工业技术设备对外依赖的程度有所加深。因此,如何克服这些弱点,使现有工业化模式不断走向完备与成熟,仍是拉美国家面临的一大挑战,进而产业政策的回归也成为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By the weekend following the election of 2000, two possible frames were available to the press covering developments in Florida. In the first, Gore had won the popular vote and the outcome in the electoral college was uncertain. In the second, Bush was ahead in the vote in the state that would determine the results in the electoral college and, as such, the presumed victor until Gore proved otherwise. Elite discourse as revealed in Sunday morning talk shows eventually settled into the second frame, but not until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Florida vote by Florida Secretary of State Katherine Harris. Elite discourse was not, however, beneficial to Bush in the early weeks of the protest phase of the elec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Lisbon treaty afforde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EP) increased powers in foreign policy. These have included new legislative competences in the area of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r the European Union’s (EU) relations with third party stat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way the last mandate of the EP, which was the first to benefit from the changes introduced by the Lisbon treaty, framed EU foreign policy. More specifically, it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the EP strategically framed the EU’s approach towards the neighbourhood countries. The focus on the neighbourhood is justified by the fact that it is the most salient area of the EU’s foreign policy.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EP pushed for the EU to have a stronger presence in the neighbourhood. The EP also strategically aimed that it should have a more central role in shaping the EU’s approach towards the neighbourhood.  相似文献   

19.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4):388-413
We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the size of the governing coalition in a post–civil war state affects the durability of the peace. Previous studies relate the durability of the peace to the outcome of the civil war, the extent and forms of power-sharing arrangements, and the role of third-party security guarantors. We argue that the way conflict terminates and the power-sharing agreements between former protagonists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ing coalition in the post–civil war state. Any settlement to civil war that broadens the size of the governing coalition should increase actors' incentives to sustain the peace rather than renew the armed conflict. Peace is more likely to fail where the governing coalition is smaller because those excluded from the governing coalition have little to lose from resuming armed rebellion. To test these propositions, we analyze data on post–civil war peace spells from 1946–2005.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落后原因,国内观点不一,但归纳起来制度落后应为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实证分析老工业基地制度落后现状及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对制度变迁的诺思模型进行修正的分析,可以充分说明导致老工业基地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围绕制度“锁定”原因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